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都城(五)春秋时代诸国旅游手册,诸侯国(部分)的纷争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春秋是东周历史上的前半段时期,大约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取最长),此时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弱,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开始兼并战争。周代建立大约分封了200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大有小,大如齐,晋,宋等国,小如滑,顿,牟等方城。并以公,侯,伯,子(爵),男(君)各自爵位高低而立国建邦,也成为中华很多姓氏的由来,如果我们穿越到了春秋时期,那我们的旅游地图是什么样子的?而现在的你在东周的时候又是属于哪国人士呢?

本文将介绍春秋时期为主的一部分诸侯国,其余主要大国将于下期战国时代都城一起介绍。

鲁国

曲阜位于山东西南部,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东部重要古都之一。曲阜的发展历史极其悠久,是传说中炎帝“居曲阜”处,又是“少吴之墟”所在地。在商代,曲阜称奄曾经是国都。约前14世纪盘庚帝曾迁都于此,后来盘庚迁股(今河南安阳殷墟,奄便成了商属小国,因此,曲阜建城、建都均有3400年以上的历史。周公旦为武王弟佐武王灭商立大功。后又佐成王,天下大治,西周及春秋有纪年的史实均以鲁国世系为正朔,战国末年,楚受秦逼,势力东移,对鲁攻伐加剧。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楚军破曲阜,鲁顷公被废黜,鲁传三十三世而亡。

宋国

宋是周代子姓诸侯国。商末,纣王庶兄微子启受纣王封于微(今山东寿张一带),西周初,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叛乱后,于成王三年(约公元前1061)封微子于宋,以继承殷商,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商丘是商族的发祥地,因此宋国保存殷商文化最多,被看作是古代礼制的典范而受到诸侯尊重。宋盛时有今豫东及苏、皖、鲁之一部,是一个诸侯大国。

春秋时,宋襄公(公元前650-公元前637)企图代齐称霸,又与齐盟于鹿台(今安徽阜阳南原鹿故城),要求楚承认为霸主,却受到楚成王(公元前671-公元前626)玩弄。公元前638年,楚败宋于泓水(今河南拓城西北),襄公受伤死,宋霸业成空中楼阁。后来宋君权衰弱贵族大臣专政。战国中期,宋辟公被大臣司城子罕所取代,即“戴氏夺子氏之宋”。新建的宋国成为“五千乘之劲宋”,是次于战国七雄的二等强国。公元前318年,宋君偃自立为王,即宋康王。康王灭滕国,攻薛国,打败齐和楚国,还战胜过胜魏国,颇有作为。后期康王暴虐无道,诸侯视之为“桀宋”。康王晚年,太子出奔,大臣争权,齐王乘机于公元前286年出兵灭宋,康王死,宋亡。宋立国总计775年,基本建都于商丘。

邢国

邢国是商周时的国家,古称邢(井方国)。商代祖乙九年迁都于邢台,西周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于邢国,是周朝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西周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历史上多次率领诸侯与北方的戎狄作战,邢侯搏戎在当时中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春秋末年,邢国衰弱,北方戎狄侵犯,邢君南迁,亡于卫国,后转为晋国赵襄子的采邑。

曹国

今山东定陶古称陶丘,是西周至春秋时曹国的都城。

据史籍,西周武王五年(约公元前1065),封叔振锋于曹。《史记》列曹为十二诸侯之一,是除“春秋五霸”之外的较大国家。都城位于济阴县东二十里,约位今定陶城南。

西周时,曹是一方大国,与鲁国共守周王朝东土,起过重要作用。春秋时,与周围强国相比,国力相对较弱,常在宋、齐、晋、楚等大国之间或叛、或服周旋,参与大国主持的会盟。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避难过曹,曹共公没有以礼遇。重耳归国嗣君位(晋文公)后于公元前632年兴兵伐曹,俘虏共公而回,又放回。公元前575年,晋厉公伐曹,又俘虏了曹成公。曹与宋为邻,常互为敌。公元前487年,宋人攻曹,曹立国二十五世而亡,计578年。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曹一直建都曹城。(定陶)

卫国

卫是西周武王五年(约公元前1065)所封诸侯国之一,《史记》列入十二诸侯,是次于齐、晋的较大国家。卫都位于康(今河南禹州西北)。约公元前1060年,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把殷商遗民封于康地,并建都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国号卫。卫国居于周王朝北方,与狄为邻,常有狄人为患。春秋中期,卫懿公不理政事,军备松弛。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入卫都,卫全军覆灭。齐、宋援卫,扶立卫戴公建都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东)。漕于是成为卫的第二个都城,但时间不长。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诸侯助卫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约30千米)。公元前648年,诸侯帮助卫修楚丘城。当时卫文公当政,他奋发图强,重整军备,颇有作为,卫军力增长十倍。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又联合狄人攻卫,遭卫反击。公元前635年卫灭邢。公元前629年,卫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卫在帝丘建都时间甚长。因此帝丘是卫国最重要都城之一,卫文化在帝丘一带影响也最大。

