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郊八大厂之煤场2022 7 29 农历七月

 唯我英才 2022-07-31 发布于河北
西郊八大厂之煤场

2022 7 29 农历七月初一 星期五
多云

俗话说开门七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名第一,可证燃料在人们生活中的首要地位。小时候在姥家,听姥姥说起过去紧窄的日子时,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愁了锅里的,又愁灶下的。可见古人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可以反用之。
为了煤炭的便利运输,西郊八大厂沿着保神铁路分布有南北两座煤场,一座是小车站煤场,一座是工业站煤场。小车站煤场负责供应八大厂北翼各厂生活用煤,工业站煤场负责供应八大厂南翼各厂生活用煤。
煤场也是按照家庭人口的数量凭“煤炭供应证”按月供煤,我们家四口人,定量是220公斤纯煤,听我媳妇讲她家六口人,定量煤是260公斤,煤场机制煤球是23元/吨,蜂窝煤是31元/吨。那时厂生活区各家都要在楼下或平房外搭建煤池子,用以存放煤球和蜂窝煤。因为每次买煤都是我去排队,印象中1979年之前的纸质煤本上印的是保定市煤炭公司,之后红塑料皮本上是保定市燃料公司。
我对煤场的印象不深,因为我们单位1977年建立煤气站后,职工主要以煤气灶做饭。只记得刚上小学时,做饭用煤和冬天取暖用煤都要去小车煤场买,如果周日要买煤,我爸会周六下班时,把借车间的两轮小拉车拉回家,周日早晨我要步行去煤场排队,等父母吃过早饭外来换我,我回家吃过早饭,再回来等父母买好煤后,他俩拉车,我在后面推车,感觉车好重啊。听我老岳父讲过,他1978年至1980年连续三年给老家买过冬的煤,然后借厂里的小拉车,一个人拉回了满城抱阳老家。
那时每天早晨吃过饭,父母临上班前要把炉火封好,等我中午放学后回家先要把炉火捅开,等父母回来赶紧做午饭,午饭简单的很,炒一个菜,再熬粥兼馏馒头,下午上班前再封火,因为时间短午饭吃的很紧张。我们厂建厂初的宿舍,只有东楼房和高级平房(原苏联专家房)是集中供暖,西平房没有暖气,我家住平房,冬天取暖用煤炉子,1978年厂里用钢管加装平房简易暖气后,我们就彻底告别了排队买煤拉煤的历史。后来煤本上的煤都给了姥家,他们只买块煤和煤面,不买蜂窝煤和煤球,每次都是我舅和老姨把煤拉回姥家去。
我熟悉的化纤厂宿舍,1984年在东生活区自建了一个供煤点,让职工告别了去煤场拉煤的奔波,他们的液化气站也是1977年建立的,全生活区集中供暖大约是在1984年。记得上小学二年级冬天的一个周日,我们搭部队农场的车回老家望都,早晨车接了我爸和我后去化纤厂宿舍接我爸的同学,司机在楼下按了几次喇叭也未见下来人,我们进到他家屋里,才看到他们用打气的煤油炉子在做饭,原来是昨晚睡觉前未封好煤炉子,早晨起来时炉火已熄灭了。
1997年拆掉小车站煤场,建保定市热电厂职工宿舍~光明小区。2000年开始,保定市陆续安装煤气管道,我们单位的煤气站随之也就废弃了,30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做饭要拉车买煤,骑车灌煤气和在家用煤气管道三次民用能源的升级,感觉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生活更是天天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