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册|30张创意海报中的“山城步道”气质

 昵称60405885 2022-08-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行走山城巷,

人们驻足流连之处,

不止是诉说城市记忆的建筑、

各具山城特色的店铺

和令人眼馋心动的美食,

那些无处不在的创意海报,

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令你忍不住放慢脚步。

颇有艺术感的海报设计,

营造出城市与文化、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氛围,

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的路径导览地图,

也让这一条步道更似一个

有温度的文旅居艺术街区。

这里我们选取30张创意海报,

一起来感受“步道”上独特的山城文化气质。

PART1

城市阳台:

音乐与乡愁的诗意结合 

图片

仁爱荒野剧场海报

仁爱荒野剧场,位于山城巷顶部的仁爱医院旧址,这里紧邻通远门、金汤门、领事巷,居高临下,远眺南岸,俯看长江、珊瑚坝,是难得的一片天然开阔的城市阳台。
合上白天的帷幕,荒野花园化身数字自然剧场。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人们可以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游走。

夜色阑珊下的这里,充满古希腊剧场式的建筑记忆,树影与光影相遇,戏剧与音乐轻舞,宛如高低错落的城市文化窗口。

图片

“野生初夏音乐季”海报

6月24日-7月30日,野生初夏音乐节在这里举办,电子×民谣×摇滚×爵士×说唱等应有尽有。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收取门票,游客可以现场扫码过闸机入场免费观看。

年内,这里还将登陆中国首部治愈系户外试验社会戏剧。
图片
图片

“野生初夏音乐季”海报

音乐派对海报
PART2

城乡互动:

村民与巷民的邂逅相遇

山城巷的街头巷尾,一幅连着一幅的创意海报很是夺人眼球,这些海报很明白地传达着一个理念——“乡村是经度,城市是纬度,以文化做媒,联动城乡,让城市更新为乡村振兴赋能,实现同频共振”。

图片

▲ 设计说明:
绿色为乡村田野,渐变橙色为夕阳。草帽记载着夕阳下辛勤的劳作,用汗水编织着美好乡村,带动乡村的振兴,劳有所获。

图片

▲ 设计说明:

橙色代表旭日,绿色代表乡村清新,低碳的环境及房屋结构的地域特色。橙色及绿色的搭配是一种互补的新鲜搭配,橙绿之间的对撞能迅速抓住眼球。

图片
▲ 设计说明:

将非遗民艺竹编工艺用符号化表现形式呈现,拼接形成主视觉遍布整个画面,符号化的竹编不仅能传达山城巷和东升村的文化融合、情谊坚固,更能诉说竹编的博大精深,竹编手艺的“精”和“巧”。

图片
▲ 设计说明:

像素画是由一个一个方块构成的,就像东升村儿童共同完成的这幅画,稚嫩的线条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东升村像一轮东方升起的太阳,方圆之中代表一种不一样的新希望,而绿色则代表“新”和“传统”,既是新的发展,又有传统的韵味。


图片
▲ 设计说明:

东升村村歌是由村民携手创作完成的,代表着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同打造如今美丽的东升村。不论身在何方,心就像这一个个粉色的太阳相连,身后永远都是同样的东升村。半圆相连也代表山城巷和东升村的文化融合,画面外的部分留给游客想象空间,代表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配色参考“躺平派对”,粉色是令人放松和好心情的颜色,希望所有游客都能释放压力,得到好心情。


图片
▲ 设计说明:

在田野的周围,有一片竹林,那竹林投下了一片绿绿的浓荫。在房子的右边有一些花,有杜鹃,鸡冠花,大丽花。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小时候看到的星星仿佛都来到这最自然、最淳朴的地方,晚上去散步,一路闪烁着萤火虫的微光,月光照路,走过时昆虫也哼哼了起来,一路蚊子紧跟不舍,伴随着“啪啪”打脚的声音,令人发笑,又空前的愉悦,洗净城市的喧嚣。


图片

▲ 设计说明:

海报以拍摄的东升村美景照片墙为海报背景,希望把每一处东升村的美分享给大家。以空白的照片像素块构成了“东升”主题字体,“东升”像素字呈现出了走村串巷的游览路径,在空白的像素块上用文字描述了东升村所获荣誉。通过视觉与文字引人入胜地指引大家去寻找和发现东升村背后的惊喜与美。
图片
▲ 设计说明:
将东升村美景以东升村传统民俗非遗文化竹编编织的方式呈现,用景与文编织出东升村的人文景观,展现“百年乡建.故里柳荫”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美。

图片
▲ 设计说明:

整体采用像素化的艺术创作风格,把山城巷整体轮廓和东升村的水渠进行像素处理后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再加入像素风小人穿梭在东升村和山城巷,在里面自由奔跑玩乐,像在玩休闲游玩的趣味小游戏,增加怀旧和想象的空间。色彩上提取水渠和山城巷的颜色,像素太阳表明东升,象征着希望和生机,绿色表明对城乡融合协同发展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期望。整体设计体现了对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美好愿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 设计说明:

非遗手工艺竹编帽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质感,其编织工艺背后蕴藏了丰富的文化传承。海报尝试以突出光影的手法塑造它剥去商品属性之后的形象,将观者引入对于非遗手工艺术品的长久凝视之中。

图片
▲ 设计说明:

竹编是东升村传统民俗非遗文化,用竹编的方式构成了字体“东升”,把东升竹编编织的日常生活物件呈现在画面中,展现了东升村村民们的生活智慧与编织魅力,海报用多彩的颜色呈现编织之美,传递东升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祝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设计说明:

以小怪兽的视角漫游东升,在这里有生机勃勃的野花,有新奇逗趣的手工艺品,它沉醉在东升的美景中流连忘返,度过被夏日东升治愈的一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设计说明:

城市,是现代山水。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化作中华文化符号,让时代同框。村巷,是诗和远方的另一个家,营造一个属于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设计说明:

把乡村、城市的美好图像碎片,用热感成像的处理手法,将图像区分为冷暖两个温度色阶,红色、粉红表示比较高的温度,蓝色和绿色表示了较低的温度。从温度出发,探索城市更新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图片

这些创意海报,是为一场名为“走村串巷”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计划而创作,这一活动也被人称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联动的一种新方式!
这场“走村串巷”活动,一头连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北碚区东升村,一头连着城市微更新后焕然一新的山城巷,旨在架起田园与城市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人看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发挥的作用,让重庆市民和游客在山城巷欣赏到乡村民俗风情,同时也能在东升村领略到历史人文的厚重。 
 PART3 
文化交流:
穿越时空的影像对话

《解读》 这里的几张海报是“西南纪行——穿越百年时空的中德影像对话”摄影展(重庆站)的推介海报,有很强的历史感。

图片
摄影展展出的百余幅照片不仅重现了百年前德国驻中国西南首任领事弗瑞兹·魏司镜头下的中国,更有中德摄影艺术家对当下的记录与对未来的探寻,意在通过图像解构历史人文和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充分感受到百年来中德合作成果和中德艺术的融合互动。
图片
图片
魏司夫妇拍摄 
图片

德国魏司夫妇

图片

弗瑞兹·魏司摄于四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