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管子品诗录(系列)/ 诗:郑升家(新疆);评:管子(安徽)||张恨水文学金写手奖大赛

 清涟一荷 2022-08-01 发布于安徽

大型文学季刊《当代文学家》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金秋卷·2022·总第九期

(网纸同步)

原创·精品

金秋卷


□ 美刊佳作 □


心     结

一一读太阳天子《回忆》

(诗歌)

 




文/ 郑升家 (新疆)

去年十二月
天子未成眠
豪饮又泼墨
题字录诗篇
朋友交四海
舍得就是爱
宣纸似雪原
真情留永远


◎附录

回忆
山西/太阳天子

月儿踏云前行
心空飘来三朵乌云
心海阵阵翻滚

那是一个风静月明的冬夜
我泼墨挥笔写下几幅作品
拍照发给新疆的一个微友
他欣赏之余连连点赞后说
老师!可否为我的诗挥毫?
我一笑而曰,你若不嫌弃
今夜我为你泼墨挥毫题字

我饱蘸点点真情
躬身挥笔,在雪白的田野
一步步缓缓行进

当两幅作品刚完成
我拍照发给他
那刻,他像很激动
给我献花,敬茶
那鲜花虽然远在千里
我似乎闻到醉人的花香
那杯茶虽然远在天边
我似乎闻到醉人的茶香
那一刻,我感觉好亲
好暖心,真的好欢心

过了一小会儿,他说
新疆有几个好诗友
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诗人
您可否乘兴为诗友的诗题字?
我微笑着说,若不嫌弃
我可以为之挥笔……

当几幅作品完成,太阳开始冉冉升起
我把作品一一拍照发给他
并且告知,您一定要转发给诸位诗人
……

后来,在微信里
我和他谈起快递之事
他委婉的对我说
林老师——穷人
张老师——穷人
王老师——穷人
李老师——穷人
马老师——穷人
……
          


徒劳一场   一笑了之

——郑升家诗《心结——读太阳天子<回忆>》点评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心结——读太阳天子<回忆>》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郑诗人对太阳天子诗《回忆》的评议之作,表达了郑诗人对太阳天子应邀豪爽挥笔书法诗作却遭遇尴尬的感慨和赞美之情。
太阳天子应邀为微友挥毫泼墨,书写诗歌书法作品,如诗句说,“老师!!可否为我的诗挥毫/我一笑而曰,你若不嫌弃/今夜我为你泼墨挥毫题字”;郑诗人读后以为,太阳天子是一个豪爽之人,对朋友向来有求必应。如诗句说,“天子未成眠/豪饮又泼墨/题字录诗篇/朋友交四海”;
 其次,太阳天子为微友题字后,问及快递的事,得到答复却是尴尬的。如诗句说,“我和他谈起快递之事/他委婉的对我说/林老师——穷人/张老师——穷人/王老师——穷人”;对此,郑诗人读后感慨不已,认为太阳天子人品高尚。如诗句说,“舍得就是爱/宣纸似雪原/真情留永远”;
最后,笔者以为,太阳天子《回忆》诗作描述了诗人为微友诗作题字的故事,最后以尴尬收场。郑诗人读后以为太阳天子在交朋友方面非常重情义,不与人计较得失,人品高尚。那些爱作诗的微友是因为经济困难而不愿订购书法作品,也有情可原。付出劳动而没有收获的太阳天子内心是平衡的,以小诗一笑了之,这才是最重要的,这能够看出人品!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诗人记忆
(诗歌










文/郑升家(新疆)

