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救人,老中/西医都将管子插进病人的“菊花”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2-07-30 发布于北京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谢承汇

策划:谢承汇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约10分钟

最近两年,疫情肆虐,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打疫苗了。打疫苗离不开一个东西,针,也就是注射器。这东西现在太普及了,不过它的历史并不长,也就近一两百年,医学进步了才有的。

不过在那之前,药物注射这事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两千年前就有相关记载,只不过用的不是针。今天我们就聊聊药物注射的前世今生。

先提一个问题,干嘛非得注射药物啊,直接吃不好么?主要是因为口服药这种方式,药见效很慢。本来还能抢救,口服药给耽误了。

于是,在两千多年前,聪明的人类就想,与其吃药经过食道、胃部、肠道,在发生作用,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把药弄到人身体里,这样效果指定比口服快。

那怎么才能一步到位,拯救宝贵的生命?聪明的人类想到了从后面注射药物,通俗来讲就是——灌肠。

说到灌肠,这种治疗疾病的历史比较久远,无论是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还是古巴比伦都有着关于灌肠的历史记载。

古埃及人认为所有疾病都是源自摄入的食物。定期灌肠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手段。根据纸草文记载,约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便开始经由直肠给药,其中就用到灌肠。

◇ 早期灌肠用的注射器

在古希腊,人们用灌肠来软化粪便驱虫、止痉挛并提供营养物质。在古巴比伦,希波克拉底曾用灌肠来为病人解除发烧、身体不适等病症。

而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也有灌肠的记载。他把泻药、醋和猪胆汁混在一起,用长竹管给人灌肠,用来治疗便秘。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回家试试,别说我让的就行。

◇ 各种型号,各种尺寸应有尽有

无独有偶,同时期的印度人也兴起了灌肠,并当做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相比张仲景用竹管灌肠,印度人就比较粗暴了。

他们把牛鹿这类动物的角掏空打眼,用他们当注射器,往人身体里灌药。印度嘛,等级很森严,牛和鹿这两种生物只是给一般平民用的,贵族老爷看不上这种注射器,他们要用象牙当注射器。估计不是用整根象牙,想想就菊花一紧。

◇ 牛:没想到,我的角还能干这个!

◇ 说话间,于谦爸爸王老爷子,缓缓地从后面拿出一根象牙··· PS:保护动物,拒绝购买任何象牙制品

灌肠在印度非常流行,甚至一些有钱人家里会专门养一种奴隶,这帮奴隶什么都不干,就负责灌肠的时候把药吹进肠道里。真是有钱任性。

灌肠治疗,直到中世纪才发展成重要的医疗保健的手段之一。那时候的欧洲人不管什么病,都灌肠。

而且欧洲人对灌肠相当痴迷,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注射器。最常见的,就是用一根管子,一头连上猪膀胱,里面放药,另一头杵身体里,把药挤进身体。治病种类也是包罗万象,肚子疼、便秘、头疼脑热、眼花耳聋,什么病都要灌肠。甚至在当时的贵族圈子,灌肠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

◇ 中世纪灌肠长这样

◇ 烟雾灌肠

◇ 鼓风式灌肠设备

◇ 路易十三(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兰西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亨利四世长子。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短短一年之内,就灌肠212次,肠子都能做刺身了。他儿子路易十四继承了老爹的爱好,灌肠成瘾,一生灌肠2000多次。最后路易十四死的时候,肠道肥大,估计就是灌肠撑得。路易十四还自主发明了很多灌肠药,甚至把咖啡豆磨成粉一起灌进肠子,据他说,这样上厕所的时候会更通畅,味道也更好。

除了法国这爷俩以外,隔海相望的英国,也流行灌肠治疗。像是著名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就被灌肠治疗过。

◇ 查理二世画像

◇ 不仅是灌肠,查理二世在死之前,还被御医用了放血、催吐、烙铁和毒药疗法,普通人是享受不起这么先进且昂贵的医疗待遇

1685年,查理二世突然中风,当时宫廷御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灌肠疗法,每两小时就给国王灌肠一次,这种频率的灌肠持续了五天。五天之后,查理二世终于在宫廷御医的折磨下,痛苦的离开了人世。要说他的生命力也算顽强,换别人早就死了。

灌肠在贵族之间流行,也影响了那时候的欧洲平民百姓,灌肠在民间也很流行。平民百姓没那么多忌讳,给灌肠医生起了个外号叫“屁股用柠檬水的制作者”。

当时的法国街头,到处都有灌肠诊所,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是在灌肠药里加不同的香料。当时的法国,最流行一种迷迭香混合柠檬汁的灌肠药,药效什么的放一边,至少上厕所味道还不错。那个时期,灌肠除了治疗以外,更多有一些时尚属性。