卫虽号称大国,实际上是一个弱国,常受诸强国支配,进入战国后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公元前254年,魏军占领濮阳(入战国帝丘更名濮阳),卫降为附庸国,保留其公室及一定自主权。公元前241年,秦取魏朝歌及卫濮阳,迁卫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国附庸。秦灭六国时未触及卫公室。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公室亡。因此,卫是西周所封诸侯中最后灭亡的一个国家,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蔡国

蔡是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是一个较大的国家,大约与曹、陈、卫齐名,《史记》列入十二诸侯。在众诸侯国中,蔡的分封较早。武王五年(约公元前1065),周灭商后即封弟叔度,是周初“三监”之所谓“蔡叔度”。封地都城世称上蔡,位今河南上蔡县。

西周时蔡是周王朝东方大国之一,国力较强,对周统治淮河流域起过重要作用。进入春秋后,国力渐趋衰弱,只能与周围强国采取联合行动以自保。春秋中期,楚国势力进入中原,蔡首当其冲,畏服于楚。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攻蔡,蔡亡。公元前529年,楚又复封蔡复国。复国后的蔡平侯徙于新蔡(今河南新蔡)。此时蔡国政治地位更加胞弱常受大国支配。蔡先后依附于楚国,晋国,吴国。当年,公元前493年,蔡被迫迁下蔡(今安徽凤台)。进入战国,越灭吴,蔡失去吴的依靠,终于在公元前447年为楚所灭。在蔡建国过程中都城五迁,建都于古蔡城数年、上蔡530年、新蔡36年、下蔡(州来)46年,高蔡不详。

许国

西周成王时期(约前1060),周公封姜姓文叔于许,建都于许(今河南许昌东二十公里),许在文献中为男爵,地位甚低,在众多诸侯国中,是一个小而弱的国家。又因居于中原核心之地,是大国争夺的对象,其地位常受大国支配,就是建都地点也不能例外,许是受他国排挤而频繁迁都的一个典型。

进人春秋,许与郑为邻,而郑强于许。公元前576年,许因害怕郑迁都于叶(今河南叶县南)。但叶离楚国很近。春秋中期,楚国势力向中原扩张,先后灭几十个小国。前53年,楚逼迫许国迁都于夷(今安徽亳州东南),前506年,吴破楚郢都,威胁中原,许再迁容城(今河南鲁山境)。公元前504年,郑国大军攻许,许亡,立国共538年。在此期间,国都6迁,涉及5个都城。在许建都时间最长,达484年。

陈国

陈国建于公元前1046年,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妫姓,是虞舜后裔。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了舜帝后裔商朝降臣妫满,奉祀虞舜。 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妫满史称胡公满、妫陈公或陈胡公,成为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是今天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从公元前1046年妫满受封起至公元前478年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为止,陈国共历25世,延续568年,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 陈国亡后,陈国公子陈完(陈厉公妫跃之子)为齐国大夫,其后裔于公元前386年代齐国吕姓为齐公,史称田氏代齐,亦称陈氏代齐。

虢国

西周至春秋时期出现好几个虢国,有好几处都城与“虢”有关。

约公元前1061,周文王封其二弟虢仲于今陕西宝鸡东,史称西虢;又封其三弟虢叔于今河南荥阳北,是为东虢西虢与周王室关系密切,国君常任王室大臣。前71年西周亡,次年王东迁洛邑,虢后裔随平王东迁至于下阳与上阳,该二地距洛阳均不太远。下阳位今山西平东北7千米,史称北虢;上阳位今河南三门峡南,是为南虢。原西虢仍保留政权,是为小虢。前年,位于今陕西华县境的郑国知西周将亡,遂东迁于东虢与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北)之间的地区。公元前769年郑灭西虢,前767年又灭东虢。周平王东迁后,关中势力空虚,秦人由陇东向关中发展,前687年秦灭小虢。小虢存在时间大约80余年。几个虢国中以北虢为最强,曾经两度攻晋。前658年晋取道虞(今山西平陆北)伐北虢,进攻下阳。公元前655年晋借道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一带)攻打虢国。连续灭了虢、虞两国,两这就是著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西虢立国290余年,北虢112年,南虢115年。

杞都

姒姓古国,为夏禹之后原为商王成汤所封,周灭商后又继封之于杞。杞是一个跨越商周、存在年限很长的国家,并且是夏族重要的一支,是中华民族主要先民之一。成语“杞人忧天”在中国几乎老幼皆知。

商五百年间加上西周三百年之间,杞的都城雍丘。到了西周末至春秋初(公元前8世纪初),杞人即已东迁,猜测先迁今山东新泰境,公元前706年灭淳于后迁都淳于。后来在公元前646年杞成公迁都缘陵。前549年,杞文公从缘陵迁回淳于,直到公元前前445年简公统治时被楚所灭。杞立国约千余年,自西周起建都雍丘约300年。

今河南杞县城位居三丘之上,古称雍丘,商至西周为杞国都城,杞都淳于故城遗址位今山东安丘县东北21千米的黄旗堡镇西南侧。杞都缘陵大约位于今山东昌乐东南,遗址不明。

曾国

非常古老的方国。夏商时代就以建国,周代用曾。曾国在历史上有两个,古曾国始建于今河南方城北的增丘,时间约在夏代中叶少康时期。后来周灭商后,封曾部为子爵,移国于今山东苍山西北的古部城,国势极弱。公园前567莒国灭曾。曾国由前19世纪建国至灭于莒,存在达1300余年。都城大概位于山东苍山县卞庄西北16千米处。

