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广祥 | 史话江都:丁沟镇

 丁中广祥 2022-08-01 发布于江苏

史话江都:丁沟镇
丁沟中学  张广祥

作者张广祥:即本号小编,1968年生。长相丑陋,智力一般。草民一棵,教师一枚,现供职于丁沟中学。

我工作所在地丁沟镇,地处江都区中部,东与郭村镇交界,南至新通扬运河与宜陵镇接壤,西与丁伙镇、真武镇毗邻,北与樊川镇、小纪镇相连。

新中国建立后,丁沟沿革线索较为清晰。1950年,属丁沟区。1956年,改为丁沟乡。1958年,改为丁沟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复置丁沟乡。1985年,撤乡改镇。2005年,麾村镇并入。

但是,丁沟最早可上溯到什么年代,目前我手边暂缺乏这方面资料。事实上,丁沟史料实在不多,至少网络上十分有限,我多方搜寻,也难觅一二。这也是我多年前写乡镇史话唯独未写丁沟的原因。不是我不爱丁沟,的确是“无米下锅”。近年来各镇皆编撰镇志,江都其他乡镇基本已印行,我老家宜陵镇甚至已两度出版镇志;但据我了解,丁沟镇志才刚刚完成初稿,要到正式出版尚有大段时间。这也可见,丁沟镇志编写起来颇为困难,因素或能推知。

夜色下的丁沟

丁善阳先生《山阳河畔兴丁沟》云:“清朝后期江都分县时,丁沟隶属甘泉,其镇东、北两面与泰县接壤。”“清朝后期”之前丁沟史呢?丁先生未说。但我相信,丁沟历史绝对不能从“清朝后期”算起。

1968年,丁沟镇原洪飞大队郑王生产队一农民下田劳动时发现一座小型墓葬,并将墓中一把紫砂壶带回家。那把紫砂壶底部有“大彬”两字明文。经考古人员鉴定,为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制。(此壶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由扬州市双博馆收藏)后来对这座原已被盗的墓葬进行清理,又出土一方砖刻地券,标明此墓曹姓主人安厝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06)。

更有著名的山阳河,直接拉长丁沟的历史。

山阳河,自茱萸湾(今湾头)向东至东陵(今宜陵)折向北,经樊汊(今樊川)奔高邮、宝应,入射阳湖,达于淮阴之山阳,故名山阳河。

山阳河又名三羊河、三洋河、山羊河等。关于“山羊河”一说,明末清初大家费密(后文有详说)之子、诗人费锡璜《山阳河记》云:丁沟一带,“昔有仙人牧羊在此,羊踪逶逦沿而为河,羊首东而尻西。礓砺者,羊所遗矢也”。表明今日山阳河原是山羊跑出之河。关于“三羊河”一说,古有仙人自南而北牧三只仙羊,一路羊足踏来,羊足过处即成河也,此为“三羊河”之来历(后文还会记录相关传说)。

贯穿丁沟中学校园的山阳河

山阳河,古称三阳渎,史称邗沟东道。其开端连着一个伟大朝代的前启。公元587年,隋文帝为了统一大业,听取吴州(扬州一带)总管贺若弼平陈十策建议,以老马换购陈船,藏匿于山阳河中,又买破船五六十艘停泊在邗沟西道运河(今邵伯一段)中,陈人以为隋无船,未加防备,从而成就隋一统江山的梦。

大运河的历史,乃一部称霸的历史。作为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邗沟开凿时源于军事目的,山阳河亦是军事需要,但后来客观上却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同时,山阳河亦成就了丁沟。山阳河穿丁沟而过,主流向北,支流(丁泰河)向东,河道成“丁”字形状,这便是丁沟镇取名之来由。曾有老先生“我是山泉”留言说,早年丁沟有两座桥(亦可称三座桥),一座(实为两座)为“八字桥”,驾设于这个“丁”字横竖交接处,还有一桥架设于“丁”字竖鈎中段,为南北通途。河南河北居民去往河西,分走“八字桥”:河南居民从“八字桥”之“撇桥”上过去,河北居民则从“八字桥”之“捺桥”上过去,各走各道,非常便捷。从空中俯瞰,抑或稍有想象力之人,足可想见这“八字桥”之妙之趣之神之活。这八字桥解放初还在。

