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乎意料!以尼米兹号航母为例,详细分析摧毁一艘航母有多难?

 冬望书屋 2022-08-01 发布于吉林

先说一个流传至今的段子:每当海外出现事态,美国总统就会先问一句“我们的航母在哪里?”。可以说,航母是美国行使海外霸权的基石,也是美国海军的绝对核心,更是美国海外干涉的先头军。因此“如何击沉一艘航母”这个问题,就成了美国霸权威胁下很多国家昼思夜想的难题。今天我们就简单评估一下击沉一艘航母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要想击沉一艘航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流程:侦察、分析、决策与打击。前三个可以统一视为发动打击前的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与取得的效果会很大程度影响打击结果,而打击结果则决定航母是否被“击沉”。

侦察、分析与决策——打击前的必要准备

毫无疑问,要想能够对一艘航母发起攻击,攻击方首先要能够发现航母,因此侦察工作至关重要。排除敌航母在攻击方领土附近或需要经过海峡这种易于监视的特殊地况的情况,只考虑在茫茫公海上搜索敌舰队,最好的侦察工具无疑是卫星网。

美国航母如果突破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斯湾,伊朗就算用肉眼也能发现美国航母的位置

卫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动探测的光学、雷达等成像卫星和被动探测的电子侦察卫星。不管是光学成像还是雷达成像,成像卫星都是拍照片式地对一块海域进行监测。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凭借高分相机拍照,分辨率能达到10米以下,部分甚至能小于1米。同时卫星上往往会装备有大侦察范围的宽幅相机,观测幅宽能达到数百公里的水平。以我国农业观测用的高分六号为例,高分六号配置了2米全色/8米多光谱高分相机和16米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前者观测幅宽90公里,后者观测幅宽800公里。

不过光学卫星也有其缺点,云层和复杂气象环境都会对其观测造成阻碍。被观测舰队很有可能会借助云层甚至暴风雨的掩护来达成突袭——这是光学侦察的通病,不管是二战时的侦察机还是现在的光学卫星都无法避免。雷达成像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卫星向地面发射雷达波,再由星上的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雷达波,最后由地面或卫星上的处理器对雷达波进行分析就可形成成像,而云、烟、雾等气象干扰并不会对这一过程构成阻碍。

前段时间我国齐鲁一号雷达卫星对诺福克港拍摄的照片

电子侦察卫星则不同于以上两种,它依靠收集地面发射出的电磁辐射信号来获取信息。在美国历次主导的局部战争中,电子侦察卫星都在窃听卫星通话和锁定敌方雷达、防空导弹等军事目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对基地组织的打击很大程度上依赖电子侦察卫星定位,随后再发动空袭斩首或实施抓捕。海面上的舰艇也不例外,舰艇对外联络或是雷达开机都会导致自身被电子侦察卫星定位,甚至凭借分析电磁辐射信号完成对舰艇类型的分析。相比于成像卫星,这种被动式侦察可以更快地发现敌目标,但缺点就是敌人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制措施,只要施行一定的电磁管制就可以避免暴露。因此实际使用仍会以成像式卫星为主。

Hawkeye 360采集船舶导航雷达或卫星通讯信号并对非法运行的船只定位跟踪

发现目标后就进入了分析和决策环节,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快速和准确。快速是因为舰艇属于时敏目标,从收到情报到做出反应,舰艇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如果反应时间过长则会导致目标早已消失或是失去了攻击的最佳时机。要想实现快速就需要缩短从前端传感器到决策层,再从决策层到反应部队的通讯指挥链,这样一套通讯指挥链往往非常复杂,要经过多级交流。而在战时处于网络战和电子战的环境下,数据不失真传递将会更加困难。决策的准确当然会影响执行效果。要想做出准确的决策,除了提高决策过程的可靠性,保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失真也是很重要的。

发起打击——以失去战斗力为目的

对于“击沉航母”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实实在在将航母送入海底,另一种是确保航母失去战斗力,即彻底失去航空作业的能力。如果是前者的话,“击沉航母”则变得相当困难。如果要使航母沉没,必须让航母水下部分受到足够的创伤,因进水过多而无法漂浮。

