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叶在壮 || 大雪读诗知冷暖(散文)

 家乡文汇 2022-07-29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简介 
叶在壮,男,1952.07生,苏州市优秀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文联书法老师。市书协会员。苏州老园丁书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书法社会员、苏州草书社社员,苏州知青书画院成员,苏州知青文学社成员………

大雪读诗知冷暖(散文)

【江苏 苏州】叶在壮

       2021年12月7号5点45分,农历冬月初四,星期二大雪。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最近这两周气温在6--16度之间。阳光明媚,光照和煦,适合外出走走。此刻苏州正值深秋,处处景色宜人。不过,不多久天气将会阴冷,预报将有雨雪。天雨路滑,气温骤降,诸友要注意安全,善自珍摄。
       大雪节气,我想起两首唐诗。其一是《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作者柳宗元。诗中描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说的正是大雪节气,千山无鸟,万径无人,人和鸟都冻得躲起来了。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而在这天寒地冻的大雪之节气,居然还有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柳宗元在天寒地冻的山水之间安排一个钓翁,即暗指自己,这与柳宗元的政治遭遇有关。柳宗元《江雪》的孤独,是幽寒冰冷的孤独,是横绝当世的孤独,是傲世独立的孤独——你们腐朽你们的,我自活出我的品格!
        天寒地冻,还是应该有点人间温暖的。这就是我要想到的另一首诗——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作者是白居易。此诗写得如同便条,送到友人那儿,说刚酿好的新酒,还来不及滤去酒渣。红泥小炭炉也烧得正旺。雪天寒冷,您能否来同饮一杯,驱驱寒呢?这是大雪中最温暖的友情问候了。这是天寒地冻中的温暖,喝酒暖身,更暖心。
        这样的情景,记得当年在苏北大丰插队时,我也曾经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春节期间大雪冰封的一日,苏北大地也是“鸟飞绝,人踪灭”的严寒。我家的茅屋里,就有那炭火正旺的红泥小火炉。当然这小炭炉,我家是用火锅来充饥的。小炭炉中,炭火正旺,火星四窜。炉上坐一小铁锅,煮着山芋粉条、豆腐白菜之类,汤水嘟嘟翻滚。屋外滴水成冰,一家人吃得身冒薄汗,这是大雪日子最快意的事了。
        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倍感亲切。寒冬腊月的诗意,就在这一炉一锅一壶之间。

(在线编辑:文童)

   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投稿前,请作者仔细校对、审核,如有漏字、错别字或病句现象,作者自负。       
       投稿前需关注本公众号,加编辑微信18403880789。投稿邮箱:371084207@qq.com ,投稿时请在作品后附作者简介+照片和联系电话,稿件7日内刊发,请在本平台查看,超时可自行处理。
       赞赏费:实行分成制,10元(含10元)以下不返还。10元以上部分作者60%、平台40%,十天后发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