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昵称0A723 2022-07-29 发布于河北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烧是风热感冒最典型的症状,此类发烧临床表现为高热、持续时间长,不易退烧,容易给婴幼儿留下后遗症等特点。目前治疗此类发烧的方法有物理降温和口服药物制剂两种方法;物理降温治标不治本;口服药物制剂主要分为化学药和中成药;化学药治疗病程长、易反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容易产生耐药性;中成药服用量大,儿童和老人服用顺应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及制备方法,其能够有效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包括用粘合剂调和均匀的贴剂粉,按照重量计,所述贴剂粉由大黄25~36份、黄芩25~36份、黄连25~34份、柴胡16~25份、陈皮16~25份和冰片7~14份组成。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鸡蛋清。

优选地,按照重量计,鸡蛋清与贴剂粉的配比2~3:1。

优选地,每剂中药外用贴剂包括用粘合剂调和均匀的贴剂粉1.5~2g。

所述的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分别将大黄、黄芩、黄连、柴胡和陈皮各自粉碎、过筛,相应地得到大黄粉、黄芩粉、黄连粉、柴胡粉和陈皮粉,冰片研磨、过筛,得到冰片粉;

2)按照配方,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大黄粉、黄芩粉、黄连粉、柴胡粉、陈皮粉和冰片粉,混合均匀,得贴剂粉;

3)将步骤2)所得贴剂粉与粘合剂混合均匀,得中药外用贴剂。

优选地,取中药外用贴剂滩涂于纱布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可以取代化药和抗生素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治疗;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不反弹;解决了现有产品普遍存在的治标不治本,顺应性差的问题,且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中药外用贴剂,包括用粘合剂调和均匀的贴剂粉,按照重量计,所述贴剂粉由大黄25~36份、黄芩25~36份、黄连25~34份、柴胡16~25份、陈皮16~25份和冰片7~14份组成。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贴剂配伍特点如下:大黄、黄芩和黄连苦寒,归心、肺、脾、胃、肝、胆、大肠、小肠经。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荡涤肠胃,以釜底抽薪之势使热邪从下焦排出,黄芩善清肺胃热、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黄连善清中焦之热,用于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三药合用清上中下三焦之热、共为君药。柴胡,微寒、味辛、发散热邪,用于寒热往来,使半表半里之热邪从体表排出。陈皮健脾理气,佐助大黄荡涤肠胃热邪,逐瘀通经为佐药;冰片辛凉行串、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为使药。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病理病机和治发治则起到治疗效果的。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侵袭,《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证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塘口渴,咳嗽咽痛。”治发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

大椎穴属于督脉,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此穴的物质基础为坚实饱满的阳气。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颅。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功能主治热病、咳嗽等。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黄帝内经》:“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本发明的外用贴剂以大黄、黄连、黄芩为君药,以柴胡臣药,以陈皮为佐药,以冰片为使药,配以清凉的鸡蛋清,既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又能给与大椎穴饱和的刺激作用,针对发热的病理病机,热者寒之的总体治法,配伍关系以清热泻火,辛凉发表为主。通过穴位贴敷,药物渗透到经络,调节全身脏腑气机,从而达到治疗发烧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取代化药和抗生素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的治疗;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不反弹;解决了现有产品普遍存在的治标不治本,顺应性差的问题,且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实施例1

准备药材:准备大黄若干;黄芩若干;黄连若干;柴胡若干;陈皮若干;冰片若干;清点种类,鉴别无误。

粉碎,研磨:将上述原料大黄、黄芩、黄连、柴胡、陈皮各自粉碎;冰片研磨。

过筛: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各自过24目筛,备用。

称重:按重量计算,称取以下原料:大黄35份;黄芩25份;黄连30份;柴胡25份;陈皮16份;冰片14份。

混合:取上述比例药粉,使用等比例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贴剂粉。

准备鸡蛋清:取鸡蛋一枚,打碎,除去蛋黄,留蛋清备用。

制备贴剂:将上述中药粉加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和成泥状,得到所述中药外用贴剂。其中,按照重量计,鸡蛋清:贴剂粉=3:1。

用法用量:取上述泥状药膏1.5—2g,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上,1贴/次;12h/贴。

