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 地壳里头,大陆壳、大洋壳

 ldtsg1957 2022-07-29 发布于四川

1909年,克罗地亚地质学家莫霍洛维奇在观察本国的地震图时发现,在距离地面以下40多千米深处,地震纵波的速度突然从7.0千米/秒骤增到8.1千米/秒。地震波在不同性质的地层内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故莫氏认定这地震波速度的突变处是两种不同性质岩层的交界面。

IMG_256

后来,人们根据该发现者的姓氏,将之称为莫霍面(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在这个界面以上,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一说20千米)的岩石圈就是地壳。地壳各部分在物质组成和厚度上的差异很大,可以大致分为大陆型地壳(即大陆壳)和大洋型地壳(即大洋壳)两种。

注意,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在地内传播情况的不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不同的同心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一般深度17千米)和古登堡面(最深距地面2900千米)。界面的命名是为了分别纪念发现这两个界面的地质学家莫霍洛维契奇和古登堡。

IMG_257

大陆的地壳较厚,地势(海拔)越高,厚度越大,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一说33千米)。诸如,中国东部平原的地壳厚度仅有30多千米,往西逐渐增厚,高山、高原地区可达70千米(青藏高原可达8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一说7.3千米),如大西洋和印度洋部分厚度为10—15千米(太平洋厚度最小,仅有5千米)。

大陆壳和大洋壳不仅存在着厚度上的差异,在构成(结构)上也有不同。除最表层的风化壳(即不连续的沉积岩层,厚度一般为45千米,少数地方可达10千米)外,地震波纵波在大陆壳上部(地面以下平均10千米深的范围内)传播速度约为5.5千米/秒,而地壳下部(平均10—33千米范围内)速度可达6.8千米/秒。

IMG_258

这就说明了大陆壳大致可分为两层,根据组成物质不同,自上而下分为不连续分布的硅铝层(平均化学组成和花岗岩成分相似的一层,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广。主要化学成分为氧、硅、铝为主,还含较多的钠和钾)和连续分布的硅镁层(平均化学组成和玄武岩成分相似的一层,其中主要由玄武岩构成,故又称玄武岩层。主要化学成分仍以氧、硅、铝为主,但比上层所含要少,另外有比重较大的镁、铁和钙等)。注意,硅镁层密度比硅铝层大。

大洋壳在结构上不像大陆壳那样有两层,大部分是单层结构。除海底上部为疏松沉积物外,中部为固结沉积物和玄武岩(海岭裂隙喷出物质),下部为硅镁层。换言之,在比重较大的硅镁层之上没有或只有很薄的一层硅铝层(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

IMG_259

由此可见,有无硅铝层是大陆壳和大洋壳的主要区别,而地壳的厚度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大陆壳的平均密度要比大洋壳小(即厚度大而密度小,厚度小而密度大)。此外,大陆壳和大洋壳的分界线并不与海岸线一致,因为海面下的大陆架(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和大陆坡(介于大陆架和大洋底之间,一般坡度较大)也都是大陆壳的组成部分(详见下图)。

IMG_2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