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工作总是举旗不定?看完《穷查理宝典》才看现:找工作即搞投资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您的这一举动,既会激起笔者的写作动力,更会让您的认知收益持续累加!

表叔的孩子施薇,00年出生,上一周已经是第3次到当地人才市场求职应聘了。前两次应聘了3家大型公司均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在于她一直未能悟透一个道理。

对于小薇而言,应聘失败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是“工资额度太低”。表叔家的孩子小小薇一直将不低于月入7000元作为个人求职的底线,低于这个价位的,她均不予以应聘。

第二点,就是工作内容过于简单。每天上下班,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文字排版打印工作,内容单调,毫无趣味,而且工资也没有达到预期值。

第三点,就是人际关系不好处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薪资待遇与工作节奏均还可以的工作,但了解到这家公司的各种人际关系很是复杂。

结果,小薇认为自己心眼直,不好说话,于是开始担心不能与公司上上下下的领导处到一起,再一次将准备入职的工作拱手让出。

讲真,像小薇刚毕业因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离职后,一直找不到中意的下家而陷入迷茫甚至自我否定的状态,是职场找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所谓找工作就是找婆家,刚刚走进职场或者来到新工作岗位的你,无疑就是刚过门媳妇的一枚,能否成为婆婆,何时成为婆婆,显然是有风险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将这种风险归零或者最大限度降低,防止中途“改嫁”,才是正道。

有哪些通用原则,需要你了解掌握呢?查理·芒格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提及查理·芒格,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很陌生,但“股神”巴菲特应该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媒体大凡提起芒格时,固定用法是“巴菲特的右手”;提起他俩时,固定用法是“那一对儿”。

查理·芒格,是一位商界投资家,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令人佩服的是,他在创造这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投资奇迹的同时,还拥有世界上很好的友情,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充实的人生,而且还如此地长寿。

显然,他的投资智慧已经完全突破经济这一独立领域了,而是将整个人生都视为一场投资,并且均取得了近乎极致的回报。

找工作对他而言,完全就是一次投资。如何做到不输?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贵》当中列出了10条投资原则检查清单,可以归结为3个行动步骤,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学会观望,总是反过来想

查理·芒格说:“要朝前想、往后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查理的投资方法和大多数投资者所用的较为粗陋的系统完全不同,大多数投资者对于所要进行的商业投资项目,更多的考虑在于能否赚钱,仅此而已,顶多,再加上个是否环保。

而查理在投资前,则需要借用并完美糅合的多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包括历史学、心理学、化学等等,也正是查理在头脑中建立起的“多元思维模型”,让他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甚至无懈可击。

对于我们找工作来讲,虽然难以做到“多元”式思考,但做到多角度反复权衡利弊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比如,应聘到一家企业,就职于某一行业,我们先要看该行业是否是可以长期发展或者是否处于上升阶段,并由此做出简单分类如下:

1、最基础的行业,如,互联网信息军事金融等等这些;2、比较有潜力的,如,教育养老文体服务等等;3、正在成长的,如,新能源生物等等;4、成熟的,或者说支柱型,如,房地产钢铁化工等等。

在分类的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开始思考,假设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进行确定该企业是否值得入职。

显然,多一层思考,多一个角度切入,就意味着少一层盲区,少一个深坑,周全而又缜密的思考与权衡,往往成为降低入错行、进错门这一风险,首先要做的事情。

第二步,清晰范围,不要出圈

查理·芒格说:“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行事”

每次投资前,查理都要确认一下他的能力“卡点”在哪儿,从而小心翼翼地划出他的能力圈。为了停留在这些圈子之内,他首先进了基本的、全面的筛选,区分出三个选项:可以投资、不能投资和太难理解。

对于找工作也是大同小异,摆在我们所有应聘的工作通过也有三种类型:可以应聘、不能应聘和不好说。显然,后两者,我们还是不碰为妙。

记得之前和自己在一个公司的同事刘勇(化名),本来有一手很硬的文字功底,放着现成的月入6000元的文案运营不做,看到销售提成多,利润大,便去应聘做销售经理。结果,工作大半年了,还依然拿着每月不足3000元的底薪。

孙子曰:“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说的是,在熟悉的地形与敌军作战,胜算大为增加,否则,很容易吃败仗。

应聘时,很关键就在于要守住自己熟悉的“地盘”,在这一领域,你才有主动权,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也就是说要立足于自己擅长的技能去择业,去问路,才会有出路,否则,很冒失地进入到陌生领域,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第三步,保持耐心,狠击好球

查理·芒格说:“只要以耐心、纪律和客观为指导原则,你可以将90%的财富都投到一家伟大的公司。”

对于投资的精准性,查理很喜欢用棒球来打比方,在书中,他引用了泰德·威廉姆斯这位棒球运动员,70年来惟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泰德·威廉姆斯近乎零失误地击打棒球,诀窍就在于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击球,从而做到每击必中。

现实当中,经过综合考量、权衡利弊过后,遇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岗位时,对个人成长进步都十分有利的行业与岗位时,要坚决采取行动,果断“击球”。

倘若,你真正选择站在了正确的赛道上,哪怕你躺着什么都不做,都有可能跑赢大多数努力奔跑的人。

四、写在最后

找工作、寻下家,是一项颇具风险性的事情,选择过后,有的人会喜上眉梢,有的人则会叫苦不迭。研读《穷查理宝典》,运用好投资策略,既盯住当下,又关注长远,使你的职场规划更具智慧与张力。

@职路施语,1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的荷尔蒙。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做下属,出众,当领导,出局:原来能力是门技术,而领导是门艺术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个人公众号“施说职场”(ID:sszc8006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