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画家郑晓京竹子画:诗中蕴藏画意,画中暗含诗情

 颜良文墨 2022-07-31 发布于河南

  苏轼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现代同样有许多画家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发展方向。诗人画家郑晓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通过对竹的描绘,升华成了一种人的精神风貌,赋予它虚心、坚韧、气节等人格魅力。

  郑晓京笔下的国画竹子有着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诗人画家郑晓京的国画作品诗画结合,诗中蕴藏画意,画中暗含诗情,在当代画家之中颇为难得。接下来带你品赏郑晓京老师笔下风格的竹子图吧:

  郑晓京·《竹》 (69*69cm)

  郑晓京·《竹子四条屏》 (69*17cm*4)

  郑晓京·《竹》 (69*34cm)

  郑晓京·《墨竹》(66*122cm)

  郑晓京·《水墨兰竹双清图》 (100*50cm)

  收藏一幅竹子国画,不仅可以从中读出高雅的品味,而且竹子独特的艺术感,是其他题材都无法取代的。郑晓京老师笔下的竹子画更是如此,身为古典诗人、花鸟画家的他,在画中题写了原创诗词,不仅完美的填补了画面的空白,而且增添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郑晓京,号侪石、1963年生于北京。花鸟画家、古典诗人,徐悲鸿艺术沙龙理 事,徐悲鸿师生作品巡回画展策展人及参展画家,艺术节 基 金 会徐 悲 鸿艺术 基 金 艺委会 委 员,徐悲鸿再传弟子,文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