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文骅回忆录(9)—河池整编

 兰州家长 2022-07-29 发布于甘肃

1930 年秋,蒋、桂、冯、阎军阀混战的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桂系军队在湖南失利,败回广西,为巩固其后方,集中兵力对付已在南宁鏖战两个月的滇军。滇军渐渐不支,经右江撤回云南,桂军也向右江方向追击。

9 月中旬,红 7 军前委根据形势的变化,准备按原定计划向湘粤边发展,相机进入中央苏区,与朱毛红军会合。考虑根据地群众的秋收问题,决定部队推迟到 10 月 1 日开始行动。在我们准备出发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岗(拔奇)从香港来到平马镇,传达、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和给红 7 军下达的指令。由于邓岗的突然到来,红 7 军的行动计划只好暂时推迟。

原来, 1930 年 6 月 11 日,在李立三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他起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案,接着,李立三等人又作出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在邓岗到达平马前,即 9 月下旬中央召开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已批判了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纠正了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但由于右江地区远离上海,交通闭塞,红 7 军前委尚不知道。

10 月 2 日,邓岗在红 7 军前委扩大会上,传达 6 月 11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议案和中央对红 7 军的指令。要求红 7 军立即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先打下柳州、桂林,然后向广东的小北江发展,建立根据地,阻止两广军阀向北增援武汉之敌,以保证全国红军首先夺取武汉。根据中央的指令,前委会议决定全军集中到河池整编,誓师北上。前委决定,第 1、2、4 纵队由平马、田州出发,经凌云、凤山、南丹到河他,另一路经东兰到河池;第 3 纵队则从东兰武篆直奔河池。当时尚未公开中央给红 7 军的指令,只是进行外线作战动员,加紧扩编部队和疏散部队中的女同志。我也为筹集军饷、干粮、草鞋和组织骡马队及运输队而忙碌起来。

10 月 6 日,军部率第 1 纵队从平马出发。

出发那天早晨,秋高气爽,霞光满天。出征的战士们从附近的驻地来到平马镇北面大草坪集合,个个轻装,单衣短裤,脚着草鞋,背着小包袱,肩挎小竹帽,钢枪上肩,英姿勃勃。有些随军做宣传、卫生工作的女同志,也戎装打扮,与男同志一道踏上了征途。平马镇附近的工农群众,在当地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率领下,也扛着红旗,敲锣打鼓涌到大草坪来了。他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欢送自己的子弟兵去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乡亲们问:“你们还回来么?”因为当年太平军起义队伍离开广西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战士回答:“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队伍,一定会打回来的。”集合的军号声响了!

张军长迈步走到了队伍前面,作了简短有力的讲话:“英勇的红军指战员们,亲爱的乡亲们!今天,我们就要离开可爱的右江苏维埃政府诞生地了,离开亲爱的乡亲,去执行党中央交给我们新的战斗任务,去解放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这是十分光荣而伟大的战斗任务,我们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一定会胜利打回来!”张军长的讲话,激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根据地人民满怀深情,欢送红军队伍踏上征途。

原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和思林、恩阳等县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也随军出发。雷经天同志因不同意把赤卫队全部编入红 7 军离开根据地等问题,被错误地撤销其党内职务,并被开除党籍。我们告别了乡亲,告别了平马后,便绕道百色、凌云,再折向北面过凤山、东兰等县,向河池开进。秋后的南方,天气变化异常,一时烈日高照,晒得战士们汗流浃背;一时又是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把大家淋成落汤鸡。沿途重山叠嶂,山道崎岖难行。

经过 3 天的艰苦行军,到达了凌云县城,受到苏区各族群众的热情迎送。在凌云休整两天,部队继续前进,进至凌云县同乐镇,途中,发生了第 4 纵队营长罗明山率 5 连离开大部队返回右江的事件。因该连由几个县的农民赤卫队组成,乡土观念重,不愿远离根据地,拟回奉议、恩隆交界的七里山一带打游击,部队欲派兵追回,被军部首长制止。在同乐休整时,军部派出人员到黔桂边境找到了红 8 军第 1 纵队的下落。该纵队在 2 月上旬,前往攻打靖西县城,以便打通与右江联系的通道。

3 月中下旬,龙州失守,该纵队与红 8 军军部失去联系,后来他们拟往右江地区与红 7 军会合,因通往右江的通道都已被封锁而不能实现。在纵队党委书记袁也烈带领下,转战滇黔桂边已有 7 个月之久。

10 月 23 日,袁也烈同志率领该纵队 400 多名战士,躲过黔军王海平部的耳目,在贵州省望漠县蔗香圩偷渡红水河,到了凌云县讲肥村岗里屯。这时,李明瑞总指挥亲自带领红 7 军第 1 纵队第 1 营来到该屯迎接。两支兄弟部队在同乐镇胜利会师后,便同往河池集中。当李总指挥从同乐镇率部前往讲肥村迎接红 8 军部队时,我们在张军长率领下,从同乐东折凤山,向东兰方向前进,在东兰休息一天,第二天来到县城北边的红水河边。恰河水上涨,水流湍急,船只又小,大部队渡河很困难。军部便发动各营扎木筏,一部分乘船,一部分坐木筏,渡了 3 天,才全部过河。

