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窑系之耀(二)

 j2hb 2022-07-30 发布于山东

耀州窑是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其特色极其鲜明,辨识度极高,尤其是集各种工艺于一器,其技艺十分精湛,令人赏心悦目。

文章图片1


刻花工艺是耀州窑最突出的装饰工艺,也是耀州窑最具特色、识别度最高的工艺。可以说,耀州窑在古代陶瓷装饰工艺中所达到的刻花工艺水平高度是无人能及的。从目前考古发掘实物看,耀州窑刻花工艺应始于五代,盛于北宋,衰于金元,终于明中期。唐代耀瓷装饰目前尚未发现刻花工艺,其装饰技法以划、贴、塑、印为常见,也有独特的素胎釉绘技法,但生产时间都不长,尚未形成气候,影响度也十分有限。真正体现耀瓷风格,在瓷业历史长河中有一席之地,有长远影响,具有标志性的还是北宋前后两百来年的刻花工艺。当然,耀瓷的刻花工艺不是单一的刻技,而是以刻为主,兼以剔、划、贴、塑等技法的综合技艺,完美展示出耀瓷装饰以题材为魂、以图案为形、以刀代笔,鬼斧神工、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表现题材思想和精神的绝妙工艺。难怪古人感叹:“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自五代至金,从耀瓷刻花工艺的风貌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五代末
五代在唐代“划”的基础上发展出“刻”,“刻”的表现更加丰富,“刻”是“划”的进步,也是工艺发展的必然,到五代未,刻、剔、划及综合运用的技法已经非常娴熟,时代特征已经形成。最突出的特点是深刻,分层减地刻剔,图案表达追求叠层数,越是高级、精美的,叠层数越多,一般在五层左右,最多的可达八层,再辅以浅划纹,整体形象具有明显的高浮雕效果。其工艺难度是非常高的,需要对胎壁厚度、施刻时机、刻剔速度、分层高度等精准把握,非大师不能为也!根据图案刻剔痕分析,所用刀具应为直刀,刀口可能有斜口和平口两种,应源于木工刀具。图案多为牡丹、莲花,花形都比较抽象,以前没有,是新的创意,符合中国画写意的特质。牡丹是国花,是唐代宫庭最为崇尚的花种,花朵肥硕,花瓣多层,色彩鲜艳,契合唐代以肥为美,外向张扬的审美情趣,显然这是唐代审美的保留。莲花与佛教关联,尽管五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灭佛,由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雅圣洁的民族精神及文化根深蒂固,因此,莲花成为永恒的花。

文章图片2

图一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执壶

文章图片3

图二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莲瓣口尊

文章图片4

图三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盘口瓶

文章图片5

图四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长颈竹节纹洗口瓶

文章图片6

图五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狮流执壶

文章图片7

图六 五代耀州窑刻花把杯

五代牡丹莲花把杯

下部牡丹纹,上部莲花瓣。

二、北宋早期

在五代末期多层深刻、高浮雕风格的基础上逐步演化为多层浅刻,降低高差,形成独特的浅浮雕风格。这样能降低胎壁厚度,减少刻剔量,从而节约源料,节省用工,提高工效,有效降低成本。但在艺术表现力上毫不示弱,将其原来直、弧线条演进为直、弧、曲线条,划纹与刻线的密度明显增加,相互配搭更加协调,表现力大幅提升,图案更加生动、活泼、灵巧。可以看出北宋早期的刻花工艺从五代末期的雄浑、深峻、硬朗中脱胎而出,开清秀、俊巧、灵动的一代新风,将耀瓷刻花工艺水平推向巅峰。回看历史,艺术表现风格往往随着朝代的更替而变换,有宋一朝,扬弃了雄、肥、硬,开创了俊、秀、巧的风格,耀瓷艺风、瓷风随朝风、世风而转,而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刻剔痕看,刀具仍沿用五代斜口、平口直刀,依然采用双刀法,即一刀刻线,一刀减地,刻线刀垂直下刀,把握深浅,犀利潇洒刻出图案轮廓线,这一刀是主刀,体现着刀者的熟练、准确及工艺素养。一幅完整的图画是若干主刀的集合,高低就在于此;减地刀斜平下刀,这一刀是辅刀,是配合主刀减地修饰,突出纹饰主线条,深浅轻重全在意念之中。这时的图案内容大量增加,但牡丹占比还是较大,而牡丹的花形有很大变化,与五代相比更近写实,花瓣围绕花心四周分层均匀分布,多设五层,瓣上配以多条弧形平行蓖划纹,显然是改进的划纹专用工具所为,花朵婀娜、灵动,牡丹花瓣特有的绸缎质感有所体现。如果说古瓷刻花看耀州,耀州就看宋早期。