后来的(姬姓)新曾国初为伯爵,与姒姓曾国为子爵不同,国家地位较高,国势较强。东周东迁洛邑后,是为东周。此后曾国权势更大,由伯爵升为侯爵。春秋早期,楚国势力扩展到淮河汉水之间,先后灭申、吕、应、霍等国,迫曾国东迁西阳、成为楚的附庸。西阳被考证位于今河南光山西约30千米的曾家店,公元前433,楚灭随国,作为楚国的与国或附庸的曾国,遂南迁随地立国,故曾侯乙葬于新都。曾国此时附庸,命运掌握在楚王手中。

约公元前4世纪初,曾国被楚最后废除。姬姓曾国由前10世纪封为诸侯算起到前4世纪初灭亡止,存在近六百年。六百年来,曾国君主聚敛了大量财富,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拥有上万件精美陪葬品的曾侯乙墓,给后人留下一座文物宝库。

邾国(邹城)

今山东邹城是西周至战国时期邾国的都城。由于历史文物古迹极为丰富。

邾是西周成王时(约公元前1060)所分封的一个小诸侯国,传为颛顼之后,曹姓。始封地位今邹城东北47千米处,地名邾,因地得名。邾国很小,多数时期大约不出今邹城范围,因此屡受周围大国的支配与侵犯。

但邾也有一定国力,前679年曾与宋、齐等国灭儿(今山东滕州东);前639年灭须句(今山东东平境)。前615年春,邾文公迁都于绎(今邹城东南11千米)。终春秋之世,邦国一直存在,盛时有今邹城、滕州、济宁一带地域。邾在进入战国后势力衰弱,约在公元前4世纪期间亡于楚。楚灭邾后,将邾君及遗民南迁至遥远的长江北岸建新的邾城,位今湖北黄冈北,新的邾国是楚的附庸。邾国的迁居对今鄂东一带的开发作出了贡献。前281年,楚最后灭邾,在此置邾邑总计邾立国共779年,居于旧都邾约400余年,绎约300年,黄州邾城数十年。

滑国

滑是西周至春秋期间小国,初都于滑(今河南民权西南),后迁至费(今河南偃师东南)。滑国之见于春秋,被封为伯国,亡于秦伐郑之时,被秦所灭。

薛国故城

薛起源甚古。薛的建国由夏、商开始。战国为齐所灭。改封薛君。据研究,薛国都城位今山东膝州南17千米,但曾一度迁邳(上邳,今山东微山西北10千米,为夏、商时薛先人所居),春秋后期又曾迁下邳(今江苏睢宁东北古邳镇)。薛国故城址位滕州官桥镇西南2千米,保存较完整,规模宏大。

滕国

滕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传封错叔绣。滕是小国,位于齐楚之间。前415年曾灭于越,不久复国,公元前286年最终灭于宋,含中途灭国,立国达770余年。滕国都城一直在今山东滕州西南约7千米处,称滕国故城或“东滕城”。

申国(东西申)

今河南南部的南阳与信阳地区在西周至春秋期间同时存在两个申国,即南阳的西申和信阳的东申。申起源于羌族,姜姓,为夏禹“四岳”之后,发祥于今甘肃东南华亭附近的申山。自古姜、姬族关系密切,当周文王向东扩张时,申人亦渡黄河东迁至今山西霍州境的霍山一带。武王灭商后曾封申为伯爵,大约在今霍州境或附近。至宣王时,申伯为王舅。朝中重臣为确保南土安全,约在前782年申伯又建另一申国,是为西申。后申国南迁后,由伯爵升为侯爵,国势强盛。周宣王之子周幽王也娶了申侯女为后,生太子宜臼。幽王宠褒姒,欲立其子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宜白。太子跑到了申国。王师伐申。申侯怒,与曾国和西夷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下。申与诸侯乃共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春秋初期,楚国北向并吞汉水诸国,申首当其冲。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假道于邓伐申,西申灭亡。西申共计立国共94年。

除西申外,春秋古籍中常申、息并提,如“申息之师”可见申与息相距不远。申有时亦和厉(赖)国并提,厉(赖)和息国均位于今河南信阳地区的息县与商城。因此这里所指的“申”不可能是南阳的西申,而是信阳地区的东申。在楚灭西申后不久,约在公元前686年,楚以作客为名,用偷袭方式灭息并同时灭东申,东申自前10世纪建国,存在约300年。

徐国

徐是一个古老部族,铜器铭文中称“解”,西周至春秋时曾经建立强大的国家,是周代东方主要方国之一,曾与楚、吴、齐等并称大国。徐为赢姓,因佐禹有功,徐始封于夏初,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徐始封之地应在今山东中南部一带,历夏商的长期演变,成为古代东夷族的一部分,被称为“徐夷”或“徐戎”。至周初徐国已经强大,对周王朝东部边境形成威胁,周朝向徐夷等发动大规模进攻,占据并毁灭徐都(今地点不明),将徐人赶向淮河南北。经过约数十年的发展,徐国复立。