     
①周西篱

贵州女子有才气
诗报亮相渐成名
文字留香可欣赏
梦歌婉转且动情


②李轻松

沈阳某校学护理
医院经历体验深
以诗倾诉心灵苦
血色玫瑰多伤痕


③章治萍

变革时代不安份
市场弄潮试身手
组稿办刊担主编
文化家园仍坚守



回忆诗人    赞赏情怀 

——郑升家诗《诗人记忆》点评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诗人记忆》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郑诗人对三位诗人的评议之作,表达了郑诗人对三位诗人的关注、想念和赞美之情。
 百度显示,周西篱,女,生于贵州,大学时期开始创作,曾任贵阳市文联《花溪》编辑多年。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诗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产生影响,在《诗刊》《星星》《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等杂志发表大量诗歌、小说作品。已出版《西篱短诗选》(中英文对照)《昼的紫  夜的白》等诗集、长篇小说、电影剧本和长篇传记共10多部。获首届金筑文艺奖、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贵州少数民族影视文学优秀剧本奖等。
 李轻松,女,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某卫生学校及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供职于沈阳市文化局,专业编剧。沈阳市作协副主席,辽宁省新诗学会副会长。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南方周末》开辟个人专栏,列入《北京文学》主办的中国当代最新文学排行榜,连续多年入选各类年选。已出版诗集《垂落之姿》《李轻松诗歌》,散文随笔集《女性意识》,长篇小说《花街》《心碎》《风中的蝴蝶》等十余部,诗剧《向日葵》,影视作品若干。
章治萍,男,1964年出生于无锡,1972年随父母迁居青海,1980年发表处女作,1984年加入西宁市文学工作者协会(现作协),1985年加入中国煤矿文学创作研究会(现作协),1987年加入中国作协青海分会(现省作协),2003年加入中国诗歌学会,2005年加入中国国土资源作协,迄今在《诗刊》、《诗潮》、《青年文学》、《诗选刊》、《青海湖》、《青海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世界》、《朔方》、《扬子江》诗刊、美国《新大陆》诗刊、台湾《秋水》诗刊等近百家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诗歌作品1000余首(章、篇)。除在1984——1993年主持青海篝火散文社及《篝火》诗刊外,还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担任陕西《女友》特约编辑、西宁电视台专题部编导、海南省旅游局《大旅游导报》(后改为《特区旅游报》)社编辑部副主任(负责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科新苑》杂志社社会联络部主任兼刊中刊《旅人》主编、中国现代青年诗人联谊会(已解散)常务理事、青海省棋类运动协会理事等。
郑诗人在组诗中介绍了三位诗人,分别是周西篱、李轻松和章治萍,并叙述了他们的经历。如诗句说,“贵州女子有才气/诗报亮相渐成名”、“沈阳某校学护理/医院经历体验深”、“变革时代不安分/市场弄潮试身手”;
其次,郑诗人还刻画了三位诗人对诗歌艺术执着的热爱情怀。如诗句说,“文字留香可欣赏/梦歌婉转且动情”、“以诗倾诉心灵苦/血色玫瑰多伤痕”、“组稿办刊担主编/文化家园仍坚守”;
最后,笔者以为,郑诗人回忆了曾打过交道的三位诗人,介绍了他们的经历,赞美了他们为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执迷不悔的热爱情怀,读来颇令人感动啊!
    2022.07.20于马鞍山市

☆文讯
民间活力诗人、时代散文家管教宇新近推出系列评论《忠实的啄木鸟》,这位“森林医生”为保护自然环境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学习和赞赏!目前已脱稿60篇,预计今冬明春结集出版,热诚回报各位读友!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读毓影新作《心愿如初》
(诗歌










文/郑升家(新疆)

晨光覆盖了旷野
空气清新
生活重复着相似的内容
敏感的人总被简单的善良触动
累积真诚
就是永恒
从容淡定
保持平衡
自信让希望前行
美好的梦需要不断追寻


◎附录

心愿如初
黑龙江/毓影

在时间的驿站里
我要许一个心愿
叫做永远
在爱情里寄放
一份不变的真诚
叫做永恒
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都精彩都值得回忆
无怨无悔

你在我童年的
那首歌谣里
你在我翻开却忘记
合上的日记里
我知道
你就在我的心里

如果
我有一盏神灯
那么我只许一个心愿
就是与你轮回
生生世世相伴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
就不去表白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
就不敢去求一次倾心的相聚
我心愿如初

(2022-07-22)
          


