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第五十一篇 弃文从武

 A麦门冬汤 2022-08-01 发布于山东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少年武状元黄仁勇》

第五十一篇 弃文从武

黄仁勇娶到显贵的杨家女。这杨家可不简单,古代是出杨家一门忠烈,杨姓在整个广东省是很受人尊重的姓,至今在梅州都有杨氏宗祠,出文武状元以及将军宰相、文武人才以及革命将领非常多,而黄仁勇的岳父杨公更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武师。

杨家的匾额一般都是“清白堂”或“四知堂”、“立雪堂”。因为老杨家出了四知先生杨震,人称“关西夫子”,一生清白,不受他人馈赠。而杨家还出程门立雪的杨时,为了求得学问,在雪地里头站立,一动不动。所以杨家既有精忠报国,也有又有为法忘躯以及品行洁白的传承。这些都是中国脊梁精神!

池湖村的岳父杨公,那可是刀枪棍棒样样皆能,他还能利用板凳做兵器,打板凳拳,以及挥舞着著名的杨家枪。曾经传闻,杨公凭一棍便惊七贤,杨公一条棍法打得行云流水,如臂使指,在池湖村就专门有杨公武馆,杨公的徒众非常多。

图片

杨公知道黄仁勇虽是考上了文秀才,但却天生勇魄,十八般武艺根基牢固,而且略通兵法,非常喜爱他,便建议黄仁勇弃文就武,别考文举人,要考武举人。

黄仁勇心中疑惑,请教岳父。杨公说:“如今朝廷文字狱迭出,不少文人因此葬送姓名。当今圣上重武轻文,而你文能成,武可就,不如专选武功,保家卫国,光宗耀祖。”

黄仁勇也跟家人商量。俗话说,穷文富武,一般家庭穷,吃稀饭可以读书,可是吃稀饭空着肚子,断然没有力气练武。如果选择练武的路子,家庭的负担会更重。

这时,杨公亲自登门,来到孚中寨,一见寨后靠铁岭,前临笔峰,韩江之水从左到右,环寨绕过,称为龙水入怀,并且案山以外居然有双层马鞍,这种贵人登马的地理格局,它是可以感应文成武就的。有这个大的山川地理形式在这地方,预示着蛟腾凤起,桂馥兰芳,暗暗为这个女婿的乡寨点头!

父亲黄廷毅听了亲家的分析,并且也支持,便欣然同意黄仁勇专攻武术。本来黄仁勇就有朝学武艺,夜读诗书的习惯。天天打拳,天,天练字,这是十年的习惯,那些马步、棍法、刀枪、套路都非常熟悉。

后来黄仁勇就顺利地进入府学,专攻武艺,得到了武科教官的赏识、垂青,将《孙子兵法》《百将列传》《六韬三略》《素书》《太公兵法》《三十六计》等等军事必修的课程,他都认真学习,甚至还听从岳父的指导,要多去拜古圣。即每到一地,必拜敬当地英武人物或圣贤祠宇,学习其精神!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