过了红水河后,部队经过的都是白区,人口又稀少,给养十分困难。我和辎重队的同志设法弄到谷子后,要组织群众舂米,当地的舂米工具很落后,速度很慢,真是急死人。为了弄粮食,我们在往往打前站的尖兵先走,一到驻地,忙个不休,几乎每天要到半夜三更才能睡觉,疲劳至极。有时,到偏僻村屯挨家挨户筹粮食,遭到地主民团武装的袭击或冷枪。

有一次,到一个山寨筹粮,地主民团紧闭寨门,并在门楼上持枪威胁我们,经多次交涉,仍拒绝送粮、菜。我火了,严厉警告他们:若不如数提供粮、菜,即用武力攻打山寨。这样,他们软了,终于从门楼吊下大米、猪肉和蔬菜。我们走了两天,于 10 月底到达河池。其他纵队也于 11 月初陆续到达。这是我们第三次到达河池,群众对红 7 军早已熟悉,就像看到久别的亲人一般。在河池,部队开始了紧张的政治动员,正式公开部队今后的行动方向,要求大家做好北上攻打大城市的准备工作。

11 月 7 日,红 7 军在河池凤仪小学召开了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传达中央政治局 6 月 11 日决议精神和中央给红 7 军的指令。提出了“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争取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等口号。

大会充满了“左”倾盲动气氛。会议决定,取消纵队,整编部队。把红 7 军4 个纵队和红 8 军 1 纵队整编为 3 个师。

以红 7 军第 1、3 纵队(一部分)合编为第 19 师;以红 7 军 2、3 纵队(一部分)和红 8 军第 1 纵队合编为第 20师。

第 21 师留下番号,由韦拔群等同志率一连人回右江地区重新组建部队,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第 19、20 师则北上执行中央命令。

整编后的红7 军编制序列及领导人是: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参谋长:龚鹤村,经理处长:叶季壮

第 19 师:辖第 55 团和 56团

师长:龚鹤村(兼)政委:邓斌(兼)政治部主任:

许进第 55 团,团长何莽、政委黄一平

第 56 团:团长章健、政委魏伯刚

第 20 师:辖第 58 团和 59团

师长:李谦,政委:陈豪人(兼),副师长:黄治峰,政治部主任:李朴

第 58团:团长冯达飞、政委杨英

第 59 团:团长袁也烈、政委李朴(兼)

21 师师长:韦拔群,政委:陈洪涛,副师长:黄明春(黄松坚),政治部主任:陆浩仁,参谋长:黄晖

下辖团(待组建)军直属队,炮兵营:营长邓荣光,特务营:营长冯玉雪,教导大队:大队长阎伯英、政委袁任远

会议改选了红 7 军前委,邓小平仍为前委书记。为加强兵运工作,会议还组织了一个兵委,由陈豪人任书记。

党代会闭幕第二天,红 7 军全体指战员(不含 21 师)7500 多人,集合在河池南郊三里亭举行盛大的阅兵和誓师大会。大会首先由军首长宣布整编后的编制序列及领导成员名单。接着,举行庄严的授旗仪式,由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邓岗分别向军、师授军旗。

当韦拔群走上主席台接旗时,张军长便特意向大家介绍了这位传奇式的壮族英雄。当地群众早就听到韦拔群的名字,顿时欢声雷动。韦拔群在这次整编中的表现十分感人。他顾全大局,风格很高,为了加强主力部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率领的第 3 纵队 1000 多人及武器马匹,统统交给北上的主力部队,而自己只留下七八十名体弱多病的同志和一些破旧武器,带回东兰、凤山坚持革命斗争。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以革命全局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为了教育、勉励北上主力部队中占有一半以上的右江地区工农子弟,消除一些人留恋家乡的观念,韦拔群接过军旗后,在讲台上动员大家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无条件地执行党交给的一切任务;我们是光荣的工农红军一员,要无条件地为天下的工农利益去战斗。革命者处处都是家乡,我们的目的就是解放全中国、全人类。希望你们出征后,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英勇杀敌,将来必定会胜利地打回家乡来。我们也一定要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右江革命根据地,用战斗迎接同志们凯旋!”韦拔群掏自肺腑的话语,激励着出征的战士。

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同志也在会上作了北上动员讲话。

尔后,举行阅兵式,军部直属队和各师所属部队,在红彤彤的军旗引导下,健步走过主席台前,接受南方局代表邓岗和军部首长的检阅。队伍浩浩荡荡,阵式颇为壮观。

整编后,我被任命为第 20 师少校辎重队长,紧张地进行出征的粮食准备工作。军部要求每人带 5 天粮食,一半炒成干粮,还要添置米袋、草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