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本钟 2022-08-01 发布于云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今天我们的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将会受用终身。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在身边环境的熏陶中学会说话,他们学得会大街小巷传唱的“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学得会网络语“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也一定能学得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我们引孩子走进诗词这座宝库时,他便会有更敏锐的感受力去感悟生活。看到春天的柳枝,他会兴奋地喊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去夏来,那满塘的荷花又会使孩子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秋意深浓时,他会尽享“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别样风采;岁暮天寒,他会在“六处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四季,在孩子眼中再也不只有温度的变化。

春花秋月,鸟语虫鸣,皆可入诗,这些短小精湛的句子,其实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一首诗,短短几十字,不仅对仗工整,意蕴绵长,而且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等知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道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时间,山下的百花凋落殆尽,而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读到此句时,若趁机告诉孩子这是海拔的原因,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摄氏度,因而山上的花开得晚。长此以往,孩子在读古诗中,能不丰富文化内涵吗?

东坡先生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五官、财富和地位,但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回首相望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对待人生的豁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奋斗者不屈的精神,“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这是高远的人生格局……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每日诵读,受此熏陶,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都会与众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