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听完一脸惊讶:“可是我有男朋友啊。”
没想到钱学森却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男朋友了,其他的都不算!”
钱学英真名叫做蒋英,她是著名的女高音家,从她的真名中可以知道,她来自蒋家。
父亲蒋百里是“民国一代兵圣”,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而她的表哥名气同样不小,是鼎鼎有名的大诗人徐志摩。
既然蒋英是蒋家的姑娘,她为什么又有个钱学英的名字,又怎么成为了钱学森的妹妹呢?
钱家和蒋家渊源颇深。
蒋英的父亲蒋百里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两人年轻时就是同窗好友,一起在杭州读书。
蒋百里和一位日本护士佐藤屋登结婚后,将佐藤屋登改名为蒋佐梅。生下了五个女儿,蒋英是老三,活泼可爱,从小就喜欢音乐。
钱学森是家中独子,钱均夫很羡慕好朋友蒋百里家中这么热闹,有五个女儿。
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看到了蒋英,立刻便喜欢上了,非要认她为干女儿,留在钱家,并为其改名为“钱学英”。
钱母兴奋地说:“现在做我干女儿,长大了做我儿媳妇。”
在蒋英5岁的时候,钱家就正儿八经摆了酒席,给蒋英改了钱学英这个名字后,就把她接到了家里住。
从此,13岁的钱学森就有了一个小8岁的妹妹,钱学森和蒋英便以兄妹相称。
不过没过多久,蒋英的妈妈思念女儿,再加上钱学森比蒋英大8岁,他根本不带蒋英玩,还老欺负她。
于是,蒋英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1935年,时年23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
这天,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
临别时,蒋英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再次见面,是1947年,钱学森35岁,蒋英28岁。
此时的钱学森被美国空军授予了上校军衔,并被聘为麻省理工的教授,过几个月会去美国任教,蒋英是漂亮的女高音歌唱家。
两人郎才女貌,站在一起俨然天合之作,双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被对方所吸引。
后来钱学森经常以望伯母的借口去蒋英家里,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了起来。
后来蒋英知道钱学森都35岁了,还没有对象,就给钱学森介绍了一个。
相亲的时候,钱学森坐在中间,却不好意思看那个姑娘,话也不多说。可是,他看蒋英倒挺大方,含情脉脉。
等人都走光后,蒋英问为什么不理其他姑娘,却一直看她。
这时钱学森终于向蒋英吐露了心声。钱学森深情地望着蒋英:“我们还是别折腾相亲的事了,你嫁给我就可以了!”
蒋英根本没想到,钱学森会这么直接。
直到这个时候,蒋英才算明白了钱学森的意思。她忙道:"我有很多男朋友的。"
钱学森笑着回答:"那些都不算的,你跟我去美国吧。"
钱学森仅仅说了三句话,蒋英就同意了。
1947年,他们在亲友见证下举行婚礼,同年9月去了美国,并有了一男一女。
蒋英为支持钱学森,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无怨无悔照顾他和孩子,让他专心研究。
而钱学森也变宠妻狂魔,他们居住的房间,总传出欢声笑语。
他经常给妻子做饭,出门会给她带各种唱片,然后一起欣赏。
新中国成立以后,钱学森一心想回国报效祖国。但是美国当局不但不放人,还囚禁了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了为期5年的监视。在这5年里,两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最终钱学森历尽艰辛,终于在1955年回到了祖国。虽然他们回来了,但是他20年的科研成果和资料全部被扣留在美国。
还没有好好休息,他们两个就投身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努力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起初,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总监和独奏演员,后来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歌剧总监和教授。
在她的一生中,她的学生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
蒋英曾说:“我自己就是艺术家、声乐教授。”
是的,蒋英并不比钱老差,在钱老为国家科研做出贡献时,她也为音乐艺术做出巨大贡献。
而且,国家曾安排他们到“部长楼”、“将军楼”居住的时候,他们主动放弃了,甘愿住在已经住了40年的红砖老楼里。
在钱学森98岁时接受了一个采访,他说到:“我认为,人,不仅要有科学、技术,还要有文化、艺术、跟 音乐。”
这里的音乐说的就是蒋英,可见钱学森对自己妻子的欣赏,更是对蒋英的疼爱。
晚年的钱学森更是早已经获奖无数,为了表达谢意,在获奖中对妻子蒋英一句动人的情话,他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2009年,钱学森因病去世,三年后,蒋英也离开人世。
从1922年开始,他们相识87年,从1947年开始,他们在一起62年。
在这六十多年里,两人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他们的爱情可以用一句话形容:天赐良缘、伉俪情深。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