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镕基都景仰的清华高富帅,掌握所有赚钱技能,遗憾终生未婚。

 华人星光 2022-07-31 发布于陕西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同样是富二代,贵公子,

他却颠覆所有人的想象。

掌握所有的赚钱技能,

拥有惊为天人的容颜,

是朱镕基都景仰不已的清华高富帅,

唯一遗憾是终生未娶......

这位“神仙般的完美人物”,

他,就是陈岱孙。

福建螺江陈氏,

数百年绵延不绝的簪缨世家,

从明朝至清末,陈氏家族,

总计走出了二十一位进士,

一位翰林,一百零八位举人,

清朝更是出了,

陈承裘父子三进士,

陈宝璐兄弟六科甲,

“父子三进士,同榜双夺魁”,

在当地是一段佳话。

此外陈氏还出了:

中国第一任海道测量局局长陈恩焘;

民国海军元老陈兆锵,

曾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水上飞机;

中国近代轮机制造的奠基者陈兆翱,

等等知名人物。

1900年,陈岱孙出生,

顶着祖父陈宝璐刑部主事的光环,

顶着伯祖父陈宝琛末代帝师的声望,

顶着陈氏家族百年光辉,

自降生那日起,

陈岱孙,

就背负了殷切沉重的期望。

家学渊博,百年积淀,

陈岱孙自幼即学贯中西,

也不辜负这广袤门楣,

考入福州名校英华中学,

两年半就读完四年课程。

1918年夏,

陈岱孙考入清华留美预科班,

也正是这个时候,

一件令他极度屈辱的事情,

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天他去黄埔滩散步,

当要步入公园时,

眼前的“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

使他惊呆了,

屈辱和愤怒到,

只觉得似乎全身的血都涌向头部。

对于一向意气风发的陈岱孙来说,

这是一个刺心刻骨的打击,

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就此觉醒!

他意识到,

富强才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从此,经济救国成为他一生所向。

22岁时,他到美国勤学苦修,

四年不分寒暑假礼拜日泡在图书馆,

取得威斯康辛大学学士学位,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还拿到美国大学生最高荣誉金钥匙奖。

一身赚钱技能,

手握经济财政的“密码”,

留在美国,前途无量,

陈岱孙毫不犹豫,

回到战火中煎熬的中华。

年仅26岁,

南京请他出任财政部长,

大权在握威风赫赫,

清华请他当教授,

从零开始建设经济系。

他选了后者,不为别的,

只为经济学能后继有人,

个人前途不值一提,

只愿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那个年代,

陈岱孙可谓是清华最耀眼的存在。

第一年当教授,

第二年兼任经济学系主任,

第三年兼任法学院院长。

年仅28岁的院长,身高一米八几,

帅气脸庞,仪表非凡,

袖口永远雪白,西装永远笔挺。

你以为他只是长得帅?

那你可错了。

陈岱孙的才华举校称赞,

据说清华讲课能出口成章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冯友兰,

一个就是陈岱孙。

读书好,颜值高,

你以为他只是文质彬彬的“书呆子”?

那你又错了。

陈岱孙的“杂家技艺”亦是不遑多让,

他擅长足球、网球、游泳、马术、

高尔夫、狩猎,

报纸上发过长篇的狩猎游记,

一套高尔夫球杆收藏了60年;

他还会编排歌剧、演唱昆曲,为学生组织“古音曲社”;球场上,陈教授上网拦击制胜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桥牌他都打得尤其精彩。

