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全世界认真安利《红楼梦》(14)

 小挢流水人家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继续框架图镇楼,我们接着讲剧透大王曹雪芹在前16回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具体的一次剧透。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写的是秦可卿在去世之前,给王熙凤托梦。

秦氏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秦氏道:“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结局告警:树倒猢狲散

应对措施:置办祭祀产业

天机小漏:三春去后

关于树倒猢狲算的结局的部分我们无需多言,时间点是三春去后,这里有两种解读。

第一种:春是时间概念。三个春天也就是三年之后,贾府将面临衰败。

第二种:春是人的概念,三春可能指的元迎探惜四春的三位,这三位离开之后,便是结局到来之时。无论是哪种解读,但是结局本身是不会改变的。

最后我们看一下秦可卿给的应对措施,核心总结就是多置办祭祀产业,到时哪怕有罪抄家,这些祭祀产业可以保留供后代务农。这并不是拯救贾家于水火的应对策略,而是点明了会因为获罪而败落,提前做点准备不至于吃不上饭。

在这次剧透之后,作者基本结束了红楼梦前情所有铺垫部分的叙述,紧接着便是大悲—秦可卿出殡与大喜—贾元春封妃的故事推进,随后就即将开始故事主体部分。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次对于前16回中的结局剧透分析,作者为什么要提前告诉读者结局呢?

昨天刚好听到一档播客(大内密谈)在讲《西游记》,UP主提到一个观点。

四大名著的故事讲的都是执念,而结局也都是同样的幻灭。

《水浒传》的执着多是兄弟义气,一言不合替你杀了老婆,为了义字两肋插刀,绝不手软,但最后朝廷招安,飞鸟尽散,乱哄哄草草了事。

《三国演义》的执着最多的是江山权力,各路将军英雄被君王PUA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而刘备曹操孙权斗了一辈子,最后却是司马家篡位,一统天下。

最妙的是西游记》,的执着是西天真经。很多读者说西游记师徒几人的结局不是挺好的么?都修成正果。但这是站在佛家角度单方面的好。

孙悟空原本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猪八戒追求的是娇妻安逸,复杂的不说,这出家了还能回高老庄结婚么?这与他们原本的追求都不相符,又算是好的结局么?

而一心想要求取真经的唐僧,这种对于真经的执着本身就很荒谬。佛家思想的根本是万发缘生、皆系缘分、但契本心、不用求法。用大白话四个字总结就是:不要执着

所以唐僧用自己十多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大型集体行为艺术修得正果,知道的是出于对于真经的执念,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于大唐高僧地位的追求呢。这充满执念的求经之路,完美证伪了出家人的空、悟思想

这本身就挺荒谬与幻灭的。

回到红楼,《红楼梦》最表层的执念是情爱,最深层的执念是人性的贪。

好了歌,还记得么各位?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金银忘不了、娇妻忘不了、儿孙忘不了。这一切贪婪想要的执念的幻灭,就是红楼梦的最终结局。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首先,这是一种宿命感的写作手法,强调天意难违,强调命运的注定。无论如何挣扎、奋起,都无法改变既定的结局,哪怕你心比天高,但终究是命比纸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悲凉漫漫、渲染沉浸的无力感。

其次,作者更高级的手法是,在各种执着贪念中包含夹杂了太多美好。尤其是我们即将迎来的17回开始的主体故事的第一年,各种乌托邦式的单纯、情窦初开的甜蜜、年少气盛的自信、家族鼎盛的繁华。

沉浸在这美好中时,总会刹那间惊醒回想起作者结局的剧透,反过头再看这份美好,会充满淡淡的哀伤。随着故事的推进,一步步看着美好在你面前幻灭,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更加凄惨。

所以,为什么说高鹗重点去写宝黛钗三角恋最后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结局非常差,因为这就是最低级的悲剧,是市井大妈老人小孩都能理解的最浅显的世俗悲剧。

但曹雪芹悲剧的内核不局限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而是人性贪婪的执念、是亲历美好的毁灭、是无能为力的宿命感、是到头一梦、万境皆空的虚无缥缈。

但作者对于读者的教育并不是单单幻灭这么简单,而是面对这种贪念、宿命、虚无,应该如何应对。

正如,生命的结局从生命的开始就知道,由生到死,但你还是要过活这一辈子。也不代表你就能过好这一辈子。

这个话题,我们需要在后续对各类人物故事的拆解上去不断地去聊。

写在文后

这是写安利红楼梦系列以来,文笔篇幅最短的一篇,但却是最难写的一篇。因为红楼梦的悲剧性、结局的复杂性,不是这么简单可以总结的。

小时候感受到的悲剧就是有情人的分离、漂亮姑娘的离世。

初入社会感受到的悲剧,是其中各类小角色的挣扎,取笑自己娱乐宾客、这么大岁数需要出来讨生活的刘姥姥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带骑着三轮车带我走街串巷卖卫生纸、面对城管罚款陪笑脸的奶奶,自己也会心酸。

再后来有一些经历后,感受到的悲剧是宿命感。

谁又不曾年轻气盛,像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的Jack对着大海大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谁又不曾单纯执着,以为执子之手便可安稳一生。

但现实中的不如意十有八九,高低起伏、物是人非才是常态,你以为的重新选择不过是另一段痛苦的开始,你以为的当下的折磨,回头却是宝贵的经历。

所谓: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这就是《红楼梦》想告诉你的:不过一场梦,到头万事空

但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单纯的空和梦,而是面对这场空梦,如何过了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