美好爱情    值得追求

——郑升家诗《读毓影新作<心愿如初>》点评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毓影新作<心愿如初>》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郑诗人对毓影诗《心愿如初》的评议之作,表达了郑诗人对毓影诗作执着追求爱情的欣赏和感慨之意。
毓影诗《心愿如初》是一首动人的爱情诗篇,为爱情永恒许下了自己痴情的心愿。如诗句说,“在时间的驿站里/我要许一个心愿/叫做永远/在爱情里寄放/一份不变的真诚/叫做永恒”;郑诗人读后以为,女诗人毓影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心容易被感动,为爱情许愿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如诗句说,“敏感的人总被简单的善良触动/累积真诚/就是永恒”;
 其次,女诗人毓影还表达出对爱情热爱追求的执着心态。如诗句说,“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去表白/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去求一次倾心的相聚/我心愿如初”;郑升家诗人读后以为,美好的爱情值得追求,生活中的机遇靠自己把握。如诗句说,“自信让希望前行/美好的梦需要不断追寻”;
最后,笔者以为,黑龙江女诗人毓影是一位爱情诗人,她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是她创作的源泉,该诗《心愿如初》表达出了一种执着追求爱情的姿态,颇令人感动。郑升家诗人读后,认为爱情的追求是一个美好的向往,也是人性中善良与真诚情愫的反映,这或许就是爱情主题在文人笔下永不衰竭的根源所在吧!
  2022.07.22于马鞍山市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读大友作品《截句》 
(诗歌










文/郑升家(新疆)

   
场景随时间的迁移
悄然改变
以往正常的秩序发生了错乱
看不惯是不适应
陌生了就不习惯
故乡的月光
在宁静中充满无奈


◎附录

截句
文/大友
       
他们大都不认得我
故乡越来越不像故乡了
    
月光下
坟头上的一块玻璃
误以为是鬼火的那个晚上
少年久久不能入睡
     
猫叫春
以为是婴儿的哭声
不再捉迷藏了
可惜了啊这月光
    
邻家女孩出嫁了
带上她
头上的虱子
        
清明
四十岁的奶奶的坟前
她八十岁的儿子
五十岁的孙子
      
悠哉悠哉
一只白鹭,骑在
水牛的背上
   
结痂后的疤痕
厚厚的盔甲
在心上
         
酒杯上打kiss吧
这位自小就说日语
以为自己就是日本人的台湾亲戚
说完后端起我的酒杯
一饮而尽
    
(2022-07-22)
          


  故乡改变    适应环境

——郑升家诗《读大友作品<截句>》点评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大友作品<截句>》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郑诗人对大友作品《截句》的评议之作,表达了郑诗人对大友作品《截句》感慨故乡变陌生的共鸣和无奈之意。
百度显示:大友,男,原名张殿友,安徽省灵璧人,现居南京,警察。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等选本。部分作品在韩国的各大报刊发表。出版诗集《乳牙》《美人鱼》《大爱》。

大友诗《截句》表达出因离乡多年,故乡变陌生的感受。如诗句说,“他们大都不认得我/故乡越来越不像故乡了”;郑诗人读后以为,世间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发生错乱是正常现象。如诗句说,“场景随时间的迁移/悄然改变/以往正常的秩序发生了错乱”;
其次,大友诗还表达出台湾亲戚不嫌弃自己饮酒的杯子,性情热烈犹如日本人。意思是故乡的感觉全部没有了,连故乡人都变味了。如诗句说,“酒杯上打kiss吧/这位自小就说日语/以为自己就是日本人的亲戚/说完后端起我的酒杯/一饮而尽”;郑诗人对大友发出故乡认知障碍的感慨回应认为,故乡变了,除了无奈,你只有接受。如诗句说,“看不惯是不适应/陌生了就不习惯/故乡的月光/在宁静中充满无奈”;
最后,笔者以为,大友诗人的《截句》作品发出对故乡变陌生的无奈和感慨之情,郑诗人读后解析认为,故乡的改变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常人来说,你不能期望世界一成不变,你只有去适应才是正确选择。若不能接受现实,只能留下无奈的心绪和莫名的烦恼。


 诗与诗评   

管子品诗录(系列)

读钟永星作品《与落日对话》
(诗歌










文/郑升家(新疆)


