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SVA星空摄影师周博拍下“红色精灵”奇观!全球拍到的人寥寥无几

 星联CSVA 2022-07-29 发布于北京

话说中国星空视觉联盟(CSVA)真是个神奇的组织,联合发起人Jeff的七色日华奇观还没来得及给大家推送,今天CSVA星空摄影师周博拍摄的“红色精灵”又在群里炸开锅了!

先上图:

上图貌似普通的银河照,是飞机上拍的,画面还有点虚,普通人会不以为然,即便周博本人之前也将它视为废片了,好在没有删除,今天才发现了一大亮点:“红色精灵”!

大家注意看天上那几道红线,大致有6条,这就是让大家群情激昂的“红色精灵”!来个特写:

要知道,全球能拍到“红色精灵”奇观的人都不多,中国天文界留下的影像资料更是少之又少!目前能见到的国际和国内有关摄影师拍摄到这一天象奇观的报道也极少。

那么到底什么是“红色精灵”呢?小编借百度的解释给大家先科普一下:红色精灵是一种伴随着雷雨所产生的高空大气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雨云云层顶离地面约三十到九十公里的高空。红色精灵上半部是红色,底部则渐渐转变为蓝色,宽度约在五到十公里内,可持续约十到一百毫秒,如同闪电般转瞬即逝。由于这些发光体的颜色是红色,且在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到三十分之一秒,有如鬼魅一般难以捉摸,所以科学家称它们为“红色精灵”。

那么,新一期CSVA故事来了,星空摄影师周博是怎样拍下这一奇观?废片又是如何起死复生的呢?小编第一时间连线周博,以下内容根据周博口述整理:

—————— / CSVA口述实录 ——————

我这次拍摄的红色精灵,其实应该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去年5月15号到20号这个周期要到四川成都去出差,我为此做了详细的规划,要利用晚上的航班拍银河。航班上拍银河的这个事儿,我已经是第五次尝试了,所以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当天的时间,航班的线路,还有器材选择,包括一些配件儿,都装备得很齐全。另外,在飞机上的拍摄手法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具体的说呢,我就是用一个伊丽莎白圈把镜头前边儿包住外边儿,贴上黑色天鹅绒布,让它起到防止反光的作用。我又向空姐要了两条毛毯,两手各一条,右手放在上边儿,用左手压在下边儿,仍然是防止机舱反光。

还有,选择这趟航程也是比较讲究的,因为短航程没有静默时间,起飞飞平了就发水发餐,然后收拾好就准备降落。我选的这个航班是长航程,空中会有一个静默时间,就是用餐完毕后,有大概4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机舱会关灯,就要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拍。

当时我用的是佳能6D2,它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按一次快门连拍十张。我先设置好参数试了几组,这个红色精灵,其实就在最开始尝试的那一组里边儿。所以这个稍有遗憾,尝试中没有拍RAW格式。当时参数选择的是2秒,感光度8000

在飞机上拍银河,对焦和其他的都还好说,最主要的就是机身抖动,很难像地面上那样稳固控制,所以就是连拍,用高感光度,在一秒到两秒之间的速度连续拍摄银河。

当时飞机应该是在陕西的上空吧,可能是秦岭附近,空中有出现雷暴,我们飞在雷暴的上边儿。当时记得肉眼可见有明亮的闪电击穿了云层,我在抓拍时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觉得这个闪电应该是抓到了。回来看片子时发现这个闪电虽然击穿了云层,但是它太亮了,过曝了,没有看到闪电的形状。所以当时这组片子就被略过了,因为跟我在飞机上拍的其他银河相比,效果不是很好,还有轻微抖动,所以它就成了废片。好在没有删除保留下来了。

时隔一年多一点儿吧,今天大家讨论在飞机上如何拍银河的时候,我把当时这组片子找了出来。因为这一年间我也是不断学习,了解到有“红色精灵”这种现象,才发现这个废片里有“红色精灵”的画面。因为这个奇特现象,目前为止还没有太多的影像记录,我比对了很多的资料,同时又求助了一些天文和气象爱好者,大家给了比较肯定的答复,说这个就是“红色精灵”!

于是,这张照片就起死回生了!


小编注:虽然周博撞了大运,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周博是CSVA优秀星空摄影师之一,他的更多星空作品和创作故事,小编抽时间再专程为大家推送。

中国星空视觉联盟(CSVA)是中国星空摄影师的家园,这么多大伽都在,你要不要加入呢?详情请戳:

——————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