文章图片8

图七

北宋早期牡丹纹尊

花瓣六层,每层厚度比五代减薄

文章图片9

图八 北宋耀州窑直肩刻花梅瓶

文章图片10

图九 北宋耀州窑刻花执壶

文章图片11

10
北宋早期牡丹莲瓣纹尊

文章图片12

11
北宋早期球腹牡丹纹执壶

三、北宋中期

北宋中期是耀瓷刻花艺术巅峰运行期,该期生产时间长、产量大。这一时期釉质、釉色更加稳定、精致,也进入到耀瓷的巅峰期,这时期新器形大量涌现,应有尽有,极大的丰富。刻花艺术重在图案创作、内容丰富上,单就刻技还是沿袭早期技法,由于生产量大,技法上显露出精简的趋势,多层薄意的浅浮雕风格在慢慢地向寡层、平面线刻风貌演变,但线条运用更加灵活、犀利、潇洒、多变。随着图案的多样,线条样式也更加多样,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又是一种新风貌。中期还出现了三维立体雕刻,将花瓣或叶片刻出卷曲的立体感,极为生动,其艺术水准达到极高峰。

文章图片13

图十二 北宋耀州窑刻花婴戏纹梅瓶

文章图片14

图十二

文章图片15

图十二

文章图片16

图十三 北宋耀州窑刻花梅瓶

文章图片17

图十四 北宋耀州窑刻花钵

文章图片18

图十五 宋代耀州窑刻花胆瓶

文章图片19

图十六 北宋耀州窑刻花长颈竹节纹平口瓶

文章图片20

图17



北宋中期牡丹纹注碗

牡丹纹为三维立体造形

四、北宋后期

此期耀瓷受大的社会背景影响,在胎、釉、形、刻上,整体开始走下坡路。在刻花工艺上为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刀具上有所改进,出现了弯刀、勾刀,由于弯、勾刀端具有两个切割面,或弧形切割面,可以一刀成形,改变了主刀、辅刀多刀成形费时、费工的工艺流程,单就工具,无疑是革新和进步,但就艺术表现力上无疑将线条带入模式化、程式化,减地形式基本消失,图案匠气浓厚,艺气弱化,从此耀瓷刻艺之花开始凋谢。

文章图片21

图十八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玉壶春瓶

文章图片22

图十九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直口瓶

文章图片23

图二十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嘟噜瓶

文章图片24

图二十一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梅瓶

文章图片25

图二十一

文章图片26

图二十二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三足炉

文章图片27

图二十二

五、金元时期

自金代开始,耀瓷进入衰落期,刻法上基本普及了先进弯勾刀的平面一刀法,图案简单,刻划草率,毫无层次、灵动之感,更无艺术可言。不过金代耀瓷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丝回光反照的亮点,一是模具成形的圆雕和贴塑,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二是自北宋后期出现的月白釉发展到了顶峰,温润如玉,白中闪青,白而显润,青而显嫩。

耀瓷有发展、有辉煌,也有凋萎和没落,其刻花工艺也走过了由简入繁、又由繁到简的路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但目前,耀瓷的胎、形、工、艺以及考古、文献、断代等等方面还有许多的未知和误传。因此,今天的认知或鉴赏也难周全。

文章图片28

图二十三



金代莲花纹玉壶春瓶

勾刀平面直刻

文章图片29

图二十四



金代莲花纹梅瓶

勾刀平面直刻

文章图片30

图二十五



金代莲花纹撇足梅瓶

勾刀平面直刻

文章图片31

图二十六

金代模具成型圆雕狮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