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原同志生平(1917-2008)★(64少将)

 好孩子108 2022-07-30 发布于陕西

黎原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黎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18日凌晨3时40分逝世,享年92岁。

  黎原同志原名关俊彦,1917年4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息县关家店村一个农民家庭。6岁进入私塾读书,10岁进入县小学读书,后考入潢川中学学习。在中学学习期间,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他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参加了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立志抗日救国。1934年初中毕业后,他投笔从戎,报考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被录取,编入军校十一期步科步兵大队。在军校期间,他接受了现代军事知识和技术的正规系统训练,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开始接触和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并多次与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联系。1937年8月毕业后,他多次主动要求到上海抗日前线,被分配到陆军八十七师参加了淞沪抗战。

  1938年4月,黎原同志因不满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以及消极抗战的政策,经多次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联系,最终毅然脱离了国民党军队,与两名同学一起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于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教员、三五九旅教导营队长、副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在掩护支队机关和中央干部大队通过同蒲路的战斗中贡献突出。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八路军南下二支队恢复三五九旅番号,他随三五九旅进军东北,参与领导了改编原长春市公安总队并组建新型革命军队的艰巨任务。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他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吉黑纵队一大队政委、东北吉林军区警卫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第七团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榆树、五常、大赉等地剿匪、第一次攻克长春、防守松榆江防、三下江南、第一次攻打江密峰等战斗。1947年9月至1948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七军一四○师四一八团团长,率部参加了1947年秋季攻势之第二次攻打江密峰、吉林外围攻坚作战等战斗。1947年12月奉命率部南下,参加了冬季攻势,参与指挥了吴二汗堡子阻击战、大尚义林子遭遇战、开原攻坚战等战斗,并于1948年10月参加了辽沈战役之黑山阻击战。为解放东北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11月,他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参与指挥了奇袭宁车沽、强攻新河镇、保卫金钟河桥等战斗,参加了围困北平、改编傅作义部的工作和斗争。1949年4月,他率部南下,参加了宜当战役,指挥了攻占雅雀岭、奔袭古老背、奇袭白云山等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黎原同志于1949年10月至1951年3月期间,历任四十七军一四○师四一八团团长、一四○师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率部进军湘西,参与指挥了湘西剿匪和政权建立工作,为清除湘西百年匪患、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1年4月至1954年9月,黎原同志奉命率部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一四○师代师长、师长,一三九师师长,四十七军副军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攻势和临津江东西两岸、西海岸的防御作战等战役战斗。在临津江东岸的防守战役中,面对敌人王牌部队,在敌强我弱、我军阵地全线收缩的情况下,他带领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阵地防御战,直接指挥了坚守345.6高地等一系列著名战斗,首创了坑道战等战法,不仅守住了阵地,并且积极寻找战机,将阵地前沿向前推进了5至15公里,创造了我军阵地防御作战的成功范例,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和彭德怀司令员的通报表扬。在临津江西岸的防守战役中,他带领部队主动出击歼敌,直接指挥了强袭100高地等战斗,创造了我军阵地攻坚作战的成功范例,得到志愿军首长的通令表扬,并作为经验向全军推广。他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二级国旗勋章一枚,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

  战争年代,黎原同志身经百战,凭借扎实的军事专业素质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亲赴一线勘察,抵前指挥。他勤于思考,敢于承担风险,处理问题果断,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团结同志,爱兵如子,密切联系群众,显示了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

  从朝鲜回国后,黎原同志于1954年9月至1965年5月期间,历任四十七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主管部队的教育训练工作,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65年6月任四十七军军长。

  1967年5月至1970年5月,黎原同志兼任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主持湖南省委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忍辱负重,凭着党性原则办事,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了武斗,稳定住了湖南的局势,使得文革初期湖南的极度混乱局面得以好转,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得以恢复。他顶着压力,认真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保护了一大批老干部,对在湖南下放的叶剑英、王震等领导同志给予了悉心的关心和照顾。他在湖南的工作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得到了湖南人民的敬重和爱戴。

  1970年6月,黎原同志随部队调防西北。结合战备需要,紧抓部队军事训练与正规化建设工作,使部队军事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积累了大量经验,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多次在四十七军召开现场会介绍和推广经验。鉴于西北自然条件艰苦,他继承和发扬三五九旅“南泥湾”精神,身先士卒,率领全军官兵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荒种地,创办农场,极大地改善了广大指战员的生活条件。他高度重视部队军政干部的发掘与培养,为全军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军政干部,为军队干部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黎原同志1975年8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负责部队作战训练工作。他工作细致扎实,注重调查研究,深入边防一线和基层部队,帮助基层官兵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西北边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77年1月他受党中央委托,兼任兰州铁路局工作组组长,历时半年,彻底改变了兰州铁路局的混乱局面,打通了通往大西北的通道。

  1978年12月黎原同志调任北京,任基建工程兵副主任,负责部队的管理工作,对基建工程兵的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黎原同志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离职休养。

  黎原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继续关心国家的发展建设,高度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做好政协工作的同时,他一直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副会长,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等职务,本着“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赴美赴欧,积极组织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共商统一大计,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他离休后继续关心军队的发展建设,为国防建设积极献言献策。平时注意政治学习,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贡献力量。先后参加了全国老龄委员会、老年基金会、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工作,创办了总政白石桥干管局老年大学。他心系家乡,时刻关注家乡的现代化建设与群众生活,并用自己的积蓄为家乡母校提供了大量助学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