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称评委

 东营微文化_ 2022-07-30 发布于山东

东营微文化·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职称评委

我当过好多年职称评委。
以前,我担任原单位职称评审政工(法律)组副组长。因为当时所在部门要组织职称评审,我主要精力在这方面,评委工作量相对要少。
那时职称很管事,与住房工资等待遇挂钩,评上个职称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都重视。除了干部任免,职称评审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免干部真正涉及的是少数人,不像评职称的人多,也相对公开,在这方面出问题会很被动。好在这个工作时间集中,到时候全力以赴,也没出现大的漏洞。
首先要预测下属各单位职称指标,各个系列能评多少。当时中级以上职称都得考外语,合格后管五年,指标预测或分配也以五年区间作参考。学历资历都够,第一年有资格参评的系数为0.15,即100人给15个指标;以此类推第二年为0.30,第三年为0.50,第四年为0.75……反正年头越多系数越大。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意味着第五年就一定评上,这与参评者的综合素质有关。有人第一年就评上了,也有人考了第二次外语。有没有参加十年没评上的,不知道。为什么采用这个系数呢?因为我们的指标也是上头大致用这种方法分下来的。但评审是自己的事,上面只控制不能超指标,别的不管。预测一下,对各单位能评多少心里有数,若有特殊情况,比如有特别优秀初次参评的或七八年没评上的,好早作准备。预测系数根据实际确定并及时微调,适当照顾参评年头多的干部。
这种指标预测或分配的方法内部掌握,不公开。这是个矛盾。职称评审的原则是看水平、能力和贡献,参评年限肯定不是主要因素;可指标又必须事先分配和预测,评审前并不清楚多数参评人的水平和能力,从利于把握评审均衡出发,需要确定个系数。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评审前到上级争取指标,虽然各家都在做,用处不大。指标下来了,预测时根据系数算到小数点后一位,四舍五入。有的单位综合起来小数点后是四点五甚至四点九,还是要舍去。碰巧了一个单位连续几年遇到这种情况,分管该单位的领导有意见,他们主张这单位连续几年这样,应该增加一个指标。我们没有执行。这种预测本身就不精确,四舍的有,五入的也不少,有可能评上的比指标多,再这样一加肯定超出。
那些年最担心的反而是事务性工作。放在现在不值一提,一个软件全解决,当时不行。参评人的基础分要算出来,主要是学历资历,公布给评委。但参评的人太多,全部门一起算也难免出错。后来采用一个办法,我们算了后发到参评人手中,让单位和本人签字确认。本以为这样就准了,还是出了问题。一次我正在参加评审,被叫到另一评审组,让当场解释为什么两人情况一样,分数却不同。没什么好解释的,其中一个算错了,多给了分。评委关心自己单位的人,一比较看出来了。正是夏天,吓出了一身冷汗。有人拐弯抹角地说,职称关系干部切身利益,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出错,评审结果怎么服人?这太冤枉了,要捣鬼也不会在这个环节。可短处明摆着,只能两三道歉。后来又被领导批评一顿。本想找这个单位和参评人理论,想想算了。换位思考就是我参评,分少了肯定去找,发现多给了分也不会告诉别人。多年工作,已经知道人在利益面前很虚弱很自私。发现过改年龄的,凭空年轻了好几岁;更离谱的是有人在调外单位时填高职级,或者把“地方粮票”级别职务写到表上,自己给自己升官。尤其是上面有人罩着,内行指点精密运作的,除非当场发现纠正,事后察觉了也往往无能为力。基础分这点事算什么?可它被大家盯着,这成了块心病,本部门计算多次后,再请财务的会计算一回,确保万无一失。后来请了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设计了个小程序,减少人工计算,这才放下心来。