◇ 唐纳蒂安·阿尔丰斯·弗朗索瓦·德·萨德(1740年6月2日-1814年12月2日),通称萨德侯爵(法语:Marquis de Sade),法国贵族出身的哲学家、作家和政治人物

正因如此,欧洲人对灌肠的迷恋简直疯狂,还有不少人写了很多关于灌肠的书,最著名的要数法国作家萨德了。他的不少作品都受到当时灌肠风气的影响,在小说里加入大量灌肠的描写,甚至有些变态的内容,不少人奉他为SM之父。这些词儿都是我听来的,也不懂什么意思。

他的代表作《索多玛120天》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被誉为十大禁片之首,那本小说里就有大量类似描写。因为他的写作风格太过分,据说大部分都毁了,流传下来的不到四分之一。不太推荐咱们小伙伴阅读。

在灌肠流行的同时,也有人开始研究更多的注射手段。

◇ 克里斯多佛·雷恩,天文学家、建筑师,参与过医学实验,发明了注射器

1656年,英国医生克里斯多夫和罗伯特俩人就琢磨了,除了灌肠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方式能给注射。当时血液循环的学说提出不久,他俩就想,如果能把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液里,是不是还能有效果,于是他们找来一只狗做实验。用一只鹅毛笔,把酒注射到狗的身体里,观察它的反映。

没一会儿,狗就表现出喝多了的样子。克里斯多夫和罗伯特大喜过望,觉得这说明把药物注射到人身体里,是可以治疗疾病的。于是他开始大胆的在人身上做实验,效果还不错,不少患者都得到治疗。但毕竟打针刚发明出来,倒霉蛋也不少。

1662年,奥地利有个叫约翰的医生,受到那两个英国医生的启发,开始用打针的办法给病人治病。当时奥地利有个伯爵病了,卧床不起,约翰去给他治病。

可能是第一次给贵族看病,约翰打针的时候非常紧张,鹅毛针头扎半天也扎不进去,弄的贵族老爷滋哇乱叫。好不容易扎进去,打了一针。贵族老爷倒是不叫了,浑身颤抖口吐白沫,没一会儿就死了。

那约翰还有好日子过么?被剥夺了从医资格,关进监狱,最后死在里面。

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原因很简单,剂量控制不好。注射用药的剂量要控制的很准确,小一点儿没效果,大一点儿人身体受不了。当时的人并不知道,经常出现把人扎死的情况。所以在之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欧洲人虽然有了静脉注射这种治疗手段,但使用的人并不多,毕竟大家都怕死。

直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医学体系的建立,人们慢慢弄明白了剂量这东西,静脉注射的死亡率才开始下降,不过又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卫生。

我们现在都知道,针头必须一人一针,不能重复使用,用之前还得严格消毒。那会儿谁懂啊,从大鹅翅膀上揪下来一根羽毛就当针头,用完之后换个人接着用。扎针之前不消毒,扎针之后不保护,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感染。那会儿也没抗生素,感染了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 伍德版医用注射器

◇ 几乎与伍德同时,法国整形外科医生查尔斯·普拉瓦兹 (Charles Pravaz)也做出了另一个版本的注射器,与现代注射器也很相像。图为普拉瓦兹的注射器

直到1853年,苏格兰医生亚历山大·伍德,才在前人基础上发明了现代化的注射器,使用中空的金属针管焊接装药的药囊,给病人注射药物。

这个发明太厉害了,比之前随便撅个羽毛拿个骨头当针头要卫生多了。而且伍德医生还给这种注射器药囊配了刻度,精确到一毫升。这样一来,既控制了剂量也改善了卫生条件,静脉注射终于成为主流。不过也因为这种注射器太方便,以至于很多人迷恋静脉注射,据说伍德医生的太太,就是因为注射过量的吗啡而死的。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也听出来了,这种注射器跟今天打针还是有点儿区别,一开始就说了,今天打针是一人一针,用了就扔。伍德那种注射器并没有这个功能,这就导致交叉感染开始出现。

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人们发现注射器针头必须使用一次性的。不过这对注射器针头工艺要求很高,直到1949年,二战都结束了,澳大利亚的一家工厂才生产出第一批一次性可拆卸的针头,打针这事儿才真正靠谱。

幸亏这一两百年来医学发展,让打针这事儿靠谱了,要不我们现在看个病,老得灌肠,这谁受得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