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占江 | 基于生态位原理探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建设

 新用户82908zIt 2022-07-29 发布于上海



【摘要】

     生态位原理是生态学中的基本理论,生态位能够反映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演替关系,将生态位原理引申到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的建设中来,尝试运用生态位的基本原理分析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竞争情况,可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特色化建设及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环境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位;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成果转化


重点导读

一、问题的提出
二、生态位基本原理
三、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内涵
四、生态位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
1、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资源生态位
2、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环境生态位
3、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重叠
4、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竞争
结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及运用方面的能力持续增强,国内知识产权环境持续得到改善,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心也由强化知识产权的获取逐步转变到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上来。
为了促进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国家出台了系列国策,例如,《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系列国策的出台为知识产权运营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知识产权成果运营转化的过程中,专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工程,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平台,建设若干聚焦产业、带动区域的运营平台,培育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确立了在北京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在西安、珠海建设两大特色试点平台,并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宏伟蓝图,目前在全国已初步形成“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知识产权运营事业的发展。
在知识产权运营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显现出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例如,一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特色化建设不够,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品类、服务模式趋同,既无法体现地方特色也无法发挥区域优势[1-2]。因此,探索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特色化建设是值得业内关注的问题之一。
生态位原理是生态学中的基础理论,生态位是用于描述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关系的一个生态学概念[3]。生态位反映的是物种为了生存,在争夺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竞争关系和演进关系,体现了物种对外部生存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竞争关系与生物物种在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关系存在一些共性,例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表现为企业为了生存而对外部资源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和适应,因此,将生态位理论运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4]。研究企业的生态位有助于调整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所形成的竞争关系及演进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将生态位原理运用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方向的研究仍鲜有报道。
本文尝试将生态位原理引申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建设中来,尝试运用生态位原理探索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中的竞争关系,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不同的分析视角。

二、生态位基本原理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位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生态位能够反映一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关系和动态演替关系[3]。生态位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5-6]
一、体现了竞争排斥原理。竞争是自然界永恒的话题,生物种群通过竞争实现生态平衡,当处于生态平衡时,一般情况下各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重叠,各物种之间和谐共生。当生态资源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不同种群的生存需求时,生物种群之间为了生存而展开竞争,生态位往往会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叠,竞争的结果是削减生态位的重叠或实现生态位的分离,促进物种的趋异性进化,以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最终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再次平衡。
二、体现了物种的动态演替关系。特定生态空间中的生态资源往往是有限的,物种对生态资源的竞争性利用会导致生态位的动态变化,并由此产生动态的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是物种的消亡和替代或生态位的分化和共生。
三、体现了物种的和谐共生。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生态系统不排斥其他物种的存在和入侵,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竞争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找准各自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以互补共生代替直接竞争,实现整个生态体系的和谐发展。

三、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内涵
如果把创新主体、技术需求者、中介结构、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社会环境、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则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则可定义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在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其他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每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都期望获得优质的资源输入和有效的资源输出,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及地域范围内,每个平台所能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占据整个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空间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态位的动态变化及重叠,并由此导致竞争。
为了提高竞争力,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扩大与其他共生主体之间的生态位差异,生态位差异越大,竞争优势就越明显。各平台要根据所处的地域优势、领域优势,结合当地的创新能力、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制度建设和市场环境等客观条件,设立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特色优势服务项目,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及服务细分找准市场定位以及目标市场,提供其他平台所不能提供的特色服务,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下获得生存的机会,并创造出和谐共生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环境。

四、生态位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

1、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资源生态位

资源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物种生存的第一要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每一种物种为了生存都有自己所需的资源生态位,对于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系统而言亦是如此。资源是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找准各自所需的资源生态位,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营造特色业务是各平台避免生态位重叠的关键要素之一。

2、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环境生态位

在生物生态学中,生态位的环境因素构成了整体生态位空间。任何一种物种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任何一种物种都要学会利用和适应环境。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建设亦是处于国家营造的创新创业环境中,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所处的环境生态位可以从政策环境、国内外创新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就政策环境而言,在中国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恰逢其时,《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重大国策的出台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国内外创新环境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国内创新环境持续改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连续9年稳步提升[7]。我国正由知识产权大国逐渐转型为知识产权强国,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为知识产权运营业务提供了沃土。
我国正处于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大好时机,应把握历史机遇,迎合市场需求,尽快打造出一批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3、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重叠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如果生态资源极度丰富,各个物种都能获得满足其生存需求的所有资源,原则上不会发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一旦生态资源短缺,物种为了生存不得不拓宽自己的生态位,由此导致生态位重叠程度加剧(图1),生态位一旦发生较大程度的重叠,物种之间就会因争夺生态资源而发生竞争,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竞争的结果是削减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图2),或造成生态位的分离(图3),从而实现新的生态平衡。
图1. 生态位重叠
图2. 生态位重叠程度削减
图3. 生态位分离
同样,如果多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经营模式、服务内容、客户群体是相同或相似的,通常就会出现生态位的重叠,生态位的重叠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实现运营平台的演替。健康的生态系统不排斥竞争,生态位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为了提高运营平台的竞争力,降低运营平台的生态位重叠,运营平台的建设应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开发特色优势项目。

4、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生态位竞争

目前我国已经构建出“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另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运营机构参与进来,整个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系统处于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
生态位重叠是导致竞争的主要原因,提高平台竞争力的措施之一是开发特色化、差异化的平台服务。可以尝试从以下角度提高平台的竞争力:
首先,构建特色化的业务板块。平台除了提供常规的知识产权项目对接服务外,还可以尝试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专项资金,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组织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证券化等创新金融产品,搭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交易体系,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基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促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改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便利度。统筹各类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从技术诞生到权利终止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流程服务。
再次,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依托国家平台权威的知识产权大数据资源,搭建数据共享平台,结合区域优势、领域优势,帮助创新主体探寻特色化发展方向,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另外,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为了解决生态位重叠的问题,可以思考如何将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有效融合,在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加强与外部合作,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实现整个运营体系的健康协调发展。

结 语

生态位原理是从物种竞争、生存、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揭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演替规律,探索生态位原理在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建设中的运用有其合理性及积极意义,本文从生态位的角度为大家研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视角,遗憾的是本文浅尝辄止,仍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内容,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能有更多的实证研究支持和论证生态位原理在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注释(上下滑动阅览)


【1】王晓辉.知识产权运营的“平台化”趋向及其建设盲点的破解[J].河南科技, 2019,(33):37-40.
【2】巴晓艳.我国专利运营现状及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16(7):49-54.
【3】张坤等主编.基础生态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4】邢以群,等.从企业生态位看技术变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 2005,23(4):495-499.
【5】李杨.基于生态位的网络社会企业间竞合关系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6】李军.基于生态位原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生态竞争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7】国新办举行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网址:https://www.cnipa.gov.cn/art/2022/4/27/art_53_175256.html,最后登录时间:2022年7月28日.




张占江专栏文章
SPECIAL COLUMN
发明专利申请的临时保护规则


论专利权无效宣告的追溯力



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奖励、报酬权益探析



反向工程抗辩的阻却事由



职务发明创造署名权纠纷的司法判定规则




作者:张占江

编辑:Sharon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www.ipforefront.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