以前的职称评审,评委的作用比现在大得多,因为量化因素少,大部分分值由评委赋予。单位比较复杂,下属单位多,大的几千人,小的几十人,工作性质也大不一样,有带管理职能的,有生产经营的,也有搞监理评估等服务的,这些人放在一起很难比较。为工作顺利,在参评人多的工程、政工系列,不管大小每个单位出个评委,经统会审档案这些系列参评人少,评委主要是机关干部。
真到了评审阶段,我反而轻松了。评委很多,每个人都有主观判断,不管谁对评审结果不满意,压力是分散的。不像准备阶段,出了问题都由组织者负责。方法也比较公正,最高分最低分都已经去掉,如果得分少,还是应该从参评人自身找原因。
评职称不像考职称,虽然强调的是水平能力,其实最大的因素在贡献。评委最重视的是工作业绩,别的都差点。就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领导找到我们提意见,说给论文的分太多了。他说职称应该评什么人,跑现场跑市场的人;他们哪有时间写什么论文?你看看这些写论文多的,都是没事干的闲人!我只能给他解释评职称与评劳模的区别。但大部分评委持这种观点。
有一年工程系列评审的矛盾特别大,我们就调换了评委,每个单位出一名管技术的领导干部,增加一个环节,由他对本单位的参评者进行介绍,其实是排了个顺序,然后把预测指标告知评审组,其他评委打分时可以参考,工作表现好的大部分评上了。这样做并不完全正确,但能让工作开展得顺利一些。参评人员如果对评审结果有想法,应该找本单位领导交流。
什么样的人容易评上职称呢?第一是业绩好的人。一个人为单位做的贡献大,评委都会打高分。有个小青年专业很棒,能直接与外国人沟通,开拓了合作渠道,他头回参评得分就是第一。还有个人学历不高,但人脉广,能协调各方为单位解决难题,也破格评上了。第二是有高等级的荣誉和成果,或者有SCI一类的论文,都没有问题。第三是综合素质高尤其是情商高的人,他们长于交际善于表达,述职会突出优点,能给评委留下好印象。第四就是参评次数多的人。评委相对固定,如果一个人好几年评不上,总会照顾一下。第五是年龄大的人。
作为参评人员,首先要述好职,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述职材料,因为评委很可能不听你讲,看书面材料。我见过讲究的述职材料,出自印刷厂,有封面、目录、文字、图片,字体字号行距字距正规,把荣誉、成果、重要论文分门别类印在前面,一目了然。评委一看就喜欢。述职要注意简明扼要,千万不能超时,这是评委最反感的,尤其不要细致阐述自己工作的“意义”,他比你明白;要用自己习惯的口音,让人听懂即可。有人平常说方言,述职改为“普通话”,拿捏不准怪声怪调,声音时高时低,不仅效果不好,因为紧张也影响后面的问答环节。其次要尽量与评委沟通。评委虽然是评审头天晚上通知,但大致能猜得到。如果在评审前把述职材料送到评委手上,简要介绍下自己,一般会有效果。第三不管评上评不上,能参加的都参加,先混个脸熟。
有两个人印象较深。一个是年纪较大的女同志,是“大普”,即工农兵大学生,具体政策记不清了,好像是按本科参评但有限制条件,她好几年没评上,急哭了。这事谁也没办法。第二个比较奇怪,毕业于名校,评了好几年得分很低,我看了他的述职报告,内容还行,就是不分段,密密麻麻好几页小字,好像要考验评委的眼神和耐心。我告诉他这样不行,还找了好的报告让他拿去参考。他很不以为然。下一年还没评上,我要来他的报告一看,跟以前一样,还是全篇一段。这份坚持毫无意义。不过他没再来找,也可能不再参评了。
评审结果出来后,会有激烈的候补指标竞争。一个大单位,每个系列没有评上但在候补前几名的,都有可能晋升职称。至于哪个系列增加几个指标,主要由组织部门掌握,一般按参评人数量分配。这些指标少数是四舍空出来或留出来的机动指标,多数是向上级要来的。头回参评人一般拿不到正式指标,如果能争取排在候补的前几名,还是有希望的。
因为工作关系,中间好几年没有参加职称工作。八年前,让我担任“联合高评委”。所谓联合,就是单位的研究、工程等主要系列职称自己评,有的系列评委力量弱,就几家一起评。联合的主要是政工、经统会审等相对边缘的专业。我只是个普通评委,对于分配指标、制定办法等都不知道,听人家通知啥时候上哪里评职称,去就行。
