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岚老师讲诗词(二)

 昵称503199 2022-07-30 发布于湖北

【文字家园】

第二节课:书山有路《学子诗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上一课的神童讲起,从陈知玄说到隋唐的科举制度。其中,诗歌是以现场命题,要限韵限格。所以,孩子写诗就是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当时,世子幼童时就会写有板有眼,符合格律的诗歌。

后来,童子科在唐朝总是开开停停。

到了宋代,童子科更加规范化。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就是考一些默写《春秋》《论语》这些儒家经典。面试就是考察孩子的临场发挥,应变能力和吟诗作赋的水平。

一、言为心声

第一个就是宋朝第一神童“晏殊”。晏殊在参加童子科考试时,他看见题目是见过的,于是,他对主考官提出,这个题目他见过,可不可以重新出个题?主考老师欣然给他另外出了题目。从侧面来说,也说明他的诚实,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当时很得宋真宗赏识,后来仕途也是很顺利。

第二个就是寇准,他的《咏华山》就是他的三步成诗。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寇准这里的“只有天在上”,就是只有君在上,国在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忠君报国的思想,在他七岁时候就表现得很清晰了。寇准当时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景物描写,但是,从另一面来说,他眼睛所看见的,内心所感受到的,也就是他的心声。

第三个神童就是明代的于谦,他做的《石灰吟》非常出名。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据说《石灰吟》是于谦随便写出来的,但是,言为心声,也就是诗中你关注了哪个景物,跟人的心态和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无论是晏殊的诚实,还是寇准的“只有天在上”和于谦的“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时都是他们一瞬间真实的内心反映。但是,这正好反映了他们的人生写照和人生追求。

二、知识是需要创造

所谓神童,就是一个小大人,从小天赋异禀。其实无论是历史上能写《伤仲永》的王安石,还是现在很早被录用到科技大少年班的孩子,由于种种世俗的眼光,行为,唯利是图等原因,真正成才的不多。

所以说教学的金字塔顶端,就是创造。这里又讲到孩子小时候,学习要不要背的问题。

江岚老师的回答是:“要背,就是靠背来记忆,才有知识积累”。只有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走上创造的道路。所以,中国式教育的死记硬背是有道理的。

在社会健康的状态下,成才观应该是多元化的。

人才的培养不光是知识的灌输,还有情商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

唐代科举,特别是武则天后,只要好好读书,寒门也有谋出路的可能性。下层人有了希望,社会也就稳定,也利于社会发展。有了竞争,标志着优胜劣汰。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勉励子弟读书都是一件头等大事,这就是这个学习型的社会理念,也就是知识创造。有诗曰: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要说的就是学习型社会,要想成才,就得努力学习。也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偶 成 》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也是告诉人们少年时光要读书。正如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

还有《劝学 》宋·赵恒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虽然存在功利性,但也就是科举制度发展到宋朝,顺理成章形成的道理。最终还是落在劝人要读书,只有读书才有用。

西汉时:

《晋平公问于师旷》,也是告诫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告诉我们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读书不能太急,知识需要积累,学习的知识不一定立刻可用,而只是你知识的积累,只有把知识要化为行动才有用。

这里,再次提出什么是好诗?

以上几首诗歌虽然没有言外之意,但不能说就不是好诗。

什么是好诗

1、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好”,是最主要的标准,要讲清楚一件事,能让人看明白。

2.语言的通俗性。语言不仅是诗歌的外衣,更是诗歌的内涵。诗歌不是谜语,不是拿来猜的,是拿来诵读和唱的。生涩难懂,用一些别人看不懂的生僻字的诗歌,有什么意义呢?

3、语言要澄澈透明纯净。口水诗≠口语诗,口水诗是废话。

如胡适的诗歌: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说自己的诗歌就是后解放脚。

诗家自然有诗家语。通俗和优雅,各有各的味道。关键在艺术性的呈现,自己的思想情感。

古典诗歌,历代都有好诗,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好的。

在浩瀚的诗海里,一首诗歌不能吸引你用心去体会,就算不得好诗。
或者说,一首好诗,如果不能吸引你去用心去体会的话,说明你对诗歌的理解不够。

所以,我们不仅要懂什么是好诗,还要懂得自己去体会诗。诗歌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博大精深。

魏征的这首诗《抒怀·出关》,作为唐朝开国第一篇,大家可以慢慢去体会。

《述怀·出关》魏征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江岚老师第二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却意犹未尽,沉浸在老师温婉的声音里久久不能出来。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希望我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进步和不同。

关于学习:多背,多积累,多练习,多样性知识结构培养,化知识为动力,达到顶端创造。

关于诗歌的几个关键词:

易懂,易读,语言有艺术性,吸引力。

文字家园投稿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