据古文献记载判断,徐国都城位今江苏泗洪境,多数确定在今泗洪南。城周十一里,有偃王庙、徐君墓。该城自秦代起为徐县治,县名源于徐国名,应为古徐国都城所在地。徐既为强国,又是周代首先称王的方国(在楚国前),对周王朝始终是一个威胁。

徐极盛时疆域南达今长江,西至豫东及鄂东,北到淮北,东至于海,介于楚、吴之间而并立。除了军事势力外,徐国文化也很甚发达。出土徐国铜器铸造精良,铭文字体秀丽,纹饰细致优美,具明显长江流域风格,与中原铜器雄浑厚重完全不同。

应国

源于远古应龙氏。初居于今山西北部,夏代南迁于今山西长子的应城。与商王室关系密切,被封为侯爵。商灭亡后。封武王子于应。应叔始封地古籍皆作今河南平顶山境,平顶山应城应该为应国国都,但并非的封地,始封地还应在应龙氏故地。后来在公元前5世纪灭于楚,立国约600年,其间在始封地约100年,在阳镇古应城建都约500年。

吴国

约公元前12世纪末,先周太王(古公亶父)偏爱少子季历之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意欲废长立幼,立季历为太子,以便传位给昌。太王的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害怕遭到迫害,托名为父采药治病,不惜翻山涉水,远走江南。其时江南尚未完全开发,被称为“荆蛮”。泰伯、仲雍来到后,受到土著居民欢迎,先后归附者千家,于是共立方国,取名勾吴,又称“句吴”。(勾,句相通)。勾吴都城设在梅里(又称蕃离,今江苏无锡东南梅村)。泰伯用周族制度统治当地人民,但没有什么效果。泰伯死后,其弟仲雍继位,改弦易辙,史书记载其“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获得支持。

在勾吴的统治下境内农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较为繁荣的方国。自泰伯起传到第五代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周朝。武王访得周章封吴为诸侯国,并封周章弟虞仲于虞(今山西平陆北),周章少子赟为安阳侯,封地在今无锡西约20余千米的安阳山。前585年,泰伯后的十九世寿梦即位,发奋图强,苦心经营,国力日益强盛,领土不断扩大。当时中原正面临诸侯争霸局面,烽烟四起,吴国于是从江南崛起,寿梦开始称王,从此吴国历史有确切纪年。

公元前561年,寿梦的孙子吴王诸樊迁都“吴”。吴在梅里建都约550年。所迁都城“吴”约在今江苏苏州附近,称“吴子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即位,乃命伍子胥筑大小阖闾城,“大城在姑苏,小城在富安乡”,大城所在地即今苏州城,小城则位无锡西南胡埭,今城址犹存。从此,吴国政治中心转移到今苏州。阖闾雄才大略,颇有作为,开始向外扩张。吴地盛产铜、锡,以铸剑精良闻名,“干将”“莫邪”剑驰名天下。吴国经济与军事均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强国。当时楚国比较强盛,向东扩张兼并诸小国与吴发生冲突。公元前6世纪末,楚平王暴虐,夺太子健的妻子,杀伍奢(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伍子胥跑到了吴,成为吴的重臣。子胥说服吴王攻楚。公元前506年,吴败楚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历经五战打到了楚都郢,攻入楚都。逼迫楚昭王逃入随(今云梦楚王城)。次年秦楚联军败吴于稷(今河南桐柏),吴引兵还。后来吴南方越国崛起,常联楚制吴,吴越成为世仇。阖闾十九年(公元前490),吴与越战于桃李(今浙江嘉兴),阖闾受伤死。子夫差继位,为报父仇举兵攻越,破越都大越(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逃入会稽山乞和。此后吴开始北上争霸,在今扬州筑邗城,开是中国最早的运河一邗沟。吴军北灭僵阳、郯诸小国,伐齐、鲁。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会诸侯于黄池(河南封丘西南),夺得霸主地位。正当吴北上争霸之时,国内空虚,对越疏于防范。战败后釆用“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策略的越王勾践却逐渐强大。公元前482年,越乘吴王夫差北上争中原之机攻入吴都,获其太子,逼吴乞和。从此吴国力江河日下。公元前前473年,越军攻破吴都,夫差自杀,吴亡。吴自前12世纪后期建国起立国共600余年,建都梅里约550年,苏州88年 。

越国

越国也称于越。越为夏少康后商,姒姓。也认为是芈姓,与楚同宗驺氏,为古百越族的一支,后一说法较可靠。越在春秋中期始见于史籍,但立国要早得多。为禹的后裔。少康恐禹的另一后裔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日无余。”这是见于史籍的越人的最早祖先。所以越立国应该始于公元前21或公元前19世纪之间,即夏帝少康在位之时。传至千年后到勾践,当时是在公元前5世纪。勾践始建都大越,即今浙江绍兴。

