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全息律与人体全息图

 学到老图书馆nd 2022-07-30 发布于广东

一、全息医学基本理论

       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宇宙全息统一论》这一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特别是在医学中的应用更是令人注目。将全息论的诸多规律如宇宙全息律、生物全息律、时间全息律等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结合现代及传统医学理论和全息生物学理论,构成了全息医学的框架。

(一)、生物全息律

       生物全息学说是研究生物体的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全息对应性,揭示相关部位有序的全息分布形式,每个独立相关部位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全息胚胎,胚胎细胞处于低级并且功能相似而组成全息元。

(二)、全息元

        全息元是生物体基本结构单位,全息元上的各个部位,都分别在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有各自的对应部分:各部分在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与各对应部位在整体上或其他全息元上的分布规律相同。在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全息元上分布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整体信息的缩影,并且各全息元之间也在不同的程度上是相似的。功能相同的全息元之间,有着高度的全息相关度。

全息元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也是相似的,如两耳、两眼、两手等。在机体的全息元上的每一部位,与整体或其他全息元上所对应的部位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遗传等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即每个全息元包含有机体全部信息。全息元上各反射信息区都可以反映特定整体部位的情况,机体每一组织器官在全息元上都有特定的信息反映区,每个全息元也是整个机体的有序排列的信息缩影。生物全息律是张颖清先生在研究穴位分布全息律的生物学意义时发现的,并进而发现生物具有新的统一性--泛胚性。

        1973年张颖清教授提出“生物全息律”概念。其后通过观察人类第二掌骨侧穴群分布规律和切断蚯蚓重新复原成两条蚯蚓过程,在1985年提出“生物全息胚与全息元”假设。这为手、足、耳全息反射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中医脏象也是全息学的表达。脏象强调人的外表可以显像内部脏器的健康状态。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有外象,局部有全息。脏象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脏器的全息。通俗的讲,“面由心生”。人的眼睛会说话,人的面孔也会传神。正常人在40岁左右会有一次面相改变,记录着前半生的善、恶、悲、喜和所作所为,多年未见的小伙伴见面会突感陌生。日常生活中,菩萨都是慈眉善目,小偷则贼眉鼠眼,罪犯多是凶神恶煞,而病人则无精打采。

二、人体全息图:(即可作为诊断方法,也可做调理的部位),如有长痘、疼痛、按压痛、肤色变化、塌陷、结节等,说明相应的脏腑可能出现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脏腑器官体表投影区示意图:

脏腑体表有投影,刮拭此处是捷径;直接排除内毒素,方便快捷祛病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