实施例2

准备药材:准备大黄若干;黄芩若干;黄连若干;柴胡若干;陈皮若干;冰片若干;清点种类,鉴别无误。

粉碎,研磨:将上述原料大黄、黄芩、黄连、柴胡、陈皮各自粉碎;冰片研磨。

过筛: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各自过24目筛,备用。

称重:按重量计算,称取以下原料:大黄36份;黄芩28份;黄连25份;柴胡18份;陈皮23份;冰片10份。

混合:取上述比例药粉,使用等比例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贴剂粉。

准备鸡蛋清:取鸡蛋一枚,打碎,除去蛋黄,留蛋清备用。

制备贴剂:将上述中药粉加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和成泥状,得到所述中药外用贴剂。其中,按照重量计,鸡蛋清:贴剂粉=2:1。

用法用量:取上述泥状药膏1.5—2g,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上,1贴/次;12h/贴。

实施例3

准备药材:准备大黄若干;黄芩若干;黄连若干;柴胡若干;陈皮若干;冰片若干;清点种类,鉴别无误。

粉碎,研磨:将上述原料大黄、黄芩、黄连、柴胡、陈皮各自粉碎;冰片研磨。

过筛: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各自过24目筛,备用。

称重:按重量计算,称取以下原料:大黄25份;黄芩36份;黄连33份;柴胡25份;陈皮16份;冰片7份。

混合:取上述比例药粉,使用等比例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贴剂粉。

准备鸡蛋清:取鸡蛋一枚,打碎,除去蛋黄,留蛋清备用。

制备贴剂:将上述中药粉加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和成泥状,得到所述中药外用贴剂。其中,按照重量计,鸡蛋清:贴剂粉=2:1。

用法用量:取上述泥状药膏1.5—2g,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上,1贴/次;12h/贴。

实施例4

准备药材:准备大黄若干;黄芩若干;黄连若干;柴胡若干;陈皮若干;冰片若干;清点种类,鉴别无误。

粉碎,研磨:将上述原料大黄、黄芩、黄连、柴胡、陈皮各自粉碎;冰片研磨。

过筛: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各自过24目筛,备用。

称重:按重量计算,称取以下原料:大黄28份;黄芩33份;黄连28份;柴胡16份;陈皮25份;冰片10份。

混合:取上述比例药粉,使用等比例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贴剂粉。

准备鸡蛋清:取鸡蛋一枚,打碎,除去蛋黄,留蛋清备用。

制备贴剂:将上述中药粉加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和成泥状,得到所述中药外用贴剂。其中,按照重量计,鸡蛋清:贴剂粉=2:1。

用法用量:取上述泥状药膏1.5—2g,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上,1贴/次;12h/贴。

实施例5

准备药材:准备大黄若干;黄芩若干;黄连若干;柴胡若干;陈皮若干;冰片若干;清点种类,鉴别无误。

粉碎,研磨:将上述原料大黄、黄芩、黄连、柴胡、陈皮各自粉碎;冰片研磨。

过筛:将上述粉碎后的原料各自过24目筛,备用。

称重:按重量计算,称取以下原料:大黄30份;黄芩29份;黄连34份;柴胡2份;陈皮19份;冰片13份。

混合:取上述比例药粉,使用等比例混合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贴剂粉。

准备鸡蛋清:取鸡蛋一枚,打碎,除去蛋黄,留蛋清备用。

制备贴剂:将上述中药粉加入鸡蛋清,搅拌均匀,和成泥状,得到所述中药外用贴剂。其中,按照重量计,鸡蛋清:贴剂粉=3:1。

用法用量:取上述泥状药膏1.5—2g,滩涂于纱布上,贴敷于大椎穴上,1贴/次;12h/贴。

通过以下典型病例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病例1

某男,23岁,感冒发烧,微出汗,咽喉轻微疼痛,黄痰;38.5℃,贴敷实施例1所制备的贴剂1贴,第二天早上,体温恢复正常。

病例2

某女,6岁,感冒发烧,咽喉轻微疼痛,乏力;37.8℃,贴敷实施例2所制备的贴剂1贴,3h后,体温37.2℃;体温恢复正常。

病例3

某男,72岁,感冒发烧,浑身无力,出汗,伴随咽喉肿痛,连续贴敷实施例2所制备的贴剂2贴,体温恢复正常,咽喉肿痛症状减轻。

本发明中药外用贴剂,其它临床病例部分列举子表1中如下,所有病例均展现出了良好地降温效果。其中,患者1、5、6、8、14、15、18、22、25、28、29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外用贴剂,患者2、4、11、12、26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外用贴剂,患者3、10、16、17、24、27、30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外用贴剂,患者7、13、19、20、21使用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外用贴剂,患者9、23使用实施例5制备的中药外用贴剂。

表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外用贴剂的部分病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