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眼睛始终闭不上

 九曲森林 2022-07-31 发布于广东

1987年12月15日,当战友们死命赶到云南广南县波么村时,陈建军早已倒在了血泊中。

战友们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建军啊,我们来晚了啊!”

陈建军的脸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他腹部中枪,头被打破,全身上下伤口无数,因为失血过多,早已没有了呼吸,然而,陈建军的眼睛,依然睁着。

战友们不愿意相信,昨天还生龙活虎的陈建军,此刻怎么就躺在这冰天雪地里不动了。

战友们一边哭着,一边背着陈建军往医院赶。

到了医院,医生无奈地摇头:“你们应该早就知道没有希望了”,然而此时,陈建军的手,依然保持着握枪的姿势。

陈建军才25岁,他的女儿仅仅一岁半,可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牺牲的缉毒民警,陈建军早已执行过24次卧底任务。

虽然早已知道缉毒警危险,但是死神怎么能来得这么快!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陈建军做缉毒警,并不是毫无缘由的。

1962年8月1日陈建军出生在云南麻栗坡,因为当天刚好是建军节,陈建军的父亲便毫不犹豫地给他取名为“建军”。

陈建军的父亲是当地派出所的一名公安干警,从小陈建军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父亲去派出所上班。

父亲和派出所的叔叔们就是陈建军的偶像,派出所的刑事侦查书籍就是陈建军的课外读物,从小耳濡目染,让陈建军暗暗发誓,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警察。

时光如梭,很快陈建军就长大了。

在这期间,“魔窟”金三角的毒品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云南地理位置又非常特殊,很多毒品都是通过云南进入我国内陆。

为了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活动,1982年我国准备在云南成立全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

也正好在1982年,陈建军高中毕业了。这个刚满20岁的小伙子一听说国家要招缉毒警,兴奋地整夜没睡觉。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陈建军一个人偷偷跑去征兵处报了名。

为什么不和父母商量?后来陈建军说,缉毒警危险,和父母说了怕他们不同意。

确实,陈建军的父亲干了一辈子公安,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吸毒贩毒的人,哪一个不是亡命之徒?和他们打交道,那就是命悬一线,九死一生,作为父亲,他怎么会不担心?

但是听到陈建军在征兵登记表上写的话:“立志继承父亲干公安,这是自儿时就扎根于心中的决定”,陈建军的父亲想说什么,但他终究什么也没说。

可要进缉毒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缉毒队在整个云南只招1000人,但仅仅是麻栗坡这一个小小的镇,报名的人数就达到了800多人。

为了能被选中,陈建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做俯卧撑、单杠、双杠、擒拿格斗……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终于到了选拔的日子,由于陈建军本身具有很强的军事专业知识,再加上他优异的体能表现,最终,陈建军以全县第一的成绩从800多人中脱颖而出。

看着陈建军的成绩,陈建军的父亲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该是欣喜还是担忧,云南离金三角是那么近,云南的国家边境线又是那么长……

文章图片3

去缉毒队报道的那天,陈建军站在家门口,向父亲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父亲千言万语无法说出口,他只是默默地回敬了儿子一个军礼。

看着儿子走出家门的背影,陈建军的父亲知道,此刻陈建军已经不是那个整天围着他,要听他讲“抓坏蛋”故事的儿子了。

陈建军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故事要去讲。鸟大了总是要飞出巢,自己翱翔。

文章图片4

进入缉毒队后,缉毒队的日常训练更加严格和艰苦,除了要练体能还要学习如何识别毒贩、如何和毒贩打交道、如何和毒贩周旋……

1983年,由于陈建军出色的表现,他被组织上调到了平远街。

平远街在当地名气不小,那是对越反击战中通向老山的必经之路,那里的情况非常复杂且危险。

从1979年对越反击战开始,平远街就发生过多起军火被盗案。

据估算,那些被盗的军火加起来可以武装一个营,而那些被盗的军火,绝大多数都落入了毒贩的手中。

除了被盗的军火,毒贩手中那些自制的土枪土炮和从黑市流转到平远的军火,更是无法统计,整个平远,危机四伏。

那些穷凶极恶的毒贩,仗着手里的军火,嚣张跋扈,他们和金三角的毒贩勾结,将毒品悄悄地输入内陆。

而陈建军和战友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锻造成盾牌,守在缉毒的第一防线。

文章图片5

陈建军一家人合影

为了摸清平远的毒贩数量和他们的活动轨迹,陈建军和队友们除了设卡堵截还会化妆进村侦查。

在长期和毒贩的近距离接触中,陈建军不仅摸清了毒贩的行规行话,还学会了变幻不同的口音来迷惑毒贩,甚至陈建军在当地还培养了自己的耳目,帮着缉毒队打探毒贩的行踪。

在短时间内,陈建军和战友们就破获了多起毒品交易案。

优秀的人总是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由于在缉毒过程中出色的表现,1985年陈建军被领导选中,执行“秘密任务”。

