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魏的灭亡在成立之初便已成定局?论曹魏在制度上的失败

 逍遥_书斋 2022-07-29 发布于河南

纵观曹魏政权从微至盛再到衰亡的历程,汝颍集团的世族子弟们替曹魏政权做出了绝大多数的选择,从战略方针、法律、官僚体系、经济体系乃至于大小战役的各项决策,至最终给连自己的灭亡方式都由其所决定。

文章图片1

曹魏的开始

打仗无非就是钱粮和人,人决定上限,钱粮决定下限,而在裂土自立的群雄里,曹操恰巧就是最“穷”的那个。

曹操的家底不厚实,祖上又是阉人之后,名声不好也难以吸引人才投奔。这就好比曹操是个有创业理想和不错项目的热血青年,但可惜他手里却没创业的钱和人脉。于是他便去联络自己的那些个熟人,找他们借钱又借人,换句话说这算是求熟人们入股了。而曹操是豫州人,而认识的熟人中,有钱的便只有豫州世族们,而豫州的世家又以颍川郡和河内郡的为最强,也就是颍川的荀、陈、钟、辛、郭、韩的六大家族及河内司马氏。

文章图片2

《三国演义》荀彧

从战绩来看,曹操此举却是给他的实力带来了质的飞跃,不说钱粮、兵力,光是在人材上就有荀彧、荀攸、陈群、陈泰、钟繇、钟会、辛毗、郭嘉这些堪称奇人的谋臣。这些人不仅仅是小说中的那般单纯只是给曹操出谋划策,他们更多的是为曹魏集团建立了完善且领先的内政系统。曹魏数十年,总体战略方针出自荀彧的“根深固本以治天下”、官僚体系出自陈群的“九品中正制”、《魏律》也同处陈群之手、经济体系则出自韩浩的“屯田制”,而上述的所有人均为颍川集团的世家子弟。

文章图片3

《三国演义》郭嘉

可以说,曹操若得不到士族的支持,那么曹操甭说三分天下了,或许其早在陈宫背曹迎吕一事上就成了吕布的刀下鬼。

世家的弊端

说完世家为曹魏集团做出的贡献,再次便是世家的危害了。

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可以依托自己的高文化及人脉垄断朝廷中的大大小小几乎所有官职,这点在没有科举制的两汉魏晋朝而言尤为严重,两汉选官靠的是举孝廉,意思就是要做官那得有人推荐才行。

这缺点很显然,不确定性太大且容易形成党派架空皇帝。若皇帝是个英明神武的主,如汉武帝、魏武帝,那好的人才是一个推一个,而皇帝稍逊一点就是买卖官位异常猖獗,满朝文武尽是只会敛财的酒囊饭袋,一到出了大事,满朝文武无一人可用。一旦碰上汉献帝、汉少帝这样的小皇帝,那几乎就难逃被架空的命运了。

西汉灭亡于王莽(世家)篡权、东汉灭亡各大世家裂土自立、魏国亡于司马氏(世家)篡权、西晋亡于八王之乱、东晋更是历朝历代当做防范世家的典范教学,一句“王与马共天下”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便足以表明东晋的无奈。三国第一毒士贾诩就被一个推荐人卡死了大半辈子,四十多岁才当了官,最后心一狠,发动李傕郭汜之乱彻底摧毁汉朝,后来的黄巢、刘裕也是怀才不遇最后报复社会的典型例子。

文章图片4

《三国演义》司马懿

在经济上世家多少都会利用自家的权力,将国家和百姓的土地化为私产,以至于最后喂肥了世家,饿死了百姓,达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地步后,一场稀松平常粮食减产,便让整个国家陷入财政危机和农民起义的漩涡之中。

为什么无法处置世家

当权者自然也知道世家的危害,但却苦于无从下手。在和世家纠缠的千年里,各代帝王们对付世家的方法无非是杀与制衡二者。最简单粗暴且收效最好的当属“杀”。可对于多数的皇帝而言,他们压根没能力或是机会屠杀世家,而被迫使用权衡术。例如曹操、孙权、刘备乃至刘秀、李世民这些久负盛名的开国皇帝均是如此。

文章图片5

《三国演义》曹操

曹魏的发家离不开世族的支持,他们大多在曹魏建立之初就在出钱出力,可以说都是曹魏的股东,有着曹魏半壁江山的实际治理权,若是杀了,怕是半个曹魏都会陷入战火。再次世家子弟的成材率很高,当时天下还未平定,孙权、刘备的北伐就没停过,曹魏需要世家来源源不绝的输送人材辅政,例如本是猛将如云蜀汉后期就陷入到了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于是乎,曹魏的皇帝们既不能夺世家的权,还要讨好世家。

曹操制衡世家的思路其实也很简单,即宗族、寒门掌兵权而世家从文辅政。这样既能给世家甜头,让他们为国效力,亦能有效地控制世族的权力大不过宗室,虽然文臣的地位多数时候都大于武将,但笔杆子始终拼不过刀子。

从曹操的创业路至魏明帝曹叡,整个颍川的世家子弟里,无一人是将军。在曹魏官职最高的将军里(出任大将军或假节钺的),也就只有夏侯惇、曹仁、曹真、曹爽这些曹操的宗室同胞,不是宗室的也就寒门出身于禁一人。直到曹魏宗族名存实亡之时,才出了大将军司马懿、司马昭。

在曹操时期,宗室和世家处于平分股权的状态。曹操牢牢把握军权,大小军务皆为自己亲力亲为,所以当时的世家对宗室十分客气,也很本分该干嘛就干嘛,丝毫没有造反的念头。

至魏文帝曹丕执政的前期,由于曹操在死前替曹丕狠狠打压了一番世家,逼死世家领袖荀彧、孔融,肃清荆州世家等等,这直接将世族的股份(势力)打压至三成。以至于宗室势力一家独大,可曹丕为了防止宗室造反又开始制衡宗室,废曹洪、曹植、杀曹彰、逼死张绣、气死于禁和夏侯尚,以至于其母亲都辱骂他是“无耻之徒”要与其断绝关系。

必败之局

当时曹魏奉行的选官制度为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其选官的依据是评议人物的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也就使得曹魏朝廷形成了宗室和世家对立的局面,虽然宗室掌握的绝对的大权,但架不住人多,宗室就曹家一家子的人,即使权力再大,也总有人才枯竭的一天,而全天下的世家何其之多。曹家要人才那只能花几十年的时间一个个的培养,而世家要人才却只需要从家族中选拔即可,一个世家的人口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人材差不言而喻。

可以说在曹魏的后期,前期跟着曹操创业的老班底死完之后,曹魏国内有才能的大臣多半都是世家之人,宗室中被委以重任的如曹宇、曹爽也都是些无大才的纨绔子弟,司马懿篡权成功也多半因为曹爽为了图富贵、怕死而丢了兵权,使得曹魏皇帝成为傀儡。

文章图片6

《三国演义》曹爽

前文就有说过,宗室和世家平分天下,世家把控朝政,宗族掌握军事,而之所以是曹家做皇帝,主要还是因为军权在手,世家不敢反,而一旦丢了军权,曹魏的天下也就名存实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