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成熟的职场人,都拿捏住了这4点

 职路施语 2022-08-01 发布于辽宁


作者|爱尚君
来源|职路施语(ID:sszc800614)
转载请联系(微信ID:suiyuan800614)

阅读点关注,职场不迷路

一、为了家庭,我努力工作,错了吗?

“为了这个家,我出去打拼,有问题吗?”重新入职一家公司,工作刚刚满1年的阿锋,听完妻子对自己只顾工作不顾家的抱怨后,表示十分不理解。

两年前,公司职员阿锋还是一家经营建材的小老板,因各种因素影响,买卖做不下去了,不但没挣到钱,还亏了近10万元。

创业受打击的他,一时间心灰意冷。在家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感觉独自创业有些折腾不起,便由创业改为就业,找了一家离家将近200公里的公司,当起了销售员。连保底加提成,平均每个月都能领到将近1万元左右的薪水,阿锋个人对此比较满意。

但妻子嫌公司离家的距离有些远。未找这家公司前,在当地有一家公司,从事的是行政专员工作,但每个月的薪水不足6000元。妻子没啥意见,可是阿锋总感觉工资有些低,便背着妻子,悄悄地又找了一家。

应聘成功后,刚开始,妻子还没有察觉,1个月下来,看到阿锋时不时地不回家,偶尔回来,也是满嘴酒气,一副醉熏熏的样子。

尤其是当她发现阿锋对家庭没有像以前那么有耐心了,见到女儿,也是简单地哄几句,便拿起手机翻起个没完,时不时地还用语音回复工作上的事情。后来,得知工作上的真相后,气不打一处来的妻子,便借机指责了阿锋几句。

而阿锋也是满心委屈,感觉为了这个家,整天往外跑,风吹日晒的,赚些辛苦钱,不但没让妻子高兴起来,反而落得一身埋怨。

职场当中,或许你也有过或者正在面临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寻得平衡的难题。比如,你正在忙于工作,突然接到家里打来孩子生病的电话;本来跟家庭共度周末时光,却被告知提前交工作报告等等。

这些让人“两难”的情况,的确真实地存在每一个已婚职场人士的日常生活中。


二、家庭与工作,究竟哪个更重要?

现实当中,家庭与工作哪个更重要,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通常情况下,家庭当中的女方,会将家庭看得更重一些,认为只有家庭稳定和睦,工作起来才能全身心投入。而且,有时为了这个家,她可以选择放弃工作,全职照顾。

当然,也有一些女性,感觉只有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且可以保持个人独立,于是便做起了事业上的女强人。

而对于男方,则更多的是倾向于工作上所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认为有了工作,就有了钱赚,也就有了一切,哪怕家庭因此受点儿损失,也很正常。

于是,有的人若对家庭不满或者抗拒,便会选择工作,去逃避家庭;而有的人甚至会觉得“牺牲”自己的工作不值得,便想着放弃家庭。

实际上,家庭与工作都是我们人生需要用心经营的地方:

一方面,工作是保障,没有工作诸事皆难。工作即意味着收入。想起王尔德讲起的那句话,我曾经以为金钱是最重要的,后来发现确实如此。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所遇到的烦恼来说,钱真的可以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长久稳定的婚姻家庭需要用钱打底。

之所以会出现一地鸡毛的生活,往往都是钱不够闹的。手里有钱,遇事不慌。稳定的工作或者收入,是可以让家人更好生活的底气。

另一方面,家庭是方向,没有家庭诸事皆空。如果说,挣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倒不如说,挣钱过后所带来的妥妥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而家庭则是将钱的价值得以“显化”的最好载体。

时常看到,个别“工作狂”为了赚得更多的钱,除了几小时睡觉,其余时间,工作全在线,孩子需要陪伴时,家人需要呵护时,老人需要照顾时,自己均不能到位。结果,钱虽然到位了,但家却没了。倘若如此,挣再多的钱,又有何意义呢?

学过哲学,都懂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道理。工作与家庭也是如此,工作的有无、好坏决定着家庭质量的高与低,而家庭的幸福指数也同样会影响工作的专注程度、进步幅度。

家庭和工作,看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实则是鸟的两支翅膀,缺一不可。


三、学会平衡家庭与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有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6分的纪录片《人生果实》,记录了一对普通日本夫妻。男方名叫修一是日本建筑师,大学教授,整天忙于教学工作,很少照顾到家庭。女方英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喜欢种菜、施肥、做饭,生活平淡琐碎,对于修一工作上的事情从不过问。

一个习惯于工作热情如火,一个热衷于日子平静如水。按照常人的理解,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然而,两个人结婚近70年来,两人几乎没有吵过架、红过脸。相反,修一工作业绩一直很突出,时常获得单位表彰奖励,而英子也是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灿烂如花。

而两个人能够很好平衡家庭与工作的秘诀就在于既相互包容,又彼此独立心理是亲密的,工作是独立的。分开时,各自开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各自精彩;一起时,并肩面对风雨,互为依靠

一、共建目标,明确各自分工

一个人的目标,只会让一个人单枪匹马,孤军深入。而两个人共同的目标,会产生磁力,吸引两个人共同完成。

感觉无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并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把它当做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比如,为保障孩子上学,需要提前攒出三万元学费及各种开支。