不再像原来一样可以和队友们有组织有计划地行动,做卧底,很多时候就只能靠陈建军自己随机应变,深入虎穴,那是真正的命悬一线。

不是不知道做卧底有多危险,但是为了守好边境线,为了切断毒品交易链,陈建军义无反顾。

从此,陈建军在缉毒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了。

文章图片6

陈建军要做卧底,谈何容易。

在缉毒队多年,陈建军早已练就了一身正气,很多平远本地毒贩对陈建军再熟悉不过,他们远远地看见陈建军,都会赶紧绕道走。

文章图片7

为了能顺利执行特殊任务,陈建军开始“有计划地”变坏。

陈建军不仅学会了抽烟喝酒打麻将,还学着毒贩的样子染了发,做了纹身,将自己打扮得像个街头混混。

除了相貌的改变,陈建军的性情也开始变了。

每天下班回家,陈建军会找各种理由和妻子吵架,然后摔门而去,留下痛苦的妻子独自对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垂泪。

陈建军于心不忍,妻子本来身体就不好,孩子也还那么小,自己怎么能说那么混账的话来伤害她呢?

陈建军想告诉妻子实情,可是为了妻女的安全,陈建军只能含泪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很快,陈建军的“有计划变坏”就有了效果。

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陈建军是因为长期和毒贩打交道,已经染上了毒瘾,毕竟这样的人和事,之前也不是没有过。

有人还特意跑到陈建军的父亲那里告状:老干警啊,你管管你儿子吧,他把你的脸都丢尽了。

陈建军的父亲低着头,不言语。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或许此刻也只有父亲能明白陈建军的苦衷,可是作为父亲,作为一名老公安,他什么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

文章图片8

经过精心准备,陈建军开始了卧底生涯的第一个任务。

1986年8月,有情报人员得到消息,毒贩冯育焕手中有一大批毒品正在寻找买家。

于是,陈建军在战友们的掩护配合下,化身成“广东老板”,孤身一人前往冯育焕在云南广南县的家中。

看见陌生人突然造访,冯育焕心生警惕,对陈建军严格盘问,但不管冯育焕问什么,陈建军操着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沉着冷静,应对自如。

文章图片9

因为早就知道冯育焕贪财,所以在不经意间,陈建军故意将自己的背包露出了一个小口子,里面是一沓沓崭新的百元大钞。

冯育焕见了,眼睛都直了,他不仅不再怀疑陈建军,还主动提出希望尽快交易。

于是,陈建军一边假意和冯育焕讨价还价,一边悄悄地将交易的信息和地点传递给了在外围的战友。

第二天,当陈建军和冯育焕正在交易时,陈建军的战友们突然破门而入,人赃并获。

首战告捷,陈建军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他不断总结经验,在以后的卧底任务中,一次比一次表现出色。

一次,陈建军化装成回族人和毒贩交易,众所周知,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的。

在接触中,毒贩故意在陈建军吃饭时将一块猪肉夹在陈建军碗里,想看陈建军的反应。

结果,陈建军毫不犹豫地扔下筷子,气愤地转身走人。嚣张狡猾的毒贩见陈建军那么生气,反而回过头来和陈建军赔礼道歉。

在那次毒品交易中,狡猾的毒贩将交易地点一变再变,最终临时选在了三面悬崖的高山上,导致陈建军的战友们没有办法支援陈建军。

但是,正因为只有一条路可以下山,反而给了陈建军机会。

交易时,陈建军将装钱的包扔到了悬崖边上,当那些毒贩去捡包时,陈建军拔出配枪,将5名毒贩一一擒获。

凭着机智和胆识,陈建军一次次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在缉毒队陈建军的表现无可挑剔,可是作为丈夫,作为父亲,陈建军却连及格分都拿不到。

平日里陈建军的“混混”表现,已经让妻子伤心欲绝,陈建军的女儿已经一岁多,但看见父亲的日子屈指可数。

陈建军总想着,再等等吧,等剿灭了毒贩,就可以回家看看孩子了。可是,一次次,陈建军只能在心里说着抱歉。

文章图片10

一次,陈建军的女儿发高烧住院,好几天温度都降不下来,她的妻子日夜不停地守在病床前,也累病了。

部队领导听说后让陈建军回家看看,可当时陈建军手里刚好有一个毒贩要收网,没有办法,陈建军只能含泪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女儿和妻子一切都好。

女儿一岁半的时候,陈建军回了一次家,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陈建军心里无比愧疚。

