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不是真尽孝,做好这件事就够了......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前几天,跟几个同事闲聊,当讲到当父母老了该如何时,有的说,都得送到养老院,眼前的孩子都照顾不过来,哪有功夫伺候他们啊。有的说,逢年过节回家看一看就行了,平常日都很忙。但也有几个同事都一直认为,还是把老人接到跟前,照顾方便,他们选择了陪伴。|

陪伴是最好形式的尽孝,这应是人生一个不变的原则。常言道,生儿养女就是为了防老。不是这句话过时,而是现如今我们没有做好,反而将“防老”变成了“啃老”,但父母却依然默默地承受,承受地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父母在,家就在

我们常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我们还有家,每逢节假日我们还能有个心心念念牵挂相聚的地方,可以思念家。

想一想,逢年过节,全家老少,兄弟姐妹热热闹闹、齐聚一堂,那种感觉真得是非常温馨,父母在,才叫回家,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再聚就只能叫走亲戚了,我们仿佛瞬间就成了孤儿,忙忙碌碌无人喝彩,最后只剩下走向人生最后的归宿。

虽然我们也会成家,但是有一个我们生活从小至成年的家不在了,人生大半辈子生活和思念的家不在了,家的味道就淡了,甚至没了。

既然如此,当父母已经进入暮年,正需要我们照顾之时,将父母接到跟前,跟他们一起住,虽然时光我们无法挽留但却能将家的感觉留住,才能将自己归途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将那段回忆永久珍藏。

而将父母送去养老院就意味着将家的感觉寄托在那里,那种感觉完全是两回事。个人所住的小区内就有一个养老院,每到春节前都能看到不少做儿女的开着豪车、带着礼品,走进养老院看望他们的父母,很是热情,但当老人一问到,春节谁能接我们回去过年时,那些做儿女的谁都不吱声了。

也许,有的会认为,将父母接到自己的跟前就是一种负担,特别是身体有病的老人,但我们需要扪心自问一下,父母年轻时能陪我们慢慢长大,而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陪父母慢慢变老呢,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我们现在所做的,自己的儿女也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还有的认为,自己身在外地,平常日工作很忙,将父母接到跟前,也没有时间照顾,还不如将父母送到养老院省心,特别是父母落叶归根的想法很重,也不想到儿女那边住,给儿女添麻烦,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天底下没有一位父母到老了,从心里希望自己不跟儿女在一起的,既然如此,那就是无论哪一方,在何地,能在一起就好,家人只有在一起,家的感觉才会有,事在人为

儿女在,情即真

父母年老了,给钱,他们不愿花,也花不出去,只有攒着的份儿;给物,他们不想用,也不舍得用,只有留着的份儿。只有给快乐,是他们所乐意接受的,也是他们最愿意在众人炫耀的资本

这一点,在父母生病住院时体现得非常明显。有一次,母亲突犯眩晕症,因自己和母亲住在一起,发现得非常及时,被第一时间送进了医院,旁边的一位老人,看到自己每天楼上楼下地都给母亲送饭忙得不亦乐乎,再看自己吃饭只能叫外卖时,一时间失落地掉起了眼泪,每当想起这一情景都更加坚定了自己与父母在一起住的决心。

要说送父母去养老院,虽然也是行孝之举,但可以肯定地讲,再优秀的护理工,护理得了父母的身体却护理不了父母晚年的心灵,再豪华的住所,保障得了父母的衣食起居,却保障不了父母的日常作息,当父母习惯于周末节假日时为儿女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习惯于茶余饭后,有儿女陪自己闲聊时,这些都是养老院所无法做到的。

因为,儿女是父母生命最好的护盾,儿女在跟前,父母的健康才有保障;儿女是父母的快乐之源,儿女在跟前,再沉默的父母也会有了谈资,更会有了欢声笑语;儿女是父母最靠谱的贴心人,儿女在跟前,父母的心才会踏实,才会倍感生活的美好是在向他们招手,在他们眼里,儿女在,一切都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