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梅兰芳《天女散花》首演:抱病看戏,戏能去疾

 cxag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梅兰芳之《天女散花》,于民国六年十二月一日初演于吉祥园,有万人空巷之盛,是日老鹤先生来柬,趣余往观,余病浃月余,是日尚能起行,竟强往,到场时,凤卿、妙香之《举鼎》将终,少坐,《天女散花》遂开幕,余于是剧渴望日久,先睹为快,负疴来观,略述所见,以当戏评。

图片

图片

梅兰芳访美演出《天女散花》之绸舞

 第一场「佛旨」,李寿山扮如来佛,面上抹金,而须眉皆作红色,庄严有之,慈悲未也,且以李七为之,吾佛乃大类魔鬼,然历来剧中曲中如来,概以净饰,从无以生、外扮之者,李七亦循旧例耳。

 第二场「天香」,则贴扮八侍女,引梅扮天女上矣,此场与《奔月》仿佛,惟扮相之华贵过之,二黄慢板及诗白,均稳重,此与第四场「云路」、第六场「花舞」不同,唱白均须端凝,故唱二黄慢板,至「云路」「花舞」,则身段与唱工并重,故唱西皮二六快板,及昆曲「风吹荷叶煞」,皆轻盈流利,动人心目,足见唱工上之支配,编者颇费研究。

图片
梅兰芳赴日演出《天女散花》剧照

 第三场「还山」、第四场「从行」,皆无足述。

 其最为全剧精彩之点,即「云路」「花舞」两场,而「花舞」之精彩,视「云路」尤多,「云路」一场,天女内唱西皮导板「祥云冉冉婆罗天」句,「天」字递转递高,绕梁欲飞,上场慢板,「离去了众香国遍历大千」,「国」字「千」字,腔均婉转极矣。

 其后二六及快板两段,唱作极娇软婀娜之致,翩跹歌舞,身段非常玲珑,长裙飘转,云衢仙境,宛然在目,此场妙处,使人想象云端仙子,缥缈高寒,可望而不可即,较之《奔月》描写嫦娥,又自不同。

图片
梅兰芳之《天女散花》「云路」

图片

《天女散花》梅兰芳饰天女 姚玉芙饰花奴

 至「花舞」为是剧最盛之一场,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说法,至无文字语言,合掌赞叹,而台上仙幔,忽发妙声曰「世出世间谁点化」,声浪刚歇,华严楼阁,弹指已现,盖幔启而散花天女,涌照眼前矣,此时台下万众,亦无不合掌赞叹。至「风吹荷叶煞」一段昆曲,唱腔愈美,舞蹈尤中节悦目,散花时舞法加紧,步骤合度,神光离合,几不可逼视,加以无色电光,映射异彩,诸天色相,恍落人间,更令人与观止之叹,此一幕为全剧主眼,《天女散花》至是乃演到题目,而散花缤纷,光彩炫耀,台下万众耳目,应接不暇之际,忽然幔闭声杳,顿成幻相,天花随处落,五蕴本来空,一结而意思未尽,此剧之妙谛在是,故观此剧,乃可以参禅悟也。

图片
梅兰芳之《天女散花》「花舞」

 此剧天女凡三场,第二场「天香」,唱二黄,姿容端重,仪态万方;第四场「云路」,唱西皮导板、慢板、二六、快板,态度活泼,身段伶俐;第六场「花舞」,则唱昆曲「赏花时」及「风吹荷叶煞」两段,身段似脱胎于《思凡》,而音容之穷妙极美,直可谓之空前杰构,盟云先生谓「奄有《奔月》《葬花》之胜」,非溢誉也。

 配角除李七之如来外,尚有李六(寿峰)之维摩诘,高庆奎之文殊师利,姚玉芙之花奴等,皆甚妥当,李六尤满人望,盖李六本善饰《金山寺》法海,则饰维摩诘,亦自驾轻就熟。

 是剧余希望其出现,已非一日,是日竟抱疾强往观之,至天女散花一场,病乃若失,然则余亦可谓维摩善病矣,志此以谢老鹤先生,并感其为梅郎制此妙剧,为余却疾也。

 (按:老鹤为李释戡先生别署,盟云为黄哲维先生别署。)

(《听歌想影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