嶕岘(绍兴)大约指今绍兴城南丘陵,应位今绍兴城南约40里兰乡花街村之东,该地有大雄岭,岭下有一村名黄岘村(亦称黄现村),仍保留“嶕岘”之名。地区坐落在海拔200米左右的山岭岙地之中,四周有山峦,俨若城墙。这里应即古越人最初立国之地。当时于越国很小,局限于今绍兴、诸暨、宁波之间。

约公元前6世纪,越王允常时,从嶕岘迁都埤中(浙江诸暨)公元前前407年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后迁都平阳。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国击败于夫椒后,国都埤中失守,越军退至“会稽僧山上城”。此“山上城”就是平阳。

越都平阳应位于今绍兴城南20余千米的平水镇平阳村。越初为小国,独立自守,不为史所知,春秋中期越人兴起后,北与吴、西与楚接壤,曾与吴、楚交兵。楚采用联越制吴的策略,因此越人常随楚军攻吴,吴越遂成世仇。

前506年,吴王阖间破楚入露都(今北江陵北纪南故城),越军则乘虚击吴,与楚声联盟,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闾伐越

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兵败,阖重伤受伤后去世,其子夫差继承王位,立志为父报仇。勾践三年(前494),吴王夫差率军伐越,越军大败,勾践率残兵五千退保会稽山,屈膝乞降。从此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开始卧薪尝胆,改革内政,终获成效,越国迅速强大,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吴王夫差与诸侯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越军乘虚攻入吴都(今江苏苏州),俘虏其太子,夫差回师被迫向越求和。勾践十八年(公元前479),越又攻吴,败之于笠泽(今工苏太湖流域一小湖)。勾践二十二年(公元前475)起,越军围吴都达三年,至勾践二十四年攻破吴都。吴王夫差请降被拒,遂自杀,吴亡。越灭吴后,势力空前强大,乃步吴的后尘北上争霸,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州(今山东膝州南),周元王命越为伯,实际承认其霸主地位,这是东周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当时齐、晋均有内乱,楚国元气未复,越在四个大国中为最强盛。勾践二十五年(472),将都城从南方的大越迁至与中原接近的琅邪(今山东胶南西南)。

进入战国后,越国势渐衰。至公元前379年,越王翳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已无力与诸侯角逐,公元前334年,越王率兵伐楚,于次年大败被杀,王室逃散,楚势力遂进入江南。一些文献据此将越国灭亡时间定在前333年。后来越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国力削弱,自降称侯,不敢称王。此时越国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越中心在旧都琅邪,南越中心在今绍兴一带(山阴城)为都城。(史记·六国年表》载,前316年,楚曾筑广陵城以防越。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前306),楚军攻占越国江南大部分地方,设江东,但越国仍未完全灭亡。约在公元前262一公元前252年期间,楚考烈王占领越国北方旧都琅琊,越人退回到了今浙江绍兴南的会稽山。前249~前238年期间,越后来还与楚、燕、赵联合伐秦,证明当时越当时还有一定的势力。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秦平定江南,降百越,越国最终灭亡。但据《史记·越王匀践世家》秦后,在秦汉之间还存在瓯越、闽越、东越、西瓯等王国。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西汉征服,东南沿海最终统一于中原王朝

越国始封于夏代,至秦汉之际灭亡,立国约1700余年。

莒国

莒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初都介根(今山东胶州西南计斤故城),后迁于莒(今山东莒县城关)。莒在前431年灭于楚,传23世,立国600余年。

莒国故城规模宏大,面积为今莒县城的六倍。《水经注沭水》载:“其城三重,并悉崇峻,唯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里许。”实测子城方6千米,内城周10千米,郭周20千米。今西北角尚存外城残垣约400米,高3米,宽30米;内城西南角至东南角断续残垣700米,高8-9米;子城南垣残存千余米,平均高5米。该城使用年限比较长,楚灭后,故城转入齐国,为齐国重要城邑,号五都”之一。前284年,北燕军破齐国首都临淄,齐王退保莒及即墨,相持五年始复归来齐。汉时曾为城阳王王都。

郯国

郯是西周封请侯国之一,前281年越灭郯,延续近800年。史籍有“郎子朝鲁”“孔子师郯子“等记载。郯国都城位于山东郯城北侧。城址轮廓清晰,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4606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基宽40米,顶宽15米,高40米。今仅存西、北城墙局部。辟有东、南、西、北四门,为青石砌筑。城东北隆起部分是古台遗址,俗称师军台。郯国灭亡后,在秦、汉至南北朝,该城历为县、郡(国)治所,以后废弃。

专阝国

专阝为鲁国附属,专阝国位于今山东省郯城东北18公里的沭河东岸司家务乡。故城建于春秋,于公元前585年被鲁国所灭。

偪阳

周代小诸侯国,属妘姓偪阳君封地,(今台儿庄)曾以“城小而固”著称。前563年,晋悼公会诸侯于相,遂伐偪阳,夏五月甲午,灭偪阳,其地划入宋国。《峄县志》载,城周九里”,实测为3293米,南北长、东西短。基址宏伟,墙高4-5米,底宽约20米,顶宽8-10米。现城基轮廓清晰可见。

