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张典型金相图片

 赵大nq4pco8lml 2022-07-30 发布于辽宁

金相图谱说明

图片
1、工业纯铁-退火-白色等轴晶为F晶粒,黑色网络为晶粒之间的边界。

图片
2、20钢-退火-F+P,白色晶粒为F,黑色块状为片P。

图片
3、45钢-退火-F+P,白色晶粒为F,黑色块状为片状P。

图片
4、65钢-退火-F+P,黑色基体为片状P,白色呈网络状分布的为F。

图片
5、T8钢-退火-片状P。

图片
6、T12钢-退火-黑白相间的层片状基体为P,晶界上的白色网络为Fe3Cll。

图片
7、T12钢-退火-P+Fe3Cll,Fe3C染成黑色,P仍保留白色。

图片
8、亚共晶生铁-铸态-P+Ld+Fe3Cll,斑点装基体为共晶Ld,黑色枝晶为P。

图片
9、共晶生铁-铸态-共晶Ld是由P+Fe3Cll+Fe组成,P组织细小。

图片
10、过共晶生铁-铸态-Fe3Cll+Ld,板条状是Fe3Cl,斑点状是Ld

图片
 11、T8钢-正火态-S。细层片状F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

图片
12、T8钢-等温淬火-B上+M+A残。B上是由成束的大致平行排列的条状F与分布在F条间的断续Fe3C组成的羽毛状组织。

图片
13、T8钢-等温淬火-B下+M+A残。B下是呈扁片状的过饱和F与分布在F内的短针状Fe3C的两相混合物。

图片
14、20钢-淬火-板条M。

图片
15、T8钢-淬火-针状M+Ar。高碳M呈针状,互成一定的角度。

图片
16、45钢-正火-F+S。白色条块状为F。沿晶界析出;黑色块状为S。

图片
17、45钢-860度水淬-860度水淬-中碳M。M成板条和针状混合分布。

图片
18、45钢-860度水淬低回火-回火中碳M。

图片
19、45钢-860度水淬中温回火T。回火T是从M分解出的F基体上分布极细粒状Fe3C的混合物组合。

图片
20、45钢-860度水淬高温回火S。回火S是F基体上分布细粒状Fe3C的混合物。

图片
21、45钢-780度水淬-亚温淬火组合F+M。M呈黑色,F为白色。

图片
22、45钢-1100度水淬-水淬过热淬火组织M。

图片
23、T12球化退火-球状P。是F基体上分布颗粒状Fe3C。白色为F基体,白色小颗粒为Fe3C。

图片
24、T12-780水淬低温回火-回火M和粒状Fe3C。黑色为隐针状回火M,白色颗粒为Fe3Cll。

图片
25、T12-1100水淬低温回火低温回火组织M+Ar,粗针状黑色回火M体及灰白色的残留Ar。

图片
26、40cr调质-回火S。白色F基体上分布着细的浅黑色颗粒Fe3C。

图片
27、65mn淬火低温回火-回火T。白色F基体上分布极细的黑色Fe3C颗粒,它仍保持M位向。

图片
28、GCr15常规淬火低温回火-回火M及细颗粒碳化物+A残。

图片
29、W18Cr4V  铸态-Ld+T+M+Ar。共晶Ld呈鱼骨状分布。

图片
30、W18Cr4V退火-S+碳化物。基体为S,S呈暗黄色,白色块状为共晶碳化物,白色细小颗粒为二次碳化物。

图片
31、W18Cr4V淬火-M+Ar+碳化物。白色基体为隐针状淬火M及Ar. 450X

图片
32、W18Cr4V淬火及回火-M+碳化物+A残。黑色基体为回火M+Ar,白色大块颗粒为共晶碳化物,细小颗粒为二次碳化物。

图片
33、1Cr18Ni9Ti 固溶处理-A。白色晶粒为A晶粒,部分晶粒呈孪晶。

图片
34、30CrMnSi 等温淬火 B粒。由灰白色F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

