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204、与曹操志同道不合的谋士荀彧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有个成语,叫做志同道合,意思是说,志向相同,目标一致。但有些人,志向是一样的,目标却不相同,曹操和荀彧就是这样。

荀彧,是曹操的第一谋士,屡献奇策,被曹操誉为“张良”。曹操与荀彧的志向,都是平定天下。然而,荀彧的目标,是要恢复刘姓汉室;而曹操后来的目标,却是想让天下姓曹。因而,两个亲密战友的最终结局,就不那么美好了。

《三国志》记载,荀彧是河南许昌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和功臣。

荀彧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眼光和谋略,人称有“王佐之才”。董卓作乱时,荀彧对乡亲们说:“颍川是个四战之地,常为兵家所争,应该赶快离开这里”。可是,乡亲们留恋故土,不愿离开。荀彧只好带领宗族,去了冀州。果然,时间不长,颍川就发生了兵乱,留在家乡的人多数遭到杀害。

面对天下大乱、百姓受难,荀彧痛心疾首,他立志要辅佐一位乱世英雄,平定天下,匡扶汉室。荀彧先是到了冀州,袁绍以上宾之礼对待他,并且委以重任。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声望很高,袁绍又敢于对抗乱臣董卓,荀彧对他抱有很大希望。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荀彧发现,袁绍徒有虚名,成不了大事,而曹操虽然当时势力弱小,却倒像个乱世英雄,是个能成大事之人。于是,荀彧果断离开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早就听说过荀彧的名声,见他归附,十分高兴,说:“您就是我的张良啊!”

这个时候,曹操与荀彧志同道合,都要平定天下,恢复国家统一。曹操对荀彧十分信任,他率军攻打徐州的时候,让荀彧、陈宫、程昱留守后方。不料,陈宫与张邈合谋叛乱,引来吕布,衮州大部分郡县丢失。在这关键时刻,荀彧临危不惧,调度有方,保住了鄄城、范县、东阿三座县城,使曹操回兵之后,尚有立足之地。随后,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打败了吕布、陈宫、张邈,不仅恢复了衮州,而且占领了徐州、豫州部分土地,使曹操有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

公元196年,荀彧站在全局的高度,为曹操制定了三大纲领,即尊奉天子以顺从民意,胸怀天下以降服豪强,弘扬正义以招揽英雄。当时,汉献帝受困于洛阳,饥寒交迫,荀彧和毛玠都极力主张迎奉天子。曹操也有此意,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把汉献帝接来,在许县建都,从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地位,从此,曹操的事业愈发兴旺。荀彧的三大纲领,是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当时尊奉天子,曹操是否真心不好说,但荀彧和毛玠,确实出于真情,体现了他们对汉室的忠心。

汉献帝定都许县后,曹操让荀彧担任了尚书令。东汉时期的尚书台,既是决策机构,又是执行机构,是中央的神经中枢,皇帝对外发号施令,都要经过尚书台。荀彧掌管了尚书台,就等于控制了整个朝廷。此后,曹操经常外出作战,而留荀彧镇守许都。曹操觉得离不开荀彧,说:“您不在我身边,谁能代替您为我出谋划策呢?”于是,荀彧推荐了荀攸、仲繇,后来又推荐了郭嘉、陈群、司马懿等一批人才。

曹操在外打仗,遇有大事,还常常征询荀彧的意见。在与袁绍决战之前,许多人都担心打不过袁绍,孔融甚至公开散布必败论。荀彧客观地分析了袁绍的优势和劣势,得出结论说,袁军必败。这大大增强了曹军的信心,鼓舞了士气。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期间,异常艰难,曹操感到坚持不下去了,给荀彧写信,商议退兵。荀彧坚决反对,劝曹操务必咬牙坚持。曹操听从了,结果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曹操根据荀彧的功劳,表奏朝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荀彧再三推辞,才接受下来。曹操还把女儿嫁给了荀彧长子荀恽,两人成了儿女亲家。后来,又把荀彧的封邑,增加到两千户。荀彧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他把俸禄、赏赐和家中财物,全都分给宗族和朋友,或者救助穷人,家中没有余财。

荀彧原本认为曹操是匡扶汉室的英雄,从曹操当时的所作所为来看,也确实如此,所以荀彧竭力辅佐他。可是,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这让荀彧感到很失望。

裴松之在《三国志》补注中,引用《献帝春秋》记载说,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信,要求诛杀曹操。伏完拿不定主意,把信给荀彧看。如此重大机密,伏完敢告诉荀彧,说明伏完知道荀彧忠于汉室,并非曹操死党。荀彧看信后,并不同意诛杀曹操,但也没有向曹操报告。几年以后,伏完死了,伏完的内弟樊普,为了荣华富贵,向曹操告密。曹操知道了荀彧看信不报之事,对他心怀不满,两人产生了嫌隙。《献帝春秋》是记述汉献帝时期的史书,作者不知道是什么人。

公元212年,曹操指使董昭等人,开始谋划封曹操为魏公之事。董昭秘密询问荀彧的意见,荀彧明知道这是曹操主使的,仍然明确表示反对,并且说:“曹公兴义兵,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本来怀着忠诚之心,保持谦让的品德,所以不应该这样做”。

曹操听说以后,知道荀彧已经不能与他同道了,怎敢再让他镇守许都。当时,曹操正在讨伐孙权,于是,让荀彧前来慰劳军队,借机把他扣在军中。荀彧感到匡扶汉室的理想破灭了,万念俱灰,不久忧郁而死,终年五十岁。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进封魏公。

裴松之引用《魏氏春秋》说,曹操送给荀彧一盒食物,荀彧打开一看,里边空无一物,这寓意是,荀彧不能再吃曹家饭了,于是荀彧便服毒自杀了。《魏氏春秋》是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记述了曹魏政权的历史。

荀彧与曹操,志同道不合,结局凄凉,令人感叹!其实,荀彧大可不必如此,一个腐朽透顶、名存实亡的东汉朝廷,还匡扶它干什么?又怎么能够匡扶起来呢?曹操在乱世之中重整山河,自己开创一片天地,别说当魏公,就是当皇帝,又有何不可呢?

不过,荀彧坚守自己的理想,不为强权折腰,这种精神和气节,还是令人敬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