莱国

莱是古老部族,,远古时居于黄河中游一带,夏或商东迁山东半岛,部族融入东夷之中,故史又称“莱夷”。莱有子、姜二姓。姜姓莱国在商代初年由今河南境与同族的逢、纪、是、向等人一起先后迁入山东半岛,在今临朐境立国,属侯爵,都城位置不详。子姓莱国在夏或商代迁入山东半岛,在今龙口(旧黄县)境立国,属子爵,都城位龙口东南22千米的归城姜家村东侧。两个莱国均位齐国东境,故称“东莱”。春秋中后期,随着齐国向东扩张,两个莱国先后灭于齐。鲁襄公六年(相当于公元前567年),姜姓莱国灭亡。齐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灭子姓莱国。从此齐国疆域东尽于海,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费国

费本为古国,初约建于商,周初灭于鲁。春秋、战国之间又有费国见于史籍。费建都地点不详一般认为位今山东费县西北的费故城。1993年,一件费国铜器”费敏父鼎“在今山东邹城东南12千米的峄山北侧斗鸡台遗址出土。鼎内壁有16字铭文,具“弗敏父作”字样,“费”古字作“弗”。出土地点与邾国故城仅一山之隔,推断费国都城在其附近。

代王国

史书记载,赵襄子元年(前475),襄子击杀代王,派兵灭代国。代国始建年代不详,至少始于春秋,按史记的说法代曾称王,立国至少300年。赵灭代后,襄子封其侄赵周为代成君,建都代,是一个小国家。该小国持续到整个战国时期。公元前228年,秦军破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亡。赵公子嘉逃至代地被拥为王(代王)。秦军继续北上,代联燕共抗秦。公元前226年,秦在易水之畔击败了燕代联军,灭燕。前222年,秦破代,虏代王嘉,代亡,立国6年。公元前206年,楚汉灭秦后项羽封赵宗室赵歇为代王,仅1年即由改立为赵王。陈馀封为代王,公元前204年被汉将韩信击系。汉高祖六年封刘喜为代王。次年,匈奴攻代,刘喜归,汉又封刘如意为代王,但未就蕃。高祖十年(前197),赵相国陈豨反,自立为代王,高祖亲征陈豨。前195年,汉将周勃定代地,斩陈豨(xi)于当城(约位今蔚县东北30千米壶流河东岸),陈稀代王存在2年。公元前196年,汉封刘恒为代王,刘恒建都的地点改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和中都(今山西平遥)。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总计在代王城建都先后历六个代国,年限不下500年。其中春秋古代国和赵封代成君存在的时间最长,其他几个代王为时均短促。

代王城的位置记述比较凌乱,似乎有三个城。东城位于祁夷水(今壶流河)东南岸,城内有二泉,一出西门,一出北门,均注入河中。东城西南五十里大泽中有另一故城,今河北县东北10千米的代王城大约就是东城,该城现为蔚县代王城镇政府驻地。镇旁有古代王城遗址和汉墓群。代王城自代国灭亡后,长期是代郡和代县的治所,至唐代置蔚州,将州、县城迁今蔚县城址,原古城始废弃,至今已千余年,但古城遗址基本保存,且较完好。

钟离

钟离国可能是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前576年见于史书,前518年灭于吴。都城位今安微风阳临淮镇东1.5千米。城址平面呈方形,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墙残高4-10米城周有宽30米,深2米的护城河,城垣每面1门。是保存比较好的春秋战国古城遗址。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以此。

沈国

沈是西周初分封的题姓小国,属子爵。西周称“那”,古“那”即“沈”,建都于今河南平舆北24千米的古城村,现仍有古城遗址。后来沈国都东迁于今安徽境内、城址位临泉西0.5千米。楚国占领后在此设寝县。故城居台地上,三面环河,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米。夯土城墙仍高出地表护城河依稀可辨城内尚有千年银杏树一株。

黄国

黄国是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48年灭于楚,立国约400年。都城位于今河南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的隆古集附近。故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城墙夯土筑,现存最高5米,最低约3米,是保存较完整的周代诸侯国都之一。

潘国

今河南固始城关镇北遗存一座很大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城遗址,称之为“潘国故城”。潘国在正史中无记载。据古文献,固始在春秋时为蓼国和蒋国地盘。蒋国故城应位于今固始东北的蒋家集,则固始北故城应为国遗迹,公元前622年被楚所灭.

息国

古息国分真、姬二姓,真姓息国起源于四千年前,立国于今山西阳城西的析城山。商代南迁今河南罗山境,周武王灭商时也灭了灭息,另封宗族姬姓为息侯,取代真姓息伯国。始封地亦为析城山,继承息国之名。约公元前10世纪,周昭王或穆王南征淮夷时,将息国移封于今河南息县境,与随、唐、蔡、霍、曾、蓼(lⅰao)等国一起成为周王朝南方屏障,史籍称为“汉阳诸姬”。春秋时期,息与郑、蔡诸国均有矛盾。公元前712年,与郑国激战于竟,息国大败而还,国势力急剧衰落。公元前680年,楚文王以访问息国为名乘机灭息国。息亡后,部分息人被迁至今湖北枝江境,成为楚的附庸。姬姓息国自前11世纪分封到灭亡,立国400余年,在今息县境建都约300年。