图片
35、ZGMn13 A+碳化物。白色基体为A,黑色网络为晶界,沿A晶析出颗粒状碳化物。

图片
36、20钢 渗碳的平衡组织。最表层为过共析层,黑色基体为P,白色网络为Fe3Cll。

图片
37、40cr 调质+软氮化 软氮化组织。白色表层为多相化合物,其结构一般为:Fe4N、Fe3N、CeN的混合组织。比较致密,余为回火索氏体。

图片
38、45钢-渗B组织。表层白色为硼化物Fe2B相,呈现齿形契入基体中。

图片
39、灰口铸铁 HT的石墨形态。黑色片状组织为石墨,因未作浸蚀,故基体未显示,呈白色。

图片
40、可锻铸铁-KT的石墨形态。黑色団絮状组织为石墨,类似棉絮,外形较为规则。

图片
41、球墨铸铁 QT的石墨形态。黑色的球状组织为石墨。

图片
42、蠕墨铸铁的石墨形态。蠕墨铸铁的石墨结构处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其特征石墨的长与厚之比值较小,片厚短,两端都圆钝。

图片
43、灰口铸铁-HT100 F基体灰口铁。基体F为白色,并显示黑色网络晶界,F基体为上分布着黑色的片状石墨。

图片
44、灰口铸铁-HT-150 F+P基灰铸铁。P呈黑色片状,F分布于片状石墨两侧呈白色,片状石墨为黑灰色。

图片
45、灰口铸铁-HT-200 P基灰口铁。灰黑的长片为石墨,基体为灰黑色教习的片状珠光体。

图片
46、可锻铸铁-KT350-10 F基可锻铸铁。基体为F,呈白色,有明显的黑色F网络晶界。

图片
47、可锻铸铁-KT550-04  P基可锻铸铁。基体P呈黑白相间的层片状。有的有小量白色F,黑色団絮状为石墨。

图片
48、球墨铸铁-QT400-15 F基球墨铸铁。白色基体为F,黑色网络为F晶界,黑色球状为石墨。

图片
49、球墨铸铁-QT500-5  F+P基球墨铸铁。黑色球状为石墨,白色F环绕于球状石墨周围,成为牛眼状组织。

图片
50、球墨铸铁-QT700-2 P基球墨铸铁。黑白相间的层片状为P,灰黑色球状为石墨。

图片
51、高磷铸铁 P+片状石墨+磷共晶. 层片状基体为P,由于深浸蚀而成黑色;灰黑色为片状石墨,白色棱角状为磷共晶。

图片
52、ZL102-未变质的铝硅合金。浅灰色粗大的针状硅晶体与白色∝固溶体组成共晶组织+少量的浅灰色多边形的初晶硅晶粒。

图片
53、ZL102   已变质的铝硅合金。白色枝晶状组织为初生∝固溶体,其余为灰黑色细粒状硅与白色∝固溶体组成的共晶组织。

图片
54、LY12- 白色为∝(AL)基体与深黑色的[∝(AL)+θ相)CuAl2)+S相(Al2CuMg)]三元共晶及[∝(AL)+θ相)CuAl2)]二元共晶。三元、二元共晶均呈网络分布,难于分辨。

图片
55、LY12-硬铝的时效组织。白色∝(AL)基体上分布黑色θ相(CuAl2)及S相(Alo2CuMg)强化相质点。

图片
56、H70-单相黄铜组织。为锌溶于铜中的∝固溶体等轴晶粒。有的晶粒含有孪晶。

图片
57、H62-双相黄铜组织。白色部分为∝固溶体基体,黑色条块状是以电子化合物CuZu为基的β固溶体。

图片
58、QSn10-亮白色树枝状为锡溶于铜钟的∝固溶体。∝树干富铜,外围较黑处富锡;树枝间隙处白色中分布很细小的点为(∝+δ)共析体。δ是以电子化合物Cu31Sn8为基的固溶体。

图片
59、QSn10-∝固溶体单相组织,晶粒内有滑移带。

图片
60、镍基轴承合金-∝+β'+η组织,白色方块为β’相,放射针状为η相,基体∝呈黑色。

图片
61、镍基轴承合金∝+(∝Pb)+β)共+Cu2Sb)组织白色方块为β相(SnSb)硬质点。部分针状为铜锑化合物(cu2Sb),其余为(∝+(Pb)+β)共晶软基体。

图片
62、45钢-黑白相见层状交替排列带状组织。白色晶粒为F,黑色块状为P。

图片
63、ZG30-低碳魏氏体。白色针状、块状为F,黑色为P。

图片
64、T13-高碳魏氏体。黑色块状为P,白色网络为Fe3C,Fe3C呈针状插入、甚至穿透P晶粒。

图片
65、A3钢-焊接组织,焊缝区为F+P。

图片
66、铁基粉末冶金-铁素体+珠光体+孔隙。白色基体为铁素体,黑色粗片状为珠光体,极少量条状渗碳体,黑色颗粒为孔隙。

             图片

文章来源:上海中研仪器制造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