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猫猫教和狗狗教,我都要

 吕杨鹏 2022-07-3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养宠物,来缓解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孤单。当倦怠成为日常,时不时传来的各种坏消息也消磨着人们的热情和希望,人需要寻找一些心灵支撑。

今天的文章,我们整理了三篇来自《放晴早安》的解困报道,都与此相关。这档每天带来一点儿好消息的节目前不久正式回归了。

生活中的许多事都令人筋疲力竭,但总有些东西是值得热爱的。多去公园里走走,多和小动物们相处一会儿,或许就能让你获得一些快乐和动力。

“放晴”一下,这个世界,也许没那么坏。

图片

🐕 01.
永远不要低估一条狗狗的魅力
 
养狗对于宠物主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在经济和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狗狗能提供很好的陪伴、疏解心理压力、缓解抑郁情绪等。
 
不仅如此,养狗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或者说是对整个社区,都会有所帮助和改变。
 
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宠物的家庭,家里养狗的人通常会更愿意结识社区里或家附近的其他陌生人;同时,狗也是和陌生人开启一场对话最好的方式。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但如果换成生活中的例子,相信你肯定不会感到陌生。
 
假设你在路上遇见一条很可爱的宠物狗,很想去摸摸它,这时候会怎么做?你可能会走过去,问问狗主人:“我能不能摸摸它”?这个时候,一场简单的对话很可能就开启了。
 
如果恰巧你和狗主人发现了哪些共同之处,或是类似的爱好,很可能你就认识了一个新朋友。而如果你同样牵着一条狗,那能聊的就更多了。
 
其实不止是狗,一只猫、一只乌龟、一只兔子、一只鸟......都能促进陌生人之间的交流。

图片

而且,根据研究的结果,这些交流很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尴尬的社交礼仪。有42%的宠物主人都在调查中反馈,表示自己能在这些通过宠物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当中感受到“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我们可以感受、察觉或者是接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或帮助。
 
而这种支持又能分成精神性的支持:比如你向这位新朋友倾诉了一些烦恼、询问了TA的意见,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和物质性的支持:比如你在哪天问TA借了个什么东西。
 
社会支持和简单的寒暄还不太一样,这种社会支持被描述成一种超越表面,而略微更深层次的关系。在当下的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孤立。而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社会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
 
“养一只宠物并带出去遛遛”,也就很有可能是当代孤立社会的一种解法,说不定,我们很多人“社恐”的问题,就也能慢慢地好起来。
 
此外,一篇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除了能提供“社会支持”之外,养宠物还能有效降低区域内的犯罪率。
 
其中一个原因和刚刚提到的类似,就是社区里的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养狗和遛狗增加互动,加深对彼此的信任。
 
而另一个原因,是在社区内遛狗可以提高“社会监测”(social monitoring)的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假如你对这个社区里大部分人都已经很熟悉了,在遛狗的时候就更容易注意到那些反常、奇怪的人和行为,从而注意到各种违法行为的风险。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有意的举动,不过研究人员还是很有趣地把在社区里遛狗的人叫做“社区巡逻队”,有一种又可爱又正义的感觉。

图片

不过,看上去积极、和谐的互动,背后可能也会存在其他的问题。
 
比如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一篇论文当中就提到,在美国的一些社区,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加深信任”、“增加联络”的现象,常常会受到另一种因素——种族的影响。
 
研究里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结通常都在同一种族,比如白人和白人之间展开;而在一些多种族的社区当中,养狗和相关的行为,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所谓的“白人”的生活方式,加重了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
 
如果类比到国内的社会,虽然种族问题不那么明显,但也可能是出现在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问题。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需要时时刻刻考虑到那些通常被边缘化的群体。当我们沉浸在狗狗带来的彼此联结里,也应该抽空想想,有没有把谁落下了。
 
在和人之间建立联结,也不应该只局限在某些范围当中,而应该包含了我们所有人。
 
🐈 02.
和猫咪一起瑜伽
 
在意大利的米兰,有一个瑜伽馆叫MarySoul Yoga,推出了和猫咪一起做瑜伽的课堂。
 
这个灵感是源自它的主理人Eleonora Coco在疫情期间在家视频教学的经历。她发现她的学生们在看到她的宠物猫Musa出现的时候,都非常开心和兴奋。
 
于是她想,干嘛不干脆把我最喜欢的两样事物结合在一起呢,瑜伽和猫咪兼得。

图片

学员和猫一起做瑜伽

其实,有研究发现,当人们和猫狗互动十分钟,就能有效安抚情绪,降低人类的压力水平。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委托开展的这项研究里,它们找到了250名大学生参与。参与者们被分成了四组,每一组都被分配了不同的角色。
 