现在职称作用已经大不如前,肯定不与分房挂钩了,在许多地方也不与收入挂钩。以前大家看重的正高级职称,就是评上聘了,也未必涨钱。比如研究和工程系列,对应这些人的高级技术职务是首席专家、高级专家和专家。首席多数由懂业务的行政领导转任;高级专家须有正高职称,但得看所在领域是否设这个岗位,如果认为该领域技术水平低而不设岗,有正高也没用;而专家岗副高也能担任。再说有职称也未必能聘到高级岗上。现在薪酬主要由行政和技术职务决定,与职称无关。所以,有段时间评正高的人不积极,有一年甚至没人报名。正高很难评,忙活半天未必评上,评上了未必有用,谁愿意折腾?组织部门还得去做工作,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参加。有个老兄参评了几年,我说你折腾什么,他说正高退休后每月能多拿四百块钱。后来这四百块钱没有了,他也消停了。
职称不那么重要了,评委也就不重视了。与以前各单位争抢评委名额不同,我所在的评审组八个评委很难凑齐,最少时来五个,有点事就请假。我算出勤多的,因为联合的单位轮流承办评审,在不同城市,可以出门散散心。
参评正高的人不多,评副高却很积极,它容易评上。所以评委工作量还是不小。最大的是给送审论文定档打分,分了ABCD,A为优秀,D为不合格,一般是BC。打AD的评委得出具书面意见。我喜欢既有定性又有定量分析,或者引入新理论的论文。一篇论文引入了协同学理论,“通过序参量模式引领,实现子系统目标统一,推动协同创新系统成形”,虽然不很成熟,我还是打了A。打D的论文作者就评不上了,都很慎重。但有篇论文作者是生产单位的,贯彻的却是“×××强军思想”,甚至出现了“旅党委”如何,这是抄的,不打D说不过去。论文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横向错位,比如书记写了行政的工作,不是促管理而是抓管理。就是工作中确实这么干,论文也得变角度,因为他评的是政工职称;二是纵向错位,站到了中央的高度,写得都是大词,上下一般粗,放在垦利也行,放在利津广饶甚至新疆西藏都可以;三是论证草率论据空泛,或只有定性缺少统计基础上的分析。这些尤其是后两种得分都不会高。
现在职称评比更规范了,在基础分和送审论文分之外,评委赋分的权限比以前少了许多。就我知道的政工和经济系列,按比重大小分了贡献、成果、荣誉和论文四项。论文占比最少是正确的,因为现在花钱发表这种论文既方便又便宜,它是按数量打分,五篇满分。其它三项是按等级赋分,一个国家级的成果和荣誉,比多少个省部级的得分都高。贡献分分得最细,处级的85分以上,科级的65至84,然后再分正副虚实,干综合还是干业务。其他人最多64分。我和另一评委提出过异议,评审办答复说这两类工作本质都是管理,职级代表着责任,很重要。我们说科级实职责任不比处级虚职小,人家不再理会。评委的职责,就是根据述职情况,在规定区间内给参评人打分,但述职已经不那么重要;提问环节也很简单,谁打分谁来问,从送审论文中找出三个问题,一般有两个容易回答。
出乎我意料的,是有不少年纪大的参评人。这些人多是基层领导干部,第一学历低,快退休了还没混个副高,很执着。联合的单位工作地域很广,看到这些两鬓染霜的干部不远千里来参评,沧桑的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我感到辛酸。他们有的比我还大。我奇怪的是,该有的待遇早有了,这个职称已经给他们带不来任何东西,为什么还不屈不挠多次参加。直到有一天,一位弟兄告诉我,他来评个高级职称,是为了“给女儿一个交代”,说白了是为了让叛逆的女儿看得起他,这个东西代表他有文化了。他说,我这辈子能与“高级”两字沾边的,只有职称。
我理解了。但他的想法有点偏差。我们普通人,恐怕一辈子也与真正的“高级”不沾边,不管你是不是顶着“高级”的名头。
我的印象,现在各种“高级”如过江之鲫,多数只是说明了他在行业内干的时间长,很少人有创造性工作;倒是有些青年才俊,比如三十多岁的正高,他们往往有突破性贡献。

(摄影  刘文明)

作者简介:Laoch,垦利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