息国故城位今息县四南5千米的青龙寺附近古称息铺或息里。故城面积近0.5平方千米,城基仍依稀可辨,东西长846米,南北宽420米。城墙一般残高1米,其中北城垣一段保存最好,长30米,残高2.5米,宽约10米。城墙夯土筑,夯层厚15厘米,夯窝为圆形,直径约4厘米,夯筑比较坚固。故城附近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

南顿国

一顿之名源于古屯氏国。古屯氏,姜姓,商代立国于今山西屯留东南纯留城,后迁今河南清丰西南顿丘。古“屯”与顿字相通,也可以读作邨。周武王灭商后,屯氏国灭,遂封其亲族于顿丘,称顿国,为子爵。顿是小国,势力甚弱,约在公元前10或公元前9世纪受赤狄威胁而南迁。先迁于今河南商水东南,近陈国,屡遭陈国侵伐,只得再南迁以避。公元前637年,顿迁于今河南项城西,只能依附于楚。公元前496年,楚昭王因顿曾助吴伐楚,派公子结联合及陈国大夫公孙佗人率师灭顿,俘虏了顿子胖而归,顿亡,立国约500年--900年,顿共有三都,前三都顿丘及商水顿城情况不详。最后一都史籍称为南顿。故城在今项城县(今项城南秣陵镇)北五十里。”

南顿故城位于现河南项城西7千米,仅存北城垣,残长215米,高7米,宽10米,其余城坦毁圮。全城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墙断面分上中、下三层,内涵依次有商、周和秦汉的文化遗存,可知该古城保存时间很长。但顿国在南顿建都为141年。

郐国

郐国为妘姓,属祝融后裔,周初始封,公元前769年灭于郑,立国约300年。郐国故城亦称桧城,位今河南新密东南25千米的大隗镇。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组长30米,北组长440米,西组长36米,南垣长435.5米、面积巨大。

邗(盂)国

邗(han二声)国故城位今河南沁阳西北13千米的邗邰村,商代为古(盂)国封地,灭于先周文王时期,后武王封其子邗叔于此,公元前8世纪期间灭于郑。故城始建于西周,东周及汉代均有修建。今仅存东、北两段城墙,东墙长约150米,北墙长近500米。墙体残高5米以上,宽17米。古城东北500米处有一条沙石砌筑的防洪古堤。城墙外侧有邗国墓地(zhi三声)国

轵国大概位于今河南济源南6千米的轵城镇。西拱南山,背靠溴水,济孟公路穿城而过,因位于轵道(豫北平原通往山西高原的孔道)上,故名。故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及汉代有增修。城址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1865米,南北宽1760米,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东、南城垣城西济洛公路旁的水渠上砌有一“古轵国”石刻。附近四涧沟发现一古墓群。

房国

传帝尧子丹朱曾封于古方地,古代“方”“房”相通,建房国。丹朱后代房族开始了迁徙,一支去山东半岛,另一支居住于今河南遂平县境内。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宗族姬姓于房,建立房国。房为子爵小国,前529年灭于楚。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奔楚,楚将夫概封于原房国之地,故名吴房。

迁都后的吴房故城位今河南遂平西南20千米的文城村南,汉在此设吴房县,唐代起逐渐废弃。

柏国

柏是一个古老部族。传说其首领曾先后为“五帝”及夏禹职官,长期居于中原地区。周初,封为柏子国,始封地在今河南宜阳南的柏谷城,至昭王时移封于今河南舞钢尹集北。迁都后的柏城古籍称作西平县西柏亭,今已划入舞钢市区。柏是一个小国,方圆不到百里,势力极弱,公元前7世纪中后期楚国势力扩展到准河上游。公元前529年,在楚灭房国后为楚所灭,立国约500年。

柏始建时的都城不详,迁都后的都城则有遗址,位舞钢尹集的滚河东岸及虎山西南,石漫滩水库的东北,正处于滚河转弯处南面的一个小平原上,柏在此建都达291年。城址内包含郭庄、谢古洞等大村庄,俗名“柳州城”。

胡国

史书记载,楚昭王二十年灭顿灭、胡”。《史记》中所指的胡国,顿国指今安徽阜阳所在地的胡国。阜阳胡国灭于楚昭王二十年,即前496年。郾城附近还有一个胡国,在公元前763年曾被郑国所灭,后楚国帮助复国,公元前533年,楚灵王迁都于荆,这一胡国灭亡。

安徽阜阳胡国故城位市北的泉河北岸,遗迹不详。河南酈城胡国故城位县城西北22千米,当那城与舞阳交界处的泥河注滞洪区拦河闸下游1000米处,自古称胡城集,附近有胡王殿、胡王墓遗连。故城东南为拦河坝筑坝时所破。城址平面呈方形,东西宽345米,南北335米。城墙夯土筑,可见夯层厚11-15厘米,墙体在今地面下2米多,还有带五花胶土的夯土层,厚10厘米。城内有大量灰土及残绳纹与绳纹灰陶片,耕土之下还埋有大量遗物,待发掘。

偃国

古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偃子封地于此。偃城即因偃子立国于此得名。今证实故城位县城东北15.5千米的大朱庄村.

