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丽莉 ![]() 有道是:“相爱容易相守难。”从我国近些年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能够看得出来。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光靠爱情是无法长久地维持婚姻的。那么,婚姻的维续靠的是什么呢?《红楼梦》中的婚姻或许会提供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闪婚不可取 薛蟠和夏金桂可以称得上是一见钟情。 薛蟠出门做生意,顺路到了老亲夏家。夏家与薛家一样,也是皇商,长安城内的桂花生意被夏家所垄断,所以,这夏家被称为“桂花夏家”。 薛家和夏家是表亲,两家不避讳,薛蟠与夏金桂在幼时就见过。夏奶奶见薛蟠生的一表人才,欢喜得让女儿夏金桂出来相见,这夏金桂看起来也是花朵似的姑娘。 又听说夏金桂识文断字,薛蟠就更加着迷了:这不是和自己暗恋的林妹妹是同一款吗?于是,在夏家住了三四日后,薛蟠回家立马缠着薛姨妈定下了与夏金桂亲事。 薛家与夏家旗鼓相当,薛蟠与夏金桂又是“一见钟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按说,这是一段良缘吧? ![]() 可事情就是那么令人大跌眼镜,夏金桂是个“外具花容之貌,内秉风雷之性”的主儿,嫁进来没有几天,就闹得薛家鸡犬不宁。先是“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对薛蟠的小妾香菱起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对香菱不断的找茬、诬陷。 薛蟠也听了夏金桂的挑唆,对香菱拳打脚踢。薛姨妈不知底细,还以为薛蟠亏待了夏金桂,反过来训斥儿子,要儿子与夏金桂好好过活。 撵走香菱只是夏金桂计划的第一步,她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薛家,甚至要压倒婆婆,终于有一天,薛姨妈因为实在受不了夏金桂的闹腾,赌气说要把香菱卖走,夏金桂也敢隔着窗户与婆婆拌嘴了。 ![]() 纵观薛蟠与夏金桂,闪婚可以说是他们婚姻闹剧的起点。两个人都被对方的外貌所吸引,但是并没有对对方进行充分了解:薛蟠只是听说夏金桂识文断字,但没有进行过交流,而夏家奶奶和夏金桂只是见到薛蟠的一表人才,也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不了解薛蟠目不识丁的事实。 两家长辈对这门婚事考虑的着重点在于门当户对,又加上是亲上加亲,自以为这门婚事永保无虞,却不知,真正的门当户对,在于男女双方品性、识养的匹配。 ![]() (二)婚姻是细水长流 贾政与王夫人的婚姻平平无奇,但却细水长流。 贾政年轻时是个“诗酒放荡”之人,王夫人年轻时也是个爽快的王家二小姐。两个人刚结婚时,应该有一段蜜里调油的时光,这从他们生育的子女数量可以看得出来:两人有二子一女,这可比“宠妾”赵姨娘还要多呢。 只是,人到中年,要负担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贾政与贾母一起居住,当着荣国府的家,他不得不得为家族的未来殚精竭虑;而王二小姐,因为长子贾珠的突然早逝,女儿元春的入宫,成了吃斋念佛的王夫人。一个平时喜欢找清客闲谈,一个爱呆在青灯古佛旁边,于是,他们成为了读者们所熟悉的严肃方正的政老爹和“木头人一样”的王夫人。 ![]() 但是二人其实还是不乏交流的,元春要省亲,贾政第一找的就是王夫人,二人商量了省亲事宜后,才交给贾琏王熙凤夫妻去具体操办。贾政外放职位回来,要过问两个儿子的功课,找的还是王夫人。就算是贾政及其愤怒暴打贾宝玉时,王夫人哭着喊出了贾珠,贾政也不禁放下了棍棒,泪如雨下。 按如今的眼光看来,两人的婚姻不是那么的完美,贾政有两个小妾,也和小妾生育了子女,按照某些电视剧鼓吹的“双洁”的观念,政老爹可是妥妥的渣男啊。 但是看待事物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特别是婚姻。如果双方对于“双洁”不是自愿的,而是其中一方强制执行的,就会像贾琏王熙凤那样,夫妻反目成仇。 再者,纳妾在当时的贵族家庭是常态,不纳妾反而是罕见的,所以,贾政的所作所为不算过分:他是按士大夫“一妻两妾”的规则来纳妾的。 ![]() 王夫人也并非“圣母”,她对妾的子女并不见得完全能够心平静和、视如己出,但是,她对于贾环和贾探春都履行了嫡母的职责。探春的衣履簪环、教引嬷嬷和嫡出的惜春并无二样,并且,到了后期,王夫人也给了探春锻炼治家能力的机会。 贾环虽说平时在赵姨娘身边,但王夫人也没有完全不管,她平时没少叫贾环来自己屋里抄写佛经,不知是不是为了减少这个孩子的戾气?两个儿子的教育资源也没多大差别,贾宝玉和贾环不是一起去贾家的义塾上过学吗?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爱情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淡,婚姻内的柴米油盐也可能会让生活鸡飞狗跳。但只要不是出轨、家暴等原则性的问题,双方能够愿意坐下来商量、磨合、改进,就不要轻易放弃婚姻,毕竟,爱情不是不在了,它只是换个方式藏在了生活的零零碎碎里。 ![]()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