第一组,在我看来是最幸福的小组,他们可以和猫狗一起玩儿十分钟。
 
第二组,可以观察到第一组和宠物一起玩。也就是看别人玩儿十分钟。
 
第三组,只能观看在研究中使用到的宠物的幻灯片,时间也是十分钟。
 
第四组,被告知他们可以和动物们互动,并且在等待的十分钟里不许使用手机。
 
在研究里会测量大家的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是一种类固醇荷尔蒙,它会在我们对压力做出反应时融入血液。
 
任何的压力都会提升皮质醇的水平,比如工作中紧赶慢赶好像也赶不上的deadline,或者是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等等。所以我们也会叫皮质醇“压力荷尔蒙”。

图片

研究人员通过唾液样本,测量其中皮质醇的含量,发现第一组参与者的皮质醇水平明显减少,也就代表着他们的压力水平被降低了。这大概是我们经常说的“我被喵星人和汪星人给治愈了”的意思吧。
 
在MarySoul Yoga体验过课程的学员们也说:“猫咪们好像吸收了我身体里的负能量,让我忘记了压力,重新给我注入了积极的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瑜伽猫们还是经过一定训练的流浪猫。所以如果你恰好觉得你们很投缘,还可以把猫咪领养回家。
 
这个课程除了帮助学员们放松之外,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流浪猫们其实挺可爱的,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永久的家。
 
🌳 03.
到自然去吧!
 
去大自然中也可以缓解身心压力。
 
在2022年2月的时候,一项叫PaRX的医疗计划正式在加拿大的四个省实施了。人们将有机会收到国家公园的通行证作为药方,通过去户外活动,在亲近自然的过程里改善身心健康。
 
如果购买的话,一张特定国家公园成年人的年票价格大约是40-50加元之间,人民币大概是200-250元。免费去国家公园晒晒太阳,听起来可比开一点维生素D补充剂有吸引力太多了。
 
其实,这个自然处方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物,在新西兰和苏格兰其实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了,比如参与户外运动、观察鸟类或者是海滩漫步。
 
但是,它还是属于新兴的处方,所以关于它有效性的数据相对比较少。不过,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明了户外活动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图片

比如,美国马里兰州的儿科医生 Stacy Beller Stryer表示,在近年来500多项科学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人们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长和减少焦虑、降低肥胖风险甚至降低总体死亡率存在联系。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贝尼奥夫儿童医院(Benioff Children’s Hospital)的Nooshin Razani医生曾经监测患者们在户外活动时的脉搏、体重和血压等数据。
 
他表示,如果把一个在城市里生活的成年人带到森林里,15分钟内,就会发现他在皮质醇、血压和心率方面的改善。
 
很多研究还证实了在绿色空间中享受时光,可以改善心情,减轻压力,帮助你建立和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等等。
 
根据PaRx官网的学术资料介绍,它们的跟踪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在大自然中度过2小时,每次至少20分钟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更好,有助于延长预期寿命、增加能量、减轻压力、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和改善心脏健康。

图片

不仅如此,到自然中去还可以有效缓解我们的注意力疲劳。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Exeter Medical School)医学院研究人员2016年的一项研究说,每个人努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就像过度劳累的肌肉会感到疲劳一样,过度劳累也会让你的注意力感到疲劳。
 
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嘈杂的环境、社交媒体,还有睡眠不足等等现代生活的很多特征都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感到疲劳。
 
纽约威尔康奈尔医疗中心(Weil Cornell Medical Center)的神经外科主席和神经外科主任菲尔·斯蒂格博士说:'到大自然中去似乎可以放松大脑的额叶,缓解这种注意力疲劳”。
 
有一个观点是说,自然能够恢复我们的注意力是因为,自然有一种“软引力”(soft fasination)。自然激发出的“软引力”让人几乎不用产生任何定向的注意力,就可以让大脑重置被过度使用的经历,缓解疲劳。
 
2010年发表在《心理科学展望》上的一项研究说:”自然环境有恢复性的原因是因为,自然既能够柔和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同时又能限制引导注意力的需要”。也就说,走进自然会需要我们一定的注意力,但是同时又不要求我们投入太多的注意力。这个平衡可以让我们的注意力得到休息和恢复。

图片

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条件不允许到大自然中去的话,工作的间隙,休息一下,看看窗外,也是对大脑有益的做法。根据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你只要看一分钟长满草的绿色屋顶就能够提高工作表现,还可以修复自己的注意力。
 
领导这一研究的凯特·李博士说:“拥有微型休息时间真的很重要。这是我们很多人在有压力或精神疲劳的时候自然会做的事情。你看向窗外,寻求大自然是有原因的。它可以帮助你专注于你的工作,而且在整个工作日内保持工作状态”。
 
累的时候,看看绿色,或者在午餐的时候去公园里短暂地散步,适当的休息可是非常重要的。下次休息的时候,可以更理直气壮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