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的纳米机器人,将帮助探索微观生物过程

 观察未来科技 2022-07-29 发布于陕西

/观察未来科技

在人类的永生版图中,纳米机器人占据着一席之地。
2017年,著名未来学家、谷歌工程总监RayKurzweil预言,人类永生“奇点”将在2045年到来,而纳米机器人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纳米机器人不仅能精准投药,还能“杀敌”。而在纳米机器人的疆域中,DNA纳米机器人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82年,美国著名纳米科学家Seeman首次提出DNA纳米技术的概念以来,DNA纳米机器就在不断发展。2006年,DNA折纸术横空出世, DNA纳米技术带来新的活力—— DNA折纸术可以将DNA组装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使这种DNA组装结构动起来,像列车搭载货物一样。

图片

现在,由Inserm研究人员Gaëtan Bellot领导的结构生物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就使用DNA折纸方法,该设计出一个由三个DNA折纸结构组成的“纳米机器人”。
由于它的尺寸是纳米级的,因此它跟人体细胞的大小相适应。它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应用和控制分辨率为1皮牛顿的力,即一牛顿的万亿分之一,而1牛顿相当于手指点击笔的力量。这是第一次人类制造的、基于DNA的自组装物体能以这种精度施力。
研究人员将机器人跟一个能识别机械感受器的分子结合起来。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到我们的一些细胞上成为可能并专门对定位在细胞表面的目标机械感受器施加力量以激活它们。而当机械力以微观尺度施加在我们的细胞上,将触发了对许多涉及我们身体正常功能或疾病发展的细胞过程至关重要的生物信号。
比如,触摸的感觉部分取决于对特定细胞受体施加的机械力。除了触觉之外,这些对机械力敏感的受体还能调节其他关键的生物过程,如血管收缩、呼吸、痛觉,甚至是耳朵里的声波探测。
这种细胞机械敏感度的功能障碍涉及许多疾病包括癌症——癌细胞在体内迁移时会发出声音并不断适应其微环境的机械特性。这种适应是可能的,因为特定的力是由机械感受器探测到的,而机械感受器将信息传递给细胞骨架。
这样的工具将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涉及细胞机械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并发现对机械力敏感的新细胞受体,为生物科学探索更广阔的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