陈建军和妻子商量,等女儿2岁的时候,他一定要好好给女儿过一个生日。

可是,还没等到女儿2岁,陈建军就牺牲在了缉毒的路上。

文章图片11

那是1987年12月,年终将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欢欢喜喜地过年。

陈建军所在的缉毒队却更加忙碌,为了人民能过一个祥和年,他们要比平时更加警惕。

13日,缉毒队收到线报,云南广南县大毒贩冯德国手中有一大批毒品,准备在春节前出手。

于是,陈建军再次化装成买家,有计划地与冯德国接触。

但是冯德国为人十分谨慎,在经过多番试探和讨价还价后,冯德国同意了陈建军的提议,在广南县珠琳镇交易,因为在珠琳镇,陈建军更容易和战友们配合。

可是,陈建军低估了冯德国的狡猾。

当陈建军按照约定,部署好一切在珠琳镇等着冯德国时,却被冯德国告知,让陈建军独自一人去冯德国的老巢交易。

冯德国的老巢在云南广南县曙光乡的小波幺村,冯德国在那里经营多年,不仅耳目众多,而且冯德国的妻子父母都住在那里,战友们虽然能在外围埋伏,但是不能离小波幺村太近,否则就很容易暴露。

虽然知道冯德国的老巢危机四伏,但为了能将毒贩一网打尽,陈建军还是决定按照冯德国的要求独自前往交易,而战友们只能远远地在小波幺村外围等待陈建军发出的暗号。

来到小波幺村,当冯德国拿出毒品和陈建军在二楼交易时,陈建军见时机已到,便拔出抢,迅速向着天空鸣枪,向队友们发出讯号,然后,迅速将枪口对着冯德国。

冯德国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地盘居然还有人耍花样,冯德国身上没有带武器,陈建军原本以为冯德国会束手就擒,却没想到冯德国一个转身,拔腿就跑。

陈建军赶紧拿上毒品和现金追了出去,毒品可是冯德国的罪证,如果没有了毒品,即使抓住冯德国,冯德国也会死不承认,那样就不能定冯德国的罪了。

当陈建国追到楼下时,却看见冯德国的小弟陶顺明拿着枪堵在楼梯口,千钧一发之际,陈建军和陶顺明都开枪了。

陈建国将陶顺明一枪击毙,但是陈建国的腹部也中了抢,鲜血直流。

陈建军捂着伤口追出门去,冯德国早已不见了踪迹。闻讯而来的冯德国的妻子和父母见陈建军身受重伤,便拿着木棒,劈头盖脸地朝陈建军打来……

当战友们赶来时,陈建军早已倒在了血泊中,当天的小波幺村下着小雪,战友们轻轻扒开覆盖在陈建军脸上的冰霜,发现陈建军的眼睛还大睁着……

文章图片12

英雄逝去,天地无声。

陈建军的父母还在家里等着儿子回家过年,陈建军的妻子还在想着一家人怎样给女儿过2岁的生日,陈建军的女儿还没有把爸爸的相貌记在心里……

毒贩还未肃清,家人还在等着他回家,陈建军死不瞑目。

陈建军牺牲后,他的妻子因为不能接受陈建军卧底牺牲的事实,伤心欲绝,短短三年后便撒手人寰,留下孤独的女儿跟着陈建军的父母生活。

所幸的是陈建军的弟弟陈维国、陈维江先后考入了警校,被分到了麻栗坡公安局。

弟弟们继承陈建军的遗志,在维护国家安定的路上,一路向前。

文章图片13

据统计,仅1986年到1987年的两年时间,陈建军就深入毒穴24次,缴获毒品51400克,抓获毒贩19人。

直到陈建军牺牲后,他的妻子才知道,原来自己眼里的“混混”丈夫,一直是忍辱负重,只为了能将毒贩绳之以法。

在我国缉毒战线上,有无数像陈建军这样的缉毒警,他们背负着骂名,行走在黑暗里,因为害怕毒贩的报复,有人在死后都不能将名字光明正大地刻在墓碑上。

可是不久前,生活在镁光灯下的吸毒艺人居然能拿到“影帝”,这样的事让我们既愤怒又悲哀。

要知道,瘾君子们拿去购买毒品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被毒贩换成子弹,打在像陈建军那样的缉毒警身上。

我们的缉毒警们,谁的身后没有父母?谁的身后没有子女?谁不向往着安宁美好的生活?

文章图片14

如果没有毒贩贩毒,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毒品的荼毒下,家破人亡。如果人人洁身自好,不去沾染毒品,毒贩也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可就因为毒品买卖屡禁不止,毒贩和“瘾君子”们层出不穷,威胁着社会的安定,才让那么多缉毒警时刻枕戈待旦,命悬一线,甚至终生与黑暗为伍。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但愿有一天,天下无毒,像陈建军那样的缉毒英雄也能死得瞑目了。

参考资料:

云南网 《24次卧底贩毒团伙 新中国成立来首个牺牲的缉毒警就在云南》 2022年6月2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