分享

“勤能补拙”有什么问题?

 新用户17038774 2022-07-29 发布于河南

(乡村随拍)

感谢遇见菜头叔的课程《勤能补拙:为什么勤奋反而是一种懒》,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理解的“勤能补拙”也有问题。

先说勤奋:什么叫勤奋呢?我们很多时候对“勤奋”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在忙,就是勤奋。

跟工作8小时的人比,工作10小时可以说是一种勤奋吗?同样备考,跟只刷几套题的人比,每日每夜只管刷题的人比是一种勤奋吗?小鸭子每天只管埋头苦干,却不问方向跟着公鸡学打鸣,跟着猴子学爬树,成天忙得不行,算不算勤奋?

显然工作不能只比时长,也许人家就是在同样的8小时,已经高效完成了工作,而那个虽然耗了10小时的人,却还只是在磨洋工。

同样是备考,只刷几套题却琢磨透了知识点和题型,也要好过机械地在题海中反复做类似的题,却只记住了一个又一个特定的参考答案。

作为一只小鸭子,肯定不会看了,公鸡会打鸣,他不会,而焦虑就想学;看了猴子会爬树,又焦虑还想学,却忘了跟着妈妈下水学游泳才是最重要的事。

可见简单的勤奋,实在太单薄,不应该只看一个形容词,而应该看看后面有什么动作,是什么动词,不然也许只是一种消耗精力的忙碌状态。

再说笨拙,不要给别人,也不要被别人贴上这个标签,更不要自己拿这个标签当屏障,结果要么给躺平找理由,要么用机械地“勤奋”做掩护。

你能想象吗?爱因斯坦当年居然也被说成是笨蛋,因为他小时候一连做了4个板凳,都是歪歪扭扭的,如果用木匠的标准来衡量,他当然是个笨蛋。

同样,鸭子不会像公鸡一样打鸣,也不会像猴子一样爬树,是不是也是笨蛋?

好在事实并不是这样,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现实的一点,人们最后是用他最擅长的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来作为衡量他聪明与否的标准。

所以先忘记“笨拙”,更不要说用“勤奋”“补拙”,而要学会扬长避短,小鸭子只要有了游泳这个一技之长,就足以谋生;爱因斯坦在物理方面突出已经够了,而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做得还行的方面,通过学习,反复练习不断加强,直到成为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

欢迎扫码加入007,

和我一起用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