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有多“烧钱”?看完下面这个例子就知道了 1997年3月的《自

 菌心说 2022-07-29 发布于北京
科研有多“烧钱”?看完下面这个例子就知道了。
1997年3月的《自然》杂志,1999年7月和11月的《科学》杂志分别发表碳纳米管储氢的文章,研究数据表明,碳纳米管有望成为高效储氢材料。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实验数据属实,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一次充气的行车里程将可大大提高,从而使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价值大大提高。人类可能迎来燃料电池汽车和汽油车竞争的时代。
 
这些文章均发表在鼎鼎大名的国际顶尖杂志上,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加之实验的结果令人惊喜,一时间人们对碳纳米管满怀希望。这几篇文章引导了大量有基础的和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一拥而上,形成了碳纳米管储氢研究的热潮。美国能源部、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国家基金委等资助机构一时间都把这一课题列入重点资助领域。
然而,随着大量重复工作的无功而返,最后人们才发现,上述文章的实验结果是有问题的。碳纳米管储氢不可能达到文章中宣称的那样。
碳纳米管储氢研究成为纳米领域著名的劳民伤财的公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