商民逐岸立市,丁沟集镇因河而兴。清董恂编著《甘棠小志》对此有明确记载。

丁沟老街

我手边有一本江都教育局1990年所编《江都历史》,开篇写到一事。1976年开挖新山阳河时,在丁沟出土一海相动物鲸鱼的脊椎骨化石,距今已一万多年。这表明,丁沟一带乃至整个江都、扬州在一万年前以前尚是大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在五千年至八千年前,由于长江、淮河泥沙的冲积,形成长江三角洲陆地,从此开始有了古江都、古丁沟吧。陆地形成,万物生长,禽兽生息,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便利条件。新石器时代,江都就有了我们祖先活动的踪迹,丁沟当然不例外。

同樊川类似,丁沟缘河(山阳河)而建,因河命名,据此推测,丁沟应该源于隋朝,距今1400多年,与樊川等周边乡镇历史相当。

旧丁沟官方网站(现已不存),曾刊发过丁沟乡村故事,颇有意思,让我们对丁沟历史又多了一些了解;但其语焉不详,估计有不少附会。

承志桥:清未民初,丁沟镇黄铁庄人王兰溪,为继承先人遗愿,故建桥名曰“承志桥”。砖石结构,并使用糯米汁、石浆浇铸而成。丁沟张端礼(丁沟镇退休老干部,已故世)撰诗称:“黄铁庄前石拱桥,命名承志有名昭。桥形仿造江南式,追远先人建此桥。”

棋子湾:丁沟镇以北二里之遥,有一小村落,自古以来名棋子湾。据传,古有一仙人从南向北牧三只仙羊,一路羊足过处即成河。至丁沟镇北二里处,遇二位仙人席地而坐,以石为子正在奕棋,对所到之牧羊仙人和仙羊视若无睹,不予让道,牧羊仙人自知法力不及奕棋仙人,只好驱仙羊改道而行,羊踏之河故成一湾,后人称此处为棋子湾。慕名来者,筑室而居,久而多之,即成一村庄,起名棋子湾,沿传至今,仍称棋子湾生产组。羊踏之河名曰三羊河,三羊河在丁沟北二里处确有一湾,世人皆传之、信之。

青墩饮马池: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率大军北上抗金,某日月黑风高,大军至丁沟西北约三里许,因天气恶劣,全军驻扎安营,扎营停当后,发现近无河道水流,无水饮马,亦无水为炊,情况报至中军大帐,岳元帅下令,掘土为池,以渗水用之,由于兵多士众,求水心切,不多长时间,即挖出一口大而深的塘来,所挖之土堆为墩,塘中渗水饮马作炊。大军过后,墩上绿草青青,塘中之水清见兰天,当地老乡们称墩为青墩,塘为饮马池。相传,青墩颇有灵气,每逢婚庆之事,缺炊饮餐具,只要事先焚香祷告,说明所缺何物和数量,次日去取必如数予之,但用后一定得还回原处,若干年后,有一贪心之人,求借后未还,从此,青墩的灵气再也没有了,但饮马池遇大旱不涸,供人蓄用之,直到解放后被墩土所填方无水。

传说而已。虽不足信,但无疑为丁沟增添些许神奇色彩。

丁沟不但因河而兴,而且也因河而盛。对此,丁沟镇老领导何仁坤老先生在其《丁沟的昨天》有详细描述。且摘录三段:

丁沟凭借三阳河、丁泰河水路四通八达,特别是与泰州之间正常开行“帮船”,成为客货运输大动脉,工业品、生活日用品大都从泰州运来,人员出行就乘日夜兼行的“帮船”。周围四乡八镇的农民每逢二、五、八都到丁沟赶集、买卖,带来市场的活跃,故有民谚:“买不到的到丁沟买,卖不掉的到丁沟卖。”在苏北地区影响面也特别大,都说:“苏南有奔牛,苏北有丁沟。”市场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丁沟处于通南高沙土旱谷区与通北里下河的连接区域,不仅本地水旱作物兼具,更具有调节南北区域农副产品、产业的功能。南边产的高梁、谷子、玉米、绿豆、山芋、罗卜等五谷杂粮,北边产的稻麦、棉花、莲藕、荸荠、茨菇、鱼虾、螃蟹等水产,都在丁沟交汇,孕育了门类齐全的专业市场。

