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故事:“铁公鸡”的由来——典故与济南

 龙泉清溪 2022-07-29 发布于山东

    在济南话中,形容某人极端吝啬、极其小气、极度自私,就说他“铁公鸡——一毛不拔”。自然,这句歇后语现已流行全国各地。“铁公鸡”这个比喻,真是生动形象,你想,一个铁铸的公鸡,怎么能在它身上“拔一毛而利天下”呢?那么,“铁公鸡”这个词语的出处在哪里呢?说来有趣,这个问题还真与咱济南有关系哩。

    清代有个大文豪,叫袁枚(1716—1798),一生著述等身。他编纂的著作《子不语》(亦名《新齐谐》)一书,从各个方面反映、揭露、鞭挞了官场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弊病和黑暗。该书卷二十三《铁公鸡》,讲的就是讥讽当时富贵人家而“一毛不拔”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济南府里个富豪为人十分抠门,人送外号铁公鸡,意思是他一毛不拔。一天,这个富豪想纳妾,他向媒提出了苛刻要求小妾既要外貌出众,聘礼还得最低。没过几天,媒领着一个女人来见富此女分钱聘礼也不要,只求有吃有穿就行富豪大喜过望,又见该女容貌甚美,当即娶回家做了妾。有一天,该女置办酒宴规劝富翁,说:“你年龄已老,家中这么多钱财无处可用,何不拿出来接济一下穷苦人家?那样,人家还会对你感恩戴德。”听后,富豪竟然怒而拒之,而且怕该女乱花钱,自此对她处处提防。半年过后,富豪去查他珍藏的金钱宝物,却发现早已空空如也。富豪知道是他新纳小妾所为,便拔刀审问,该女却笑道:“你以为我是人吗?我是一只狐狸。我原本是你家的房客,住在后楼七间房你的爷爷每天都以酒肉款待我,坚持了几十年。可你当家后,却了省钱,撵出家门,把房子转租给别人,让我一家居无定所。我来应媒就是为了报复”说罢,女人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狐女把富豪的金银财宝通通偷走就是为了拔光富豪所有的羽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