以尼米兹为例,航母普遍采用双层壳体,而且内部有着数以百计的水密隔舱。一发鱼雷命中往往只能破坏外层船体,而内外层壳体之间的压载舱往往装满水和燃油,因此并不影响浮力。哪怕穿透了内层壳破坏了部分水密隔舱,进水量也远不足以使航母沉没。2005年美国为了测试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对退役的小鹰级航母“美国”号进行了为期25天的实弹打击测试,测试中动用了炸药、导弹、鱼雷等各种爆炸物。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小鹰级具体有多抗揍,不过在这种测试中撑过25天,至少说明了航母不会挨上几发导弹和鱼雷就轻易沉没。

实际上在二战时的航母大战中很少有航母是被当场击沉,大部分都是因失去战斗力与行动能力,为了避免落入敌手而自行击沉。在圣克鲁斯海战时,“大黄蜂”号先遭到日军5颗炸弹3枚鱼雷的打击和2架受损飞机的撞击因而决定弃舰,随后又挨了美军9枚鱼雷和超过400发127毫米炮弹的攻击仍未沉没,最后日军试图拖曳“大黄蜂”号未果后再次补了4枚鱼雷,这才让“大黄蜂”彻底沉入海底。如今的航母设计比二战时使用的早期航母要更完善,材料也更好,抗打击能力只强不弱。

此时“大黄蜂”号已舰体倾斜30°,虽然始终没沉但已经失去战斗力了

因此打击的目的并不是要“击沉”,只要能让敌方失去战斗力就算目的达成了。如果以此为目标,原本“坚不可摧”的航母就显得“娇里娇气“了。再以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举例,不论是蒸汽弹射器被破坏、舰岛受损严重、舰体倾斜过大、动力系统停摆,还是飞行甲板被破坏,都会导致航母丧失飞行作业能力。这样一来,哪怕只是一枚导弹,只要命中的位置恰好,都有可能使得敌航母不得不退出战斗。关键问题在于导弹如何能突破舰队防空网的层层阻拦。

突防无非也就两个方向发力:增加突防导弹数量使得反导系统“过饱和”,还有就是提升单枚导弹的突防率。前者作为苏联时期就使用的基本反航母战术,在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的宙斯盾系统服役后遇到了重大挑战。在一个航母战斗群有3到6艘盾舰的情况下,将希望寄托在单纯靠堆导弹数量上显然不现实。于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就成了相对可行的两种反航母手段。前者凭借速度上的提升,大大压缩了反应时间,并降低了反导拦截的成功率;后者因飞行中段在大气层外,末段突防速度高达十几马赫,一般的防空导弹完全不具备拦截能力。

不过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也并不是完全不具备拦截能力。标准3防空导弹是世界上仅有的海基中段反导系统,可由通用的MK41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能够在弹道导弹飞行中段将其拦截;标准6导弹加装了中段数据链,可以让其它平台(比如外围的预警机)对导弹进行引导,从而将对掠海飞行的导弹拦截距离从40公里扩展到了近200公里,对超音速反舰导弹也有充足的拦截窗口。

但是反导这种事是对方可以失误很多次,拦截方却是一次都失误不得。即使只有一枚导弹突破拦截,以超音速反舰导弹和反舰导弹的大威力很可能会导致航母无法作战。虽然现在美国航母战斗群对各种袭击措施都有应对方法,但并不敢冒这个风险。强调化整为零和远程火力的“分布式杀伤”的提出就是明证。在这一概念中,美军因航母在反舰火力下脆弱,选择以反舰导弹武装除航母外所有舰艇来遂行反舰任务,试图逐步弱化航母的核心地位。

总的来说,击沉一艘航母很困难,比较现实的考量是使航母失去战斗力。不过即使是后者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一次成功的反航母作战要建立在可持续观测的前端传感器、快速且精准传递信息的通讯指挥链和大量强突防的反舰武器之上,是一个对军队素质、反舰武器和侦察体系的全面考核,绝不是拥有了几个反舰武器“撒手锏”就可以玩得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