更有店铺商贾遍布丁沟镇区的各个角落。久负盛名的老字号王宝兴,就是现在的扬剧大佬王俊家的祖业,他家除了在凡川等地设有商号外,丁沟大本营的杂货酱坊占据河东大半条街,后因日寇放火烧得所剩无几。河西条石街道沿河从南到北,中段东西向水巷街,南头从河边通南市场的都天庙街、南市街、张家街、河东八字桥街,河南沿河街……每条街的店铺一家紧挨一家,有众德堂、济生堂等三四家药店,更多的是布店、百货店、茶食店。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丁沟庙会更是火爆异常,许多苏南、苏北客商、生意人提前三天就来占据好位置。就在这一天,丁沟镇上以及农村所有人家像过节一样,停下农活预备酒菜,邀请和招待来自外乡的亲朋,餐后一同逛街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


的确,在历史上,丁沟是商贾云集、贸易散集之宝地,繁盛辉煌,声名远播。网友“沈治涛”留言说:“据祖辈讲起,若非倭寇当年在侵华战争中作恶多端,对丁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并放火烧了七天七夜,现如今江南古镇周庄根本无法与丁沟媲美。”

2005年并入丁沟的麾村,本也是集镇,亦有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

麾村一带在古时候,人烟稀少,村落寥寥,宋朝时一度是南宋抗金前线。明朝开始从江南移民到此,才逐渐兴旺起来。清末民初,这里是江、甘泉、泰县三县交界的结合部,当时麾村西部属甘泉,江部属江都,北部以河为界和泰县相邻。新中国建立后,麾村行政区划和归属几经变化。1958年秋,麾村隶属小纪公社宗村工区。1959年8月,建麾村人民公社。1968年建麾村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麾村公社革委会更名为麾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7月,改称麾村乡。1994年麾村撤乡设镇。

为何叫麾村?麾村原称麻村,后改为今名。这与岳飞抗金有关。

当年金兵打北宋首都汴京,虏走微宗和钦宗两帝后,又继续南下。由俘虏营逃出来的宋家王朝后代康王赵构,在杭州登基建立南宋。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后,一度决心抗金,命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率兵抵抗金兵,试图收复中原。建炎四年(1130),岳飞在常州一带与金兵四次交锋,连战连捷。主帅金兀术见势不妙,只得取道建康(今南京)逃窜江北。岳飞随即率部进入泰州城,布防于南通、泰州、江都沿江一线。在我江都嘶马、麾村、宜陵、宗村一带均驻有岳家军,与占领竹墩(今小纪镇竹墩村)等地的金兵隔壕相望、互相对峙。有岳家军的保护,百姓当然不再遭受金兵蹂躏。加之岳家军纪律严明,从不扰民,民得安居。

麾村,意为大将军麾下之村,正表明岳飞当年在此驻军抗击金兵这一史实。麾村之名,便是这样来的。

而今,麾村街中心有一尊建于2004年的塑像,正是岳飞像。2017年我曾驱车瞻仰。但见岳飞头戴盔甲,身披铁铠,手执金枪,腰佩宝剑,跨下一匹高大的战马四蹄疾飞。威风凛凛之景象,好像无时不在昭示着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决心与气概。抬首仰望,便为岳飞爱国情怀与英勇精神所感染!

岳飞塑像

丁沟大地不仅有过抗金的故事,也有革命战争时期英勇战斗的传奇。

今野田村(原属麾村镇)有座庙,庙内有株树。庙是“古关帝庙”,树是银杏树。

这树是一株神树!当地村民会绘声绘色地说给你听。

解放前,来到野田的国民党士兵缺乏燃料,便锯起这株树。哪知道,一锯锯出红色液体。村民们就说,这是血,庙里关帝显灵了!国民党士兵吓得赶紧住手而逃,生怕遭到报应。

显然,这庙亦有红色印记。

1940年,叶飞新四军挺进纵队在驻地吴桥遭到日伪军围剿,后来部队辗转移师到郭村休整,在距郭村西侧不远处野田村关帝庙成立新四军挺进纵队后方医院,收治伤员100多人。

郭村保卫战打响后,附近敌人曾来偷袭,医院领导和轻伤员或守庙外或守庙内,巧妙布阵,后在外援配合下,最终保全生命。郭村战斗胜利以后,新四军挺进纵队后方医院随大部队东进,后来改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后方疗养所。