倘若每个人均摊1.5万元,那么,就会出现互相以攒钱为由,各自争抢时间,诸如为了赚取周末加班费,一方或者双方都放弃休息、无暇照顾孩子等,由此矛盾必然会出现。但是,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搞好分工而不是一味地摊派,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以自身为例,个人喜欢业余时间利用早起时间从事自媒体写作赚些外快,但担心孩子醒来吵闹影响写作效率,而妻子则喜欢早起做家务、照顾孩子。如此,一个主打赚钱、攒钱,一个主打顾家,带娃,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谓分工不分家,彼此都有压力,也有动力。

婚姻很长,工作常伴。不要牺牲一个人的梦想去成全另一个人的梦想,而是,应该努力去完成共同的梦想。

当一个家庭有一个两个人共同制定事关孩子成长、理财投资、提职加薪等一年计划,三年计划或者更长时间,两个人共同用力去实现它,家庭会显得意义非凡,工作也会拥有十足动力。

二、保持沟通,及时消除隔阂

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源自相互的理解和爱惜。而互相间的真诚沟通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有沟通才有理解,有理解才会及时消除误会与隔阂,避免出现大矛盾。

时常听到,职场人工作劳累之余都会出现这样类似的抱怨,“我经常加班到夜里九、十点钟,哪有时间陪伴家人”。有时还会出现车已经到家门口,但习惯性地在车里刷会儿手机,不愿出来。

个中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不便细说。我想说的是,越是倍感身心疲惫,越是需要沟通缓解压力。

有本书《精力管理》中强调一个观点,一个人工作了一整天,工作上的劳顿,情绪上的控制,已经使得自身精力近乎耗尽,此时不经意的一个小别扭、小干扰都容易使个人火冒三丈。

而回到家,能够将工作的忙碌、内心的不快,通过与家人沟通,及时地倾泄出来,则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解压方式,也是一种赢得家人支持的有效方式。

时常有人问我,自己要选择的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而我总是要告诉他,首要任务是通过沟通争取家人的支持,倘若他们能做你的坚实后盾,你若没有后顾之忧,工作很容易干出成绩,不然经常后院起火,必然会没心思好好工作。

平衡工作与家庭,其实最需要平衡的是人际关系,沟通的意义就在于,让你的工作烦恼与不快在与家人交流当中,得到缓解与冰释,让你的工作上不确定,得到家人认可与支持,让他们帮你“做主”,你会感到一种心安理得。

三、管好时间,主动做出调整

常听那句话,你的时间投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平衡家庭与工作,必然需要投入时间,分配好时间,这一点毋容置疑。那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呢?

1.提前安排。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之余所从事的家庭活动,尝试制定一个家庭周历、一个每日清单。比如,周末安排一次看电影,大型节假日组织一次短期旅游或者亲子活动等,会避免家人孩子临时提出活动想法出现的手忙脚乱。

2.厘清界限。家庭和工作始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也不应该混为一谈。要学会在工作的时候投入所有的精力工作,不把家庭中的事情带到工作中,而在家时就要享受完全的放松。倘若,陪伴家人的时候又总想着工作,这种低质量的陪伴,只能适得其反。

3.保持固定。事情若被长时间地固定下来,则一定成为一种习惯。平衡家庭与工作的时间安排亦是如此。例如早餐一定全家吃,或是周日下午全家一起整理房子。因为“固定”,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全家人都会享受这份固定时间所带来的乐趣。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现实当中的工作,都是动态运行,也就容易出现大多数事情往往不是按照预先的安排发展,所以,在做时间计划时,不要尝试计划做太多的事情。

要相信一次爽约的杀伤力,要大于十句甜言蜜语时间上的陪伴,在于“质”的高低,而不在于“量”的多少。

四、降低期待,不必追求完美

欲望越大,负担越大。期望越高,失望也往往越高。对于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我们应追求的是平衡后的舒适度,而不是平衡中的完成率

对于习惯于工作赚钱才是主打的事情的男士来讲,既不需要24小时的陪伴,也不必24小时马不停蹄地赚钱,倘若,真心很忙,留给家人一个小时的陪伴,也是陪伴。当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是陪伴更多,更好。

而对于乐见于家庭温馨才是应有的幸福的女主来讲,同样,也不必总奢求既有男主打来的钱,又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给自己带来的闲。既要男人在外赚钱赚到极致,又要家人无时无刻的陪伴,本身就是苛刻的,一旦过于严格,就很难寻求平衡。

倘若当真难以周全,莫不如认真掂量一下,孰轻孰重,然后有所侧重,用全部的力量去抓住对你更重要的那一点,则是一种明智与理智,在一定程度上,少即是多。

人生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舍去一些东西。当你劳神费力、竭尽所能去争取一些东西时,内在的快乐也就消失了。

当你戒掉完美主义,认真选择了一个以后,心中不会留有遗憾,没有倍感压力,才是一种舒服的选择,这实则是一种动态平衡,这对工作和家庭很有效益

四、写在最后

一个人工作的表面是生存,背后则是价值和责任,无论是大家庭的父母,还是小家庭的妻儿,正是有这样感情做支撑,工作所创造价值和意义才有存在的理由。

家是温暖的港湾,力量的源泉,工作就是为了让家庭生活变得更美好。两者应该互相促进,而不是彼此制约和牺牲,双方共同协作才是平衡好家庭与工作关系之道。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告诉你职场真相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