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子座流星雨后期大法!手把手教你操作——揭秘APOD大作出炉全程

 星联CSVA 2022-07-29 发布于北京
双子座流星雨马上来临,到底怎么看?怎么拍?怎么做后期处理呢?
昨天,小编邀请了星联CSVA资深摄影师许晓平,向大家介绍了前期观测和拍摄的注意事项(戳:超实用秘籍!双子座流星雨全指南来了)。
今天小编又邀请了星联CSVA资深摄影师王晋,专程为大家讲解后期手法。
王晋的讲解,以最近被NASA每日一图(APOD)采用的双子座流星雨为例,让我们看看这张大作,是采用什么手法完成的。
以下就是王晋的讲解:
一,例图的创作经过
2020年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极大值之夜,云南泸沽湖,星陨如雨,仅后半夜天亮前的三个小时里,我的相机就记录下超过500颗流星。那一夜气辉大爆发,把地平线30度以下的夜空都染成了类似极光的绿色。
我这张照片被NASA网站选中,登上2021年11月16日的每日一图(APOD):
照片中选取不同机位拍摄到的220颗双子座流星叠加,严格按照星点对位,把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参数】
底图:富士XT-10天文改机+三阳24 1.4+Lee2号柔焦+宇隆lpro滤镜,ISO6400,f2,30秒,天空32张拼接,地景8张。
流星机位1:佳能6D+适马14 1.8,ISO12800,曝光10秒。
流星机位2:佳能6D+适马24 1.4,ISO6400,曝光20秒。
当晚所有机位共捕捉流星超过1000颗,选取220颗流星叠入底图。
流星雨的照片后期处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让流星出现在它该在的位置。也就是相对于背景星空的位置不能变
比如下面这颗落在女神山上的全场最大的流星,早于我拍底图的时间出现,而且出现在西北方向地平线附近,到拍底图的时刻,这部分星空已经沉入地平线下,所以这颗流星再大也不能要了。
难点在于,我们拍摄底图的时间和流星出现的时间不一样,星空的方位变化和广角镜头的变形会干扰我们判断流星该在的位置。所以很多摄影师就通过底图上的辐射点大概位置逆推这颗流星所在位置,然后在PS里把这颗流星想当然地贴在底图上,这是极不严谨的!
还有像上面这种亮流星,有些摄影师不舍得它,把它贴在了别的位置,这也是不对的,并且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很容易就看出问题来。
可能细心的朋友看到上图参数会有一个疑问:不同的机身,不同焦距的镜头抓到的流星也能对齐?是的,只要正确还原流星相对星空背景的位置,通过PTGui软件,任何流星照片素材都是可以利用上的,并且也可以完美对齐。还好当时我保留了工程文件,现在打开一看,就会想起我当时都干了些啥……
(小编:一个字,晕……只能感慨,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挑选流星图片
经过一晚上的连拍,你肯定得到了上千甚至上万张照片,从这些照片里把有流星的筛选出来,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这里推荐一个软件AutoMeteor,由广州天文爱好者协会会长罗震宇同学编写,你只要把流星素材RAW文件拉一下曲线,导出JPG文件导入软件,它就能很快帮你筛选出有流星的照片。当然,软件自动筛选不是万能的,有些误判和漏网之鱼,还是需要你自己检查,但它至少能帮你减轻95%的工作量。
选出有流星的照片之后,放在一个文件夹,方便后期使用。
接下来打开PTGui,首先按照正常拼接流程,把底图拼接好。这时候先去创建全景-输出这张全景图,以备后用。
插个题外话,如果你的底图也是单张的,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对齐流星,把底图直接导入PTGui,导入后去到控制点页面,对着这张图手动添加几个控制点,添加得越多越好,然后运行优化器,你会发现图片可能被拉变形了,或者旋转到一个很奇怪的角度,没关系,用直线透视就可以把它尽可能调整回原样。同样先输出一次全景图,作为校正后的底图。我这里就随便找张图演示一下:
2020年英仙座流星雨其中一个机位案例,底图用的是适马14 1.8单张,共37颗流星叠加,同样用PTGui对齐:

三,添加流星图片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我们开始添加流星的照片,这一步很关键。
点击【添加更多影像】,继续在PTGui里增加第一张带有流星的图片。添加后【不要点击】运行优化器!一旦你点了,PTGui会把所有控制点重新计算,执行自动对齐,整个图就会全乱。直接去到控制点页面,找到刚刚添加的图片(一般在最后)和底图中同一片区的图片,手动添加控制点。如果前期拍摄有使用柔焦镜,找星点的工作就会容易得多,如果没有,那你就得比较熟悉星座,好在冬季星空里亮星很多,总之找亮星加控制点就对了,注意别对错星!
接下来我们要给刚刚添加进来的流星素材图片做个遮罩,除了流星附近的像素保留(绿色)外,其余地方全部舍弃(红色)。
这个时候再来点【运行优化器】,这颗流星就会准确对齐到底图上它该在的位置了。
不过,从下图可以看到,由于底图拍摄的时间比流星出现那张照片迟,这颗流星所在的天区已经落下去,流星有一半已经被格姆女神山挡住了,没关系,我们待会再处理。
接着添加第二张、第三张,重复上面的操作步骤……按照平均一颗流星大约需要1-3分钟,做完220颗流星的叠加,这个工作我整整做了三个晚上。注意!!!中途不要去动全景图的位置或更改透视,否则你前面输出的底图就用不了了。我建议大家每添加完一颗流星,保存一下工程文件。如果你发现贴进去的流星不是对着辐射点的,要么是野流星(舍弃),要么是你的控制点添加有问题。
三个晚上之后,就得到了这张PTGui界面截图:
当然,一般情况下,几十颗流星也已经够看了,不需要这么大的工作量。

四,输出与调色
最后,我们再输出一次全景图,这次是带有流星的:
这时候这张图还很丑,接下来我们就要做调色处理了。
后续的工作在PS里完成。把有流星和无流星的两张图导入PS,混合模式选择【差值】,就可以很容易把所有流星提取出来。盖印这个流星图层,把它的混合模式改为变亮,以备后用,可能周围会有些脏的部分,我们先不管它。
接下来把没有流星的底图做一级调色,流星图层拉曲线,适当加大流星亮度,放大检查确认流星周围的背景暗于底图的天空背景,尤其是刚才那些有脏的部分要仔细检查,如果有直接橡皮擦干掉。可以看到这张照片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最后就是常规的星空后期处理操作了,不要着急合并流星图层。导入地景(关闭赤道仪拍摄的部分),用蒙版覆盖掉赤道仪拍摄的模糊地景,以及那些掉到地平线上的流星,最后做二级调色,出图。
这张照片实际上是通过横向墨卡托透视,尽可能减少垂直方向的变形,呈现了大约120度的垂直视角,底图拍摄时间大约是12月14日的凌晨3点,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刚好处于中天位置附近。由于拍摄方向是朝北,所以猎户座看起来是倒置的,这还一度引起了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是南半球的星空。
由于投影视角的变形,你可以看到流星在底图上的轨迹并不完全都是直线的,而是有一定的弧度,而且我所选择的流星有的亮有的暗,错落有致,这就是科学严谨的流星雨对齐所呈现的效果。无论你的底图如何变形,流星也会跟着变形,而流星相对底图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
有些同学可能想不通流星变弯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你想想银河为什么是银拱呢?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影像在天球上的视角变形而已。


王晋的PTGui教程真是十分贴心细致的流星雨大法,不过对PTGui软件不太熟练的朋友,可能需要入深、多加练习。新手也可前往王晋主持的“广西星空”公号上搜索《PTGui贴流星大法》,可对照学习。
流星拍摄和后期都需要遵照科学原则,即便一时难以创作出大片,也千万不要在天上画画,随性贴流星。同时推荐大家去阅读旧文,其中有很多实用内容:流星雨照片最忌这8大错误!不注意就会被笑话
从现在开始,本公号已进入“流星季”,将陆续推出双子座流星雨的攻略、第一目击和优秀作品,欢迎持续关注……

策划:星联CSVA编委会

制作:星联CSVA教程生产队

撰文:王晋

————— / END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