这样一段红色记忆,一次战斗传奇,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可不是野史。

野田古关帝庙,拍于2017年

革命战争年代,更有无数丁沟儿女为民族解放,或战死沙场,或就义于敌人的刑场,其英魂和热血传奇永远镌刻于中华大地。

邓华(1915—1943),新四军烈士,江苏无锡人。1942年,转移留在江都县境内新四军组成江都独立团,邓华时任独立团二连连长。1943年9月7日,丁沟北草村(当地人习惯称此地为草子)战斗打响。郭村“王老虎”(伪军团长王剑斋)带领五六百伪军向北草村一带进发,沿途大肆抢劫。当时,我独立团团部驻扎在江都真武区高徐庄,得知情况后即刻派出二连和七连轻装出发,直扑北草村。此时敌人因多日奔波已经疲惫不堪,行动十分缓慢,忽闻新四军从天而降,魂飞魄散,很快溃不成军。许多伪军钻进一家地主大院内,负隅顽抗。邓华果断命令战士包围大院。院墙外约10米处,有一民房,门口有一小草堆。邓华手提驳壳枪,迅速扑上草堆,伏在上面,边观察边指挥战士。未料大院墙头拐角顶伏有一敌步枪手,其将枪口瞄准邓华,随着枪声,毫无防备的邓华翻身躺在地上,鲜血染红身躯,牺牲时年仅28岁。为纪念邓华烈士,新中国成立后,江都县将北草乡改名为邓华乡,1958年改为邓华大队,1983年后改为邓华村,直至今天。今年3月31日,邓华烈士墓修扩建工程完工,原先孤零零立于农田间的烈士墓,已变成绿树环绕的一片红色教育片区。

邓华烈士

邓华烈士墓

韩银(1921—1945),新四军烈士,丁沟镇韩巷村人。1941年,新四军正在江淮一带与日本兵作战。当年,20岁的韩银加入新四军。随后,随部队在江都一带与日军打游击,参与多次战斗,击毙不少日军,从普通士兵升为副连长。1944年,新四军围攻郭村张倪庄一役,尤其艰难。张倪庄是日伪军的碉堡群所在地,地势险要,周围为湖水环绕,易守难攻。新四军围攻多日,无法攻克。一天,韩银一行在庄外河道巡查时,突然发现一队日本汽艇正驶向张倪庄;如不及时拦阻,日军恐从背后偷袭新四军。为了阻击日军的偷袭行动,韩银等随即与日军交火。韩银侄儿韩士荣听父亲讲过,“他炸沉日军汽艇后,被敌人的机枪击中,肠子都流出来了。”韩银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1945年,抗战胜利后,韩巷村更名为韩银村,以纪念抗战烈士韩银。但在2010年,韩银村与邻近光林村合并,村名定为腾飞;为此,当地村民至今难以释怀,扬州晚报亦曾连续报道此事。

韩银烈士墓

濮荣臣(1922—1943),丁沟镇濮家巷人。1941年由时任共进乡的乡长举荐参加革命。1942年江都独立团建立,该团是抗战时期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濮荣臣随即加入江都独立团,先后任战士、秘书等职。濮荣臣在部队勤奋好学,英勇善战,累立战功,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1943年,在南通小海战斗中,濮荣臣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1岁。1944年秋,为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英雄,麻村区公所决定,将濮荣臣烈士生前所在的村命名为荣臣村。后来虽行政区划曾几经变更,但荣臣村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丁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费密(1625-1701),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嘉诰为四川大竹县训导,父亲经虞为云南昆明知县。少时即遭流寇骚乱,从此颠沛流离,先窜身西域,后溯汉江,再下淮南,1657年,携家隐居野田,授徒卖文以自活,直至终老。一生学而不厌,守志穷理,终至学识渊博,诗文颇有建树,著书百余卷,以《宏道书》最为著名。诗作题材广泛,法度谨严,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当时海内名流钱谦益、朱彝尊、孔尚任等都与他交往密切。其《朝天峡》一诗尤其深受当时著名学者兼诗人王士祯的赞赏,王士祯称诗中“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两句为“十字堪千古”,评价不可谓不高。1958年,毛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所圈阅唐宋明人歌咏四川的诗词中,就有费密《朝天峡》。

费密

今野田村有费密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房屋三进。2017年我曾探寻费密故居,当时其破败不堪。后历一二年,费密故居开始修复,今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进行中,施工范围为建筑第二进、院墙和院内环境改造等项目。

费密故居(旧样)

费密故居(一期修复之后)

1958年麾村公社组织农民平整农田时,发现费密古墓,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一枚印章。该印章现藏于江都博物馆。

