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之涵:会宁杨集一位励志好学的阳光青年

 影山飞鸟 2022-08-01 发布于浙江

题记---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收到家乡一部分考去大学的孩子写的文章,大多是表达自己心声的文字,我很喜欢编辑他们的文字,听听这些准大学生的心声。王之涵同学, 原名王金鹏,2022年参加高考被郑州轻工业大学录取,选编王之涵同学的这篇文章是因为之涵同学由于家庭原因大多时候跟奶奶一起生活,如今他健康成长为一名阳光青年,值得庆贺,这篇文章是他即将奔赴大学的感概,写的很好,很阳光,刚劲有力!。

   王金鹏大学同学能从一贫如洗的会宁农村家庭考上大学,实属不易!他能考上大学真的感动到流泪,这么多年多亏了他的扬州资助人大卫 默默坚守一直资助,说实话之涵是我一直跟踪关注的孩子之一,由于家庭原因,条件有限,资助多年又极少互动,孩子住校,大多互动联系是通过他出嫁的姑姑来协助,实属不容易,爱心人大卫一直都在坚持资助之涵同学,六年的双份资助,给这个家庭送去了温暖,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希望,使他努力向上拼命学习,在成绩一般的情况下靠刻苦奋斗,最终能考上本科是出乎预料的,当初以为他能上个职高也就不错了,一路走来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借之涵的这篇心声真心感谢扬州爱心人和大卫多年的爱心资助。



是结局,亦是开始
作者:王之涵

    晨曦透过窗户, 把黑板分成两半,一半是黑影,一半是光明。像极了生活,一半过往,一半序章。

   早晨,第一节课的场景一直如此,总有人说看过最美的朝阳夕阳总是在学校。无疑这是正确的,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走过高三的那段日子,迷茫过、无助过,但每一个早上 都会告诉自己又是新的开始。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却不曾想时间稍纵即逝,高考如期而至,此后,有些人留在故乡;有些人却远赴千里之外的大学。其实不管人在里,不管结局如何,我想,高考的意义,不是那一个简单的分数,不是那一 纸“某某大学”的通知书,而是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总要有一次为了一个或许不怎么简单的理想,拼尽全力。虽然会有遗憾,也或许并不完美,但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最令人难受懊恼的语言莫过于"我本可以更好”。同时,支撑了我过高三的一句话:“明知不会赢,也要拼了命”我每每想起这句话、心头总会一震,想到亲人的期待.。想到自己的努力很难配得上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资助。知耻而后勇,也正是如此,我才慢慢变更加自律起来。

     在我的人生路上,爱,从未离去过。亲人们用笨拙的方式爱着你,就好像平时的唠唠叨叨。虽然总会不耐烦,但透过叮嘱,所能体现出来的都是他们对你的关心。初中时通过班班主任和唐老师,我和资助人开始了一段缘分。人生能遇到你们何其有幸,人与人的相遇,其实是 百年修来的福分。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相互在乎的亲人,在叔叔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又自己变成了双倍资助,而我也知道,他还同时在资助另一个学生,在如此情况下,每月十五号准时打到的钱也使我感动不已,每每想到过去6年里从来间断的资助,心里总会泛起浓浓暖意,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虽然六年中我和叔叔并未有过多的交流,一直是姑姑在联系,但这份好,真的不会忘记。夏姨和叔叔阿姨们来请我们吃饭的场景仍能记得很清,虽然更多是激动,局促。但这些珍贵的回忆,永远记在心头。借此机会,我想对我所有的老师,帮助过我的爱心人士们,还有我的亲人,朋友们说一声: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包容,谢谢你们的善意与爱!

    等待也是特别的过程很熬人,从成绩出来到录取。许多人问我、在一批录完后更是让人等的心急,终于被河南省的郑州轻工业大学录取到自动化专业了。

     那么以后的我,将会放下所有荣光,所有不堪,毅然决然,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以三分热忱,三分孤勇和二分懵懂,那怕跌跌撞撞,也要在路的尽头,看到如火的朝阳。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那么,前行路上愿不畏将来,不念过往,长风破万里浪。此刻万籁俱寂,我却心潮澎湃。

             2022年于会宁老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