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默《木鉴: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鉴赏》2021版荣获“中国好书”

 灯下悦读 2022-08-01 发布于广东

| 明清家具研习社 |

2006年,一本《木鉴》从用材角度为明清家具爱好者提供了专业教材;

2021年,原作者周默先生以全新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家具用材,携新版《木鉴: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鉴赏》归来!

写作背景

把时针拨回2006年,正值明清家具收藏市场升温期,人们对于古典家具材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但市场复杂,材质难辨,连各类出版刊物对木材的介绍都无法令人信服。

一时间,以讹传讹,谬误漫天,其中的许多模糊概念甚至错误认知严重阻碍了明清家具爱好者收藏真品、珍品,使消费者损失惨重,受伤颇深。

此时,一本由专业人士撰写的明清家具材质专著《木鉴:中国古典家具用材鉴赏》应运而生。

2006年版《木鉴:中国古典家具用材鉴赏》

其作者周默曾在林业部工作,与珍稀硬木结缘近30年(截至2006年时)。

不仅拥有坚实的现代植物科学基础知识,更能对中国古典文化中与木材相关的部分信手拈来,多年来更是著述颇丰,在各级学术刊物上都有论说发表,可谓是 家具用材领域难得的深耕之人。

《木鉴》一书,恰如救火之水,为传统家具的研究与市场规范提供了科学详实的参考资料。据说当时从事木器买卖的生意人中,几乎人手一本,十年来发行量 逾四十万册

2021版《木鉴》檀香紫檀部分插图

而十五年后,周默先生回首过去,深感“由于当时研究古代家具的条件或木材学研究的水平所限,能达到如此成就,已属不易。 如果从今天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可以补充、完善或改正的地方应有不少。”

一方面,中国古代家具研究中历来更偏向于艺术角度,木材学领域仍相对空白,古典家具用材难以与现代植物学完美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随着古典家具市场的火热,三大现实问题也摆在了收藏爱好者与研究学者的面前:珍稀树种的各种替代品种层出不穷、全球化市场带来了大量我们接触不多的新材、木材学研究及木材检测手段大大滞后于市场需求。

2021版《木鉴》黄花黎部分插图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是时候将学术研究的新进步总结概括, “弃陈见旧规,将知识的壁垒拆除,将人为的智巧屏蔽,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家具”,为学界与收藏圈吹来新风。

听闻周默先生有此决心,雅然文化公司在周默先生撰书过程中提供了大量资料,还深入参与了设计排版与印刷把关两个环节。

2021年12月,《木鉴:中国古代家具用材鉴赏》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引得好评如潮,反响无数。

作者其人

周 默

明清古典家具研究专家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专家组顾问

中国紫檀文化研究会会长

主要著作

《木鉴》,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黄花黎》,中华书局,2017年

《紫檀》,中华书局,2017年

《中国古代家具用材图鉴》,文物出版社,2018年

《雍正家具十三年》,故宫出版社,2013年

周默先生在古典家具材质领域有着令人称道的学术态度与学术成果。

丰厚的著作成果背后,不仅有着埋头书斋与书海的苦干苦思,更有着遍布世界各地进行田野调查的足迹与汗水。

仅为了解黄花黎原材,他就数百次到海南进行田野调查,更是多次深入海南岛黄花黎原产地,在山野间流连忘返。

2021版《木鉴》黄花黎部分插图

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他无数次面对着蚊虫叮咬、风侵雨淋、野兽威胁......甚至有许多次因地势险峻,险些从悬崖坠落,卧床静养多日才能回返。

纵如此,在他口中,田野调查遇险不过区区小事。

研学之志,未曾一日罢休;勇毅之心,未曾一日退却!

2021版《木鉴》越南黄花梨部分插图

同时,《木鉴》等书的出版和风靡也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新版《木鉴》的自序中,周默先生便提到:

一些商人用卢氏黑黄檀大量且长期地冒充印度产檀香紫檀,也有不少著名专家、教授为之出具检测报告,以证明此种木材即为中国明清时期家具所用的紫檀木,我在《木鉴》中第一次做出来坚决的否定,因此生命也曾多次受到威胁。我想, 所谓“诚”,应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操守,是不可以磨削、变薄或消逝的。因《木鉴》的出版,我也受到无数次利益的诱惑,多年前一个报告只需签上我的名字,便可拿到 5 万人民币,后来涨到 50 万,再涨到 500 万……当我坚定地拒绝了这一诱惑,内心无比轻松 ,以俯仰无愧之心平静安然的生活才是美好的

为学之人,还当如汪洋,善纳他人之清流,充盈己之深海。故而在自序的末尾,他还提到本书内容仍需打磨完善,欣然对本书读者畅言:

《木鉴》只是一个“缘起”,只是一家之“我见”, 特别期待读者们的延伸讨论与研究,最终得鱼忘筌,舍弃“我所言”。

风骨铮铮,治学谨严,有学者如此,实乃学界之幸,更令人遐想——或许未来我们还会与《木鉴》再见。

本书内容

本书以树种为脉络, 按照基本资料、生态特征、形态特征、传统习惯分类方法、鉴别要点、相关历史文献等等的逻辑,具体介绍了檀香紫檀、黄花黎、越南黄花梨、血檀、红木、楠木等27种家具用材。

2021版《木鉴》目录书影

比之前述2006版,本书增添了从非洲进口的血檀(即染料紫檀)及广西、越南北部所产的格木,删除了与本书关联不大的蚬木、大理石木、蛇纹木、山槐木、水曲柳、漆木等,还另外补充了不少新的知识与成果。

此外,本书的主要图片几乎多为新配,特别是海南黄檀、花榈木、黑心楠、黄心楠、柚木、榉木等单元,使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时尽可能做到图文结合,加强记忆,深刻认识。

在行文笔法上,周默先生更是力求通晓明白,使得本书几无阅读门槛,做到了 好看易懂、图文详实,是一本兼顾专业性与科普性的中国古代家具用材专著,亦可供参考鉴别之用。

同时,本书配图不仅限于木材生长状态、材料特写,其中还有不少以其制作的器物图片,以明清家具与相关陈设为代表,使读者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亦能领会古典家具的艺术性。

2021版《木鉴》檀香紫檀部分配图 清乾隆紫檀“御制八徵耄念之宝记”匣匣盖 (资料由南京正大拍卖提供)

广受好评

新书一经出版,便斩获荣誉—— 在新华社发布的2022年1-2月“中国好书”月榜名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木鉴》赫然在列。

这一名单评选活动是由 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实施。自2014年起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九年,旨在“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推动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更好发挥好书推荐的引领示范作用。

学会为本书撰写的介绍词为:

本书介绍了檀香、紫檀、黄花黎、红木、楠木等珍贵木材,以植物学特征为基础,从生长纹理、材质特性等角度对这些木材在古典家具上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进行评鉴。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学会对本书内容科学性与丰富性的肯定,在通览本书之后,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藏家,我们都能从中收获对于古典家具用材更为深刻与科学的认识。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