朱凤仪(1840-1898),字云卿,晚号葵生。世居瓜州,后迁丁沟镇。幼即聪颖,八九岁时已能作诗。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三应礼部试均不售,遂绝意进取。博览群书,广学多闻,综括诸子百家,无所不窥,且工诗、古文辞,下笔千言立就,字枭句惊。虽学识高深,仍谦于后进。凡是前来就经问难的,他都会孜孜不倦,还其本原,使人获益匪浅。平生以舌耕为业,教授弟子数十年,成就甚众。其馆仪征卞氏最久,并且教出了两位很出名的学生:卞绪昌与刘师培。被誉为“诗文名家,高徒名师”。

朱菊坪(1872-1944),名黄,号樗庵。朱凤仪之子,丁沟人。冶春后社成员,扬州诗文大家。夙闻家训,朝夕濡染,嗣其家学,幼即初解文字。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湖北盐法武昌道的陈重庆,因父丧回扬,继承父业。民国十一年(1922),为泰州凌文渊所邀任北京政府财政次长秘书。后又任交通银行营口分行经理数年。南归时,应李鸿章之子李经迈之请,赴上海课其孙。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解馆回家,拒绝汪伪政权之聘,又栖息莫干。民国三十三年(1944)客游南京时不幸染病,病故旅邸,终年73岁。归葬丁沟,刘师培作墓志铭。著有《樗庵诗草》《樗庵文存》等诗文集,现藏于扬州市图书馆古籍部。

张洪文(1877-1963),字羽屏,又字禹平,晚清秀才,丁沟镇人。因其精研诗文,嗣后便致力于教育工作,曾先后任省第八中学,私立镇江中学,扬州国家专科学校,江都县中学教师。解放后曾在江苏省通志局工作,出任江苏省文史馆员。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除教学外,穷其一生精力进行小学(音韵,文字,训诂)研究;还是最早将扬州方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江都方言考释》是其力作。

丁沟医药事业亦源远流长,其中刘家草子(一作“字”字)妇科远近闻名。

早在500多年前,刘家草子妇科就闻名于江苏。始祖刘真君原籍苏州阊门,明成化年间(1465-1487)移居丁沟之东行医。因医术高明,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而声名远震。

“草子”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刘家世居丁沟草子村。一说,刘氏妇科善于“调经种子”犹如草木散籽。一说,明嘉靖年间,皇后病重,刘真君之子刘黄录奉命进京治病,药后霍然痊愈。其脉案字迹龙飞凤舞,皇上十分赞赏,遂赐“真草字也”。当即下旨封刘黄录为医大夫,赐龙头金牌一面、金人一尊、画舫一艘,荣归故里,自此刘家草子妇科名扬天下。

清康熙年间(1661-1722),草字妇科传人刘志澄举家迁至通扬运河以南谢家桥之东设室行医,后人称其“南草子”,丁沟之东刘家妇科则称“北草子”,从此有南北草子之分,迄今约距300年。

刘家草子妇科治病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巨大影响,业务范围渐广,就诊病人日多,东至泰州、海安;西至扬州、天长;南至上海、南京;北至盐城、淮阴;邻近邗江、泰县、高邮、宝应、兴化和江南镇江、丹徒、溧阳以及太湖等地求诊者尤多。刘家医生甚至去遥远地方出诊,曾到黑龙江为病人医治。

“北草字”刘西伯(1892-1966),在丁沟乡参加联合诊所。治疗妇科疾病颇有经验,立治经带胎产四大症候,尤擅调经种子,是江苏省重点继承的名老中医,誉满里下河及大江南北。曾接收一批南京中医学院学生来此实习,直至在“文革”前去世。有《西伯医案》四册和《治经带胎产丸药验方》一册存世,其孙华栋、华林继承其业。

历史上的丁沟,是“富丁沟”;今天的丁沟,正新一次腾飞。扬泰机场的通航,影视城的开工……一幅美丽画卷正在丁沟这块热土上徐徐展开。完全可以相信,明天的丁沟更美好!

丁沟镇歌《三阳情》

坐落丁沟的扬泰国际机场

坐落丁沟的扬州影视城(效果图)

丁沟镇山阳生态广场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丁沟镇黄花村

江苏省四星高中:丁沟中学

【声明】本文旨在供读者知晓家乡历史,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我的工作只是整合汇总,整合自朱毓麒、何仁坤、徐道隆等专家的作品,另有部分无法追溯作者,于此向有关作者及网站表示真诚的谢意!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联系,我会及时审核处理。更多丁沟镇及家乡史料,大家亦可百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