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胜|西藏·西藏博物馆新馆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7-30 发布于上海

7月8日,在欢快的牦牛舞中,西藏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西藏唯一一座集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一级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堪称西藏历史文化的“活”地图。

2017年10月,作为西藏“十三五”期间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总投资6.6亿元的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奠基动工。如今,焕然一新的西藏博物馆为广大观众送上了一场怎样的文化盛宴?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感受雪域高原的文化魅力。

历时5年 打造“高原城市会客厅”

开馆当日,观众在西藏博物馆参观。王媛媛 摄

走过特色鲜明的藏式大门、通过安检,进入新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玻璃透明金顶,观众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新馆安装了西藏跨度最大的玻璃透明金顶,将高原阳光转化为博物馆的天然藏品,形成“会呼吸的大厅”。

西藏博物馆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建筑外观因袭传统藏式建筑特色,木作装饰与彩绘沿用千年民族工艺,与高原地貌、周边经典建筑、城市民居相辉映。新馆建筑面积近6.2万平方米,比老馆扩大了近3倍,这一“高原城市会客厅”正以更加迷人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西藏博物馆新馆馆藏文物5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达4万余件(套),类别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印章封诰、唐卡、古籍、造像、法器、瓷器、玉器、丝织品等18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西藏博物馆新馆在建筑体量、文物保存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开馆当日,新馆便推出了“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两个基本陈列。

特色文化盛宴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西藏

搭乘电梯来到博物馆二楼,便是“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基本陈列。6327平方米的展厅,共展陈2000余件(套)文物,其中300多件(套)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分为“史前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时期”“清代民国时期”“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5个部分,集中展示了西藏自治区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成果,纵向涵盖数万年的西藏地方发展史,横向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维度,是首次将西藏地方史与中国国家史进行全面贯通、系统穿插和无缝衔接的西藏通史陈列。

双体陶罐、黄金面具、阿里岩画、铁柄铜镜……漫步展厅,西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似乎触手可及。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陶罐,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陶罐整体造型洗练优美、饱满丰盈,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纯熟,代表当时卡若文化的最高制陶水平,体现出了卡若先民高超的器物造型能力,是西藏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代表。

来到“清代民国时期”板块,复原的驻藏大臣衙门前立着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引发观众围观。它正是清朝中央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前的石狮,是清政府有效治理西藏的重要历史见证。清乾隆年间制作的折枝莲托八宝纹青花盉壶,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通体饰缠枝莲纹、折枝莲纹、回纹、吉祥八宝等青花纹样,外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揭示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展示西藏人民与内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展览的主旨之一。

“在山的顶点,水的源头,山绵延、水长流,生命旺盛生长,相互依存,彼此尊重。”镌刻在“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览前言上的一段话,道出了西藏各族群众的生存环境,也揭开了这里多元民俗文化的由来。

乌尔朵即抛石绳,是高原牧人用来驱赶牛羊或防御野兽攻击的必备用具,通常随身佩戴。乌尔朵多以羊毛和牦牛毛手工编织而成,颜色丰富,利用绳索的根数和编织技法可编出不同宽度和纹样。

特色服饰、林区木屋、牧区帐篷、水磨糌粑、骑马射箭……一件件展品、一个个复原场景,西藏民俗文化陈列通过“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文化”“时代之光”4个部分700余件(套)展品,展示了西藏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节庆传统,展示了高原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沉浸式观展 让博物馆成为教育基地

为了让观众能沉浸式观展、游览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新馆还添置了不少交互设备。在“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览中,观众可以触摸屏幕,“点亮”石壁上的岩画;触摸“那座岩画”标示,石壁上的羊等动物便动了起来,栩栩如生。通过皮央·东嘎石窟360度全景演示系统,观众可以清楚欣赏石窟内的壁画。

新馆目前已经搭建起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传播、智慧保护、智慧教育于一体的数字集成系统,未来还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北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化博物馆建设。

新馆还利用博物馆资源为西藏自治区中小学研学教育提供平台,建立了以5岁至13岁少年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儿童体验馆。场馆围绕“爱同胞、爱家乡、爱祖国”这一主旨思想,通过“拥抱自然”“祖国的花园”“传承文化”“对话历史”四大板块,设置丰富的多感官互动体验展项。

在“对话历史”板块,小观众们可以和博物馆里的“宝贝”亲密接触。

作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后一站,西藏博物馆文创体验馆推出106种、近6万件文创产品,其中包括馆藏瓷器复仿制品、刺绣唐卡、景泰蓝器具、原创IP人物阿古顿巴和宁吉姆啦等,让观众“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