文能起笔成绝唱,

武能球场见高低,

能文能武,多才多艺,

相貌堂堂,玉树临风,

这些特点简直是爱情文艺小说中,

一干男主角的标签,

这样的他,

不知是清华多少女学生心目中“男神”。

那样多的爱慕者,

然而陈岱孙终身未娶。

清华当年有“三孙”,

叶企孙,金龙荪(金岳霖字龙荪),

陈岱孙,三人都是单身不娶,

尤其是陈教授,

这位“男神”气质高冷,

可望而不可及,

一向不苟言笑被送个“铁青脸”的称号,

你一定以为,

这位生人勿近的“铁青脸”,

估计不大不受清华学生欢迎吧,

错啦!据学生回忆,

当年陈教授讲课是清华一绝,

简直不要太火爆,

上课前十五分钟,

课堂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

陈教授时间卡的极准,

走上讲台放下包,上课铃响起,

讲完这堂课最后一句,下课铃响起,

有一次陈岱孙讲完课,

下课铃却迟迟不响,

后来一问,原来是铃坏了。

他自西洋留学归来,

却从来不像有些教授一样,

中文中夹杂英文。

他自己将国外英文经济学术语,

全部翻译为中文。

学生们都说,

听陈岱孙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只要把他的话记录下来,

不必增减便是一篇完整的经济学佳作。

更“神奇”的是,

他讲的可是高深晦涩的经济学知识,

一听经济学三个字,

便觉得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

可陈岱孙讲的经济学理论,

经过他一番“加工”,

人人都能听懂。

在很多教授都忙着写书出书,

给自己声望增光添彩时,

陈岱孙的精力都放在了课堂讲义上,

不求个人苟富贵,

但愿桃李满天下,

他将老师这份职责,尽到了极致。

就陈岱孙这一套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衣着,到今天看仍是帅气逼人。

文质彬彬,待人谦和,

陈岱孙身上既无出身富贵,

就高人一等的盛气凌人,

也没有世家纨绔子弟不务正业的恶习。

他是一位称职的教师,

更是一位热血的爱国者,

其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

令学生大为震动。

西南联大,中华教育史上一座丰碑,

陈岱孙自始至终参与了学校南迁、

组建及西南联大结束,三校回迁、

天津恢复三校建制的全过程,

战争期间,生死无常,

他可谓是和西南联大、和中国教育,

共命运、同存亡。

为教育,为国家,

他还不顾个人安危,

和西南联大张奚若、钱端升、

闻一多、朱自清等10位教授,

联名发表《十教授公开信》,

坚决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

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日寇投降后,重回清华园,

已是满目疮痍,破墙烂瓦,荒草丛生,

堂堂一国高等学府,

校舍成为马厩,

教室成了伙房,

实验仪器尽数被搬走,

已经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壳子,

如何还清华师生一个崭新的清华园?

陈岱孙,

承担了收拾这“烂摊子”的重任。

从一砖一瓦的修复,

到教学教舍的施工,

图纸、设计、进料、修盖、验收,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10个月后,

校务长潘光旦回来看到清华如昨日气派,感叹:“九年噩梦,已成云烟,今日归来,恍若离家未久。”

新中国成立后,

陈岱孙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担任系主任。

1956年评级时,

他成为全国唯一一名经济学一级教授。

此后近20年,

他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

这是他一生当中最为沉默的20年,

他所有的教材和书籍被没收了,

也不能再教书写作。

在很多大会上,

只消他说几句批判别人的话,

就可以继续回到从前无忧的生活,

可他没有,一句都没有说。

而在背后,

他悄悄干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三年困难时期,

被下放劳动的一位经济学系青年教师,

没有过冬衣服,也没钱没布票,

没有人敢接济他,

万般无奈写信给陈岱孙。

几天后,

他收到了一个厚厚的包裹,

上面大大方方写着陈岱孙寄,

里面是几套棉衣裤和几双毛袜子。

一位经济系学生,

被打击的穷困潦倒患上精神病,

陈岱孙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

挤出五块钱接济,

一直坚持了八年,直到这名学生平反。

陈岱孙的外甥女清楚记得,

有一段时间每到月中,

就会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来到家中,

没有很多话,

从陈岱孙手里接过钱就走。

问及这是哪个亲戚还是朋友?

陈岱孙只回答,

是一个说错话的人。在身处险境之时,道德仍如此高洁,大善,

太多太多人得到过他的帮助,

故而也有很多人不愿为难他,

他们甚至都称呼他为'陈先生’,

人品高洁至此,

只怕污泥都不忍沾染其身。怪不得他的学生感慨道:先生的道德文章宛如其学术成就,

都属巅峰之作。

20年过去,改革开放迎来春天,

在北京大学经济系,

第一个做学术报告的,

就是陈岱孙。

他一向心系学生,

从来述而不作,将知识和本事,

全部倾囊相授。

一生当中的唯一一部专著,

《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也是在20年沉默中厚积而发。

在“出国潮”最热烈之时,

他提出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上,

必以“正直”为先,

对西方经济学不能盲目崇拜,

作为人潮中的清醒者,

陈岱孙在奋力呐喊,

经济学界评,

这部巍巍巨著,结束了一个时代,

又开启了一个时代,

成就了陈岱孙中国经济学泰斗地位。

而在清华、西南联大、

北大执教七十年,

陈岱孙为中国培养了一批,

优秀的经济学家,

如巫宝三、梁方仲、严中平、

杨联升等。

80多岁还坚持上讲台,

95岁仍主持博士生答辩,

陈岱孙在自己95岁寿辰上,

说了这么一句,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也是在这场寿辰庆祝会上,

朱镕基亲笔写下贺信,

称陈岱孙为一代宗师,

自己虽非入行弟子,

对先生风范文章素所景仰。

而如此一代宗师陈岱孙,

常年粗茶淡饭,勤俭至极,

一个手提箱用了半个世纪,

住所里没有空调,出门都是赶公交车。

到他晚年,学生来家中拜访,

发现他用的还是从西南联大回来时,

在地摊上买的旧家具。

谈到金钱,陈岱孙曾这么说过:

“人不能没钱,钱是需要的,

但做事情完全为了钱,

抛弃理想和事业,那是很危险的。”

他一生积蓄不足两万元,

又都作为助学金捐了。

一辈子两袖清风,

一辈子未婚结婚无儿无女,

倾其一生全部,光芒与热忱,

全部奉献了讲台,

奉献给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学子。

七十载教书育人,

门生弟子遍天下,

他最大的功绩,

就是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将自己的骨血和精神,

化作教书育人英才济济的沃土!

1997年7月底,

中华一代宗师,

清华园最后的贵族,

陈岱孙老先生,

在“清华,清华大学”的喃喃自语中,

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这方校园。

无意求闻达,有功在树人,

精神巍睿然,高风亮今辰。

一代宗师、教书巨匠陈岱孙,

将教师这份职责尽到了极致,

屹立讲台七十年,

他在中国清华,

书写了足以令人景仰百年的传奇,

他是教育界,

一座永恒而难以逾越的丰碑。

先生来时,经济学一片荒芜,

先生去时,

且看遍地桃李,旌旗猎猎。

他掌握着金融学赚钱的技能密码,

却把这满身本事,

浇灌在了中华大地。

今天,2022年7月底,

陈岱孙老先生逝世整整25周年祭日,

大师远去,吾辈缅怀!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