邶国

今河南汤阴东南16千米的邶城村一带有西周初建立的邶国故城存在。《诗经》记载,在周武王灭商后,邶国与鄘、卫同为“三监”,以监督商遗民。“三监”均位商王畿内。邶国位今汤阴,北距殷墟不远,地处商王畿。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邶为康叔的卫国属地。因此,邶国存在仅5年。

巴国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的周王族诸侯国,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也是诸夏之一。春秋中期一位巴王在征讨楚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一名楚国女子而分裂出充国。 战国时期疆域“其地东至鱼复(治今奉节),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辽阔,概括了今重庆全境、湖北恩施、川东北部分地区。张仪强烈要求秦惠文王攻下巴国未允,次年八月得到芈八子(后来的宣太后)支持,于前316年攻克全境,同年,将巴国君臣掳往咸阳。秦惠文王派张仪在江州筑城,设置巴郡,把巴地纳入了秦国的郡县体制。 巴国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灭亡于公元前316年的战国中期,约有800年历史。

厉(赖)国

厉(赖)国是商至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存在的一个小国。古厉与赖、烈、列音同而通用,厉(赖)国存在期间有三次迁徙,考古认为今山西介休介山即厉山烈山,是厉(赖)国首先建国之处,建都于在商代。周武王灭商后厉赖国南迁,先迁今河南鹿邑东,今名太清宫乡,以老子故里后世置太清宫得名。约在公元前8世纪或春秋初,厉(赖)国又南迁至今河南商城。这是厉(赖)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迁徙。但古文献对厉(赖)国建都随州的记载相当多,古厉乡、赖乡今称厉山镇,位随州西北18千米,传为炎帝神农氏出生地,因号厉山氏,今存有”炎帝神农遗址“石碑。厉(赖)立国由商代起至春秋止至少上千年。厉在今山西介休建厉(赖)国先后建都以上四地。

厉(赖)另一故都鹿邑位今河南东部与安徽接壤处,太清宫遗址即紧邻安徽亳州西界,故有的文献将毫州也视为老子故乡。邶国

今河南汤阴东南16千米的邶城村一带有西周初建立的邶国,在周武王灭商后,设三监国”,监督商遗民。后三监国叛乱,周公平定之后,因邶为康叔的卫国属地:因此,国存在仅5年。

芮国

芮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前11世纪,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位置在山西省芮城县,另有说法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南方。并不能算是诸侯国。周成王在位时正式建立芮国,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职务。 春秋时期,秦穆公灭亡了芮国。《史记·卷005·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二十年(即公元前640年)灭芮国。而《路史》记录了秦穆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灭芮国的说法。亡国后,芮国君主宗室以国为氏。

伊阙

在今河南伊川城南4千米处有一座古城,称伊阙城,传为古伊侯国的都城。东周时该城名伊阙,是周末的临时国都。周赧王曾居此。城有内外二重,内为皇城或宫城,居于外城的东南部。北城墙保存较好,土夯筑残高仍达6米多。城内有两期文化堆积层,早期属仰韶文化,说明六千年前该地即有民居聚落。晚期属战国时期,相当于周赧王居伊阙的时代。

单(檀)国

檀国名始见于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推断其位置大约位于济源南黄河北岸,但具体位置亦不详。存在时代应始于西周,由于单(檀)国地处晋国入中原要道,相邻的原、阳樊等国均灭于晋,故该国也应该灭于晋国。

谭国

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国君为嬴姓,少昊氏后裔。西周初年大封诸侯的时候,周武王分封了谭国,位置在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子爵爵位。因为国势一直不盛,不久成为齐国附庸国。齐国公子小白出亡时,曾经过谭国,谭国国君没有以礼接待。后来小白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谭国也没有派人祝贺。结果谭国在前684年被齐国所灭,谭国国君流亡到同盟国莒国。谭国后代以国名为姓,为谭氏。

杨国

杨国与晋国为邻,两国联姻不断。杨为姬姓国,周宣王子尚父或宣王曾孙始封,封国时在西周晚期或春秋初期。姬姓杨国始封前还应有一姑姓杨国存在。杨国的地域大致在今山西洪洞东南(国都)。姬姓杨国始封于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潞国

潞国故城位今山西潞城东北20千米的续村,古城筑于东周,东半部已被漳河冲蚀,残存西及北城墙的部分。城址北1千米路河村周围有春秋至战国初古墓地,传说其中大墓为“潞子国婴儿墓”(国君)。路子国于公元前594年被晋灭,立国至少300年。

周置蜀国

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 杜尚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宣布 苴国成立。次年,为方便与藩属国苴国的联系,蜀国迁都成都。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公元前316年,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芦(开明氏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

苴侯求救于秦,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 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 彭州)被捉。《本蜀论》记载惠文王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 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 张仪、 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张若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国灭亡。

宜国

宜国始封于西周,大概位置在江苏镇江地区,烟缴山一带则是其都城位置。宜国位于江南,证明周王朝东南部边疆已延伸到太湖流域。

参考

中国古城古都

历代帝王陵墓

中国通史

东周列国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