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城味道记忆」赵富平:包子的最高境界是“24个鲫鱼嘴”

 九州好人 2022-07-30 发布于辽宁

大同日报全媒体美食频道

山西毅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联手推出“平城味道记忆”美食栏目

与你一起追寻大同的美食之源~~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总能温暖人心的食物,在时光的流逝中发展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曾经的大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今天的大同是一座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美食之都”成了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一座城,一条小巷,一个餐馆,都有“味道”的故事。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那些藏在食物里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改变、忘记。味道是一座城的集体记忆。

“平城味道记忆”邀请我市厨师界传奇大师赵富平讲述老大同美食、老大同的食俗文化、老大同曾经的味道。

美食故事

慈禧太后西逃路过大同时,大同府衙以最高规格接待了她。慈禧太后离开大同后,“太后曾吃过的”和“满汉全席”堪比如今的“登上热搜”。甚至有的饭店为了彰显品位,还在店堂内挂上“满汉全席”的招牌,以示该饭店实力不可小觑,“可司满汉全席”。

赵富平大师讲解的美食,是从他祖父、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传说。

文章图片2

京糕白皮火烧

京糕白皮火烧 是当年凤临阁进献给慈禧太后的一道开胃点心,是以京糕为馅的酥皮点心。

京糕即山楂,是将山楂糕加白糖擦成馅,加香油后静置,使之稍微凝固。京糕白皮火烧是用猪大油和面、开酥后,下小剂子,包京糕馅,上铛子小火慢烙而成。它的重点是“白皮”,故颜色不能太重,基本要白色,微微发黄。火烧的个头也不能太大,3寸碟大小,切4份或6份。这道点心表皮酥脆而且柔软,馅料酸甜。

文章图片3

九褶包子、燕窝汤

九褶包子、燕窝汤,是一位齐姓厨师进献给慈禧太后的一道早点。据传慈禧太后吃后赞不绝口。

赵富平介绍说,包子的最高境界是“24个鲫鱼嘴”,即一个包子要有24个褶儿,褶儿与褶儿之间要像鲫鱼嘴的形状,整齐、均匀、细密。

齐厨师的包子为何是“九褶”呢?

在古代,九为最大,帝王都为“九五至尊”,进献给太后、皇帝的包子,一定要是九褶包子。

九褶包子个头很小,捏“九褶”也很考验厨师的手艺。包子的褶子要捏成瓦楞形,形状饱满立体,馅料为软馅,生时、熟时形状无异,不似灌汤包子蒸熟后塌成扁圆形。

文章图片4

赵富平:

关于齐厨师,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慈禧太后到大同时,齐厨师正在位于县角东的和合楼酒店为厨。酒店接到府衙传膳通知后,齐厨师除了进献九褶包子、燕窝汤外,还做了一道大近盈尺且色形俱佳的寿桃状点心,名为“百子献寿”。令人称奇的是,寿桃内另有“乾坤”,大寿桃内装有99个不同馅心的小寿桃。

当时慈禧太后对着大寿桃端详半天,看不出该如何下箸,最后齐厨师上前点破玄机:拿起竹筷在桃嘴上一压,“噗嚓”一声低响,大寿桃的壳便均匀地裂成5瓣儿,中间是一堆小寿桃,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慈禧见状十分高兴,品尝后对齐厨师大加赞赏。从此,齐厨师在大同厨师界及坊间名声大噪,他的后人也成了大同民活儿厨师(民间做席的)最具代表性的派别之一。

文章图片5

赵富平:

这些“故事美食”有传说的成分,真伪也无从考证。但无论真伪,都彰显了老大同厨师们高超的技艺和老大同饮食文化深厚的底蕴。

“以味为本 匠心出口”,云尚萱将黄花入馔,创新本土"忘忧"美食。在岁月的打磨中,必将成人们脑海里最深刻的"平城味道记忆"⋯⋯

记者 牛瑞芳
责编 周建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