傍晚
辉煌过去
独自面对
散淡的光景
一种苍凉
带来寂寞
思绪无限
惆怅莫名
发现隐秘的历史
体验真实的世界
接近熟悉的事物
让空虚停止扩张


◎附录

与落日对话 
文/ 钟永星 

现在知道
落日 山峦和身边的小鸟  
像藏着另一种相思
 当我轻轻推开黄昏的光线  
看见大片大片裸露在戈壁寂寞的影子
 在落日反复推敲 
 想找出真实的另一面  
不愿说岀我提心吊胆的心事  
在落日里我原谅过苍远  
一个个稀疏的村庄
和它对话岀现的不舍
直感觉一种疼在荒野里不停的扩散 
在我的寂寞处不敢拋开这些去谈论自己  
在暗下来的光线 
我并没有离开 
想用柔弱的光芒去点燃内心的柔情 
试着抬起头
看到更远的一种孤独向我涌来 
我忍住这种莫名的惆怅  
始终与苍凉的芦苇
 戈壁 落日  在一起
 靠近它们 像靠近我空荡荡的苍远
把一些心事悄悄地向落日诉说

 ( 2022-07-23)
          


 观赏风景     感怀人生   

——郑升家诗《读钟永星作品<与落日对话>》点评

文/管教宇(安徽)




 近日,郑升家诗人发来一组诗歌,笔者拜读之后以为,其中一首《读钟永星作品<与落日对话>》颇耐寻味。
首先,该诗是郑诗人对钟永星诗《与落日对话》的评议之作,表达了郑诗人对钟永星诗作的共鸣之意和深刻思索。
诗人钟永星在《与落日对话》中表达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感受,如诗句说,“当我轻轻推开黄昏的光线/看见大片大片裸露在戈壁寂寞的影子”、“一个个稀疏的村庄/和它对话出现的不舍”;郑诗人读后以为,钟永星诗人在傍晚观赏新疆的风景,感受到了边地独特的苍凉、寂寞感,郑诗人也颇有共鸣感触。如诗句说,“傍晚/辉煌过去/独自面对/散淡的风景/一种苍凉/带来寂寞”;
其次,钟永星诗作里除了描述风景的苍凉,还表达出内心的惆怅和对人生的感慨之意。如诗句说,“戈壁  落日  在一起/靠近它们  像靠近我空荡荡的苍远/把一些心事悄悄地向落日诉说”;郑诗人认为,钟永星诗作里除了描写边地的苍凉、寂寞,还表达出了内心思绪和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如诗句说,“思绪无限/惆怅莫名/发现隐秘的历史/体验真实的世界”;
 最后,笔者以为,钟永星诗人通过《与落日对话》描述了自己在黄昏时分的独特感悟,由近及远,由现实延伸到虚无,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郑诗人读后发出了共鸣之感,既感受到了边地的孤独、荒凉,也发出了对于人生的深刻思索,去感怀人生,感悟世界!
 2022.07.23于马鞍山市

本期责任编辑:零下

【请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

作者风采


新疆作家/诗人郑升家  
安徽作家/诗人管教宇




作者简介         

郑升家,书房名:东盛斋,号大漠孤烟、乌孙居士、边地行者,常用网名洞庭新客。原籍湖南永州,生于新疆伊犁。2001年5月与本土诗爱者和伊犁诗坛前辈钟声旦、刘相平创立边地文学社,受命担任《边地》社长兼执行主编,2011年出版诗集《少年行》,受邀担任多种社会荣誉职务,传略入编《中国诗人诗歌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大辞典》(2012年版)、《中华诗歌年鉴》(2011)《中华名人志》(2010)《新中国诗人档案》《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辞海》等。现在某国企担任党支部纪检委员、行业内刊通讯员。

管教宇,笔名孔理,号觉一堂主,1972年8月3日生,皖马鞍山市人,华东冶金学院毕业,助理工程师,一级作家,终身研究员,诗人。简介收入《中国当代散文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1999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荣获“荣耀中国.2010全国文艺创作年度人物”“盛世中华.第二届全国时代文艺家”等称号。出版有《中华圣贤》《一代宗师》等。现为中华人物雷池文化特邀主编,中国散文写作中心会员,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达州市难得书画院荣誉院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首席导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