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钉子户蔡珠祥:为私利得罪全村,分到1700万后,如今妻离子散

 广州玉 2022-07-30 发布于广东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让很多人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曾经毫不起眼的乡野村路,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转眼间成了高楼林立的闹市,曾祖辈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也成了人人羡慕的拆迁户。
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是国家迅速发展带来的契机,但总有一些贪婪的人,依仗自己住房的特殊位置,狮子大开口,向政府和开发商索要高额的赔偿款,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钉子户”。
图片
就比如十多年前,位于深圳的一对夫妇,使尽各种方法,最终获得1700万的补偿款,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庞大的金额。这笔让所有人羡慕的补偿款,却没有让他们夫妇过上幸福安定的晚年生活,而是钱一到手就立马离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生的选择
这对夫妇就是蔡珠祥、张莲好夫妇。张莲好并不是本地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她跟随千万知识青年的步伐,上山下乡,她来到了深圳的蔡屋围村。
从城市中长大的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感兴趣。当然身材窈窕,相貌俊俏的张莲好,也是知青中最漂亮的姑娘,加上她与乡村女孩不一样的气质,所以引起村里年轻小伙子的注意。
这其中就包括蔡珠祥,在年轻人中,他的外貌不但出众,还是村里最风光的手扶拖拉机手,很是受村里姑娘的关注,不过他喜欢是来自城市的知青张莲好,在他的猛烈追求下,最终抱得美人归,1969年两人举办了一个简单又热闹的婚礼,从此以后,张莲好也就留在了蔡屋围村。
图片
张莲好漂亮贤惠,蔡珠祥聪明能干,小两口过得甜甜蜜蜜,婚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当了父亲后蔡珠祥干活更起劲。但跟着大集体,干活再卖力,收入也增加不了多少,尤其是1972年他们又生下第二个孩子,微薄的收入面对现状有些捉襟见肘。
生活条件的下降,作为一家之主的蔡珠祥压力倍增,他也一直寻思着赚钱的门路。当时的深圳虽然还没有后来的繁华辉煌,但这里离香港很近。之前有很多人跑到那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寻觅着发财的机会,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虽然跑去那个陌生的地方不知将要面对什么,但未知让他充满希望,蔡珠祥决定去香港闯一闯。刚听说丈夫的想法后,张莲好还是有些不情愿,如果丈夫走了,一对年幼的儿女需要照顾,家里的一切还需要她的操持,如果丈夫一去不回,那对这个家庭更是一场灾难,不过最后她还是被蔡珠祥说服了。
颠簸的生活
费尽周折,蔡珠祥来到了香港。在内陆他是风光无限的拖拉机手,来到这所繁华的城市,他曾经引以为傲的技能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找一些廉价劳动力的工作,刚来的时候,诸如洗碗、糊纸盒、干清洁等活,他都干过。
到了后来他找到一份建筑工的工作,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是比之前收入多了不少,一个月能有300多块的收入。他将两百寄回家,同时也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通过信件分享给身在深圳的妻子,只是信中大多是愉悦的事,自己的辛酸苦楚很少提及。
转眼两年过去了,1974年,与他关系尚好的工头帮忙,将蔡珠祥的户口迁到了香港,他终于在香港获得了合法身份,成为一名正式的香港居民。
图片
有了这层身份,蔡珠祥在工资待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收入多了,他也可以给家里寄更多的钱,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一直没能申请回大陆,而且想通过偷渡的方式也不容易了,就这样,蔡珠祥已经数年没有见到妻儿了。
尤其是到了1978年,蔡珠祥失去了建筑工这份工作。没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他只能和几位朋友商量后,决定去外面闯一闯,最终他们一行来到了厄瓜多尔。
他们通过偷渡的方式虽然到了厄瓜多尔,但是负责联络的几个人不幸被抓。正因为这个情况,身在厄瓜多尔的蔡珠祥处境非常艰难,不要说与妻儿联系,就是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好在蔡珠祥还是坚持了下来,靠在黑工厂打工维持生活,几年后他用自己的积蓄在瓜亚基尔开了一家中餐馆。在他的精心经营下,生意越来越好,生活逐步稳定。
已经与张莲好失去联系多年的蔡珠祥,在异国他乡重新娶妻,创建了自己的新家庭。
图片
转眼到了1988年,蔡珠祥的餐馆来了一位中国人。能在这里见到中国人,大家都感到十分亲切。简单询问几句,两人竟然都是广东老乡,自然话题就多了。
听这位广东老乡介绍,如今的祖国经济发展比以前好了很多,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更是与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广东老乡在确定蔡珠祥在深圳还有房产后,更是流露出羡慕的眼光。广东老乡还劝他,不如回家乡看一看,说不定比这里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待这人走后,蔡珠祥陷入沉思后,这让他开始想念家乡的一切,还包括多年未联系的妻儿。最终他下定决心,抛却在南美的一切,带着自己的一些积蓄乘坐飞机回到了中国。
返回家乡
此时的蔡珠祥与张莲好分开整整16年,并且有多年没有联系过了,虽然他们依然有夫妻之名,但那份感情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不过毕竟还有夫妻情分,回到家中的蔡珠祥与张莲好表面上相处还是很融洽的。
不久后由蔡珠祥出资,将他们的原有的住房拆掉,修建成一栋小楼。除了一层留给自家用,其余都租出去。
深圳每天都有抱着梦想来这里的年轻人,他们首要就是找到一个居住地,所以蔡珠祥的房子更是不愁租,一家人靠着房租小日子也过得很惬意。
图片
转眼到了2004年,深圳又进入新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蔡珠祥所在的蔡屋围村,被规划将要建造一栋400米高的大厦,这将成为中国的地标性建筑——蔡屋围京基大厦。
听过这个消息,蔡屋围村的村民都十分高兴,不过当初开发商只给出每平6500元的补偿款。虽然这在当时已经很多了,但很多人不满意,这其中就有蔡珠祥、张莲好夫妇,在大部分村民的反对下,这一项目一耽搁就是两年。
两年时光匆匆而过,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让蔡屋围村的位置更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拆迁项目再次提上日程,经过双方协定,最终在原有基础上又加了三条补偿政策:
一、村民回购商品房有优惠政策;二、每栋房产额外补偿30至36万元;三、村民还将享有商品房的红利。
有了这政策后,蔡屋围的村民几乎都同意了,只剩下张莲好、蔡珠祥夫妇。因为要想享受分红政策,必须拥有本村的户口,作为已是香港居民的蔡珠祥,根本无法享受这一政策。
图片
本来两人靠着房租过得稳定的生活,要是房子被拆了,分红也拿不到,岂不是很吃亏。但拆迁项目不能阻挡,只能争取更多的金钱补偿,在两人在周边房价考察后,决定将补偿款定在每平一万二。
这个价格比当时深圳的房价要高,再说他家的高楼只是农村宅基地的民房,经过估价,每平最多值四千多。不过为了让拆迁项目尽快进行,开发商还是将价格提到9000元每平。
开发商让步了,但蔡珠祥和张莲好不着急,就认定一万二每平的补偿了。当开发商将这个情况上报给国土局后,国土局经过考察后,命令蔡珠祥家在一个月内搬走,但蔡珠祥却发现《物权法》对自己有利的条例,自己只要不搬,对方也不能强制动工。
到了最后,蔡珠祥还将下令拆迁命令国土局告上了法院,不过经过审理,蔡珠祥家提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最终败诉了。
获得巨额补偿
此计不成,他再生一计,不久张莲好以“阿香婆”为名,撰写了一篇名为《南方第一高楼之征地拆迁令我感到弱势》的文章。
文章中极力渲染他们的无助,对自己不合规的要求却只字不提,最终此文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京基集团受到巨大的舆论压力。
本来项目耽误两年,对于京基集团就有了不小的损失,如今更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在经过四轮谈判没有结果后,京基集团最终满足蔡珠祥、张莲好夫妇的所有要求,赔偿给他们1700万。
图片
2007年10月,他们拿到钱后就搬离了小楼,本来大家以为他们拿到天价的补偿款,下辈子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了,没想到这笔钱他们一家四口平分后,张莲好就与蔡珠祥办理了离婚手续。
张莲好拿到钱后,换了以前所有联系方式,并搬离了深圳,彻底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蔡珠祥则拿出一笔钱买了一处房产,还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友。
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损害了蔡屋围村民的利益。因为不久后,媒体扒出这对夫妇的贪婪行径,让所有人对蔡屋围的村民都有了不好的印象,另外因为蔡珠祥一家的折腾,让项目推迟许久,蔡屋围的村民的回迁和分红迟了一年,这也是不少的损失。
所以犯了众怒的蔡珠祥,已经被村民唾弃,没有人愿意搭理他,他也成了蔡屋围不受欢迎的人。
图片
结语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发展,房价的大涨,蔡屋围村民获得的分红,早就超过蔡珠祥、张莲好当年的巨额补偿款。
后来有记者询问蔡珠祥对于当年的选择后不后悔,虽然他说“每次的选择都是时代所致,不会后悔,只是遗憾。”其实这也只是他最后的倔强而已。
如果他当年没有离家去香港,他与张莲好的夫妻感情依然在,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既然没有什么拆迁的机遇,生活也是很圆满的。如今却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或许当年蔡珠祥的选择,是一个无法反悔的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