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辜的手机游戏以及所谓“沉迷游戏的孩子”…(2)

 永熙随笔 2022-08-01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第512期。近4期更新的内容:

508:无辜的手机游戏以及所谓“沉迷游戏的孩子”…(1)

509: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暑假日常事件(1)

510:流浪生活中的一惊一乍…(1)

511:永熙的兼职日志…(2)

如果家长长期过分压抑和控制孩子的各种欲望坏欲望除外,即那些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压抑和控制别人的自我),那么孩子就会逐渐觉得:

自己是不值得被别人理解和接纳的。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欲望是不值得被别人理解,是见不得人的,是羞耻的。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不值得被人理解和接纳的。

甚至孩子会这么觉得:自己在这世上的存在也是错误的。

家长实施的这种反人性的教育下(过分压抑孩子的各种需求和欲望),渐渐的,在孩子长大后

他不仅没有学会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各种需求,欲望坏欲望除外,即那些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压抑和控制别人的自我真实感受

而且他还会去不断地压抑他人的自我控制他人的自我,以此释放多年积掺压抑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的愤怒和攻击性。

沉迷于游戏”是孩子最终不得已做的一个选择,关于这观点的第二个原因是:(第一个原因上期已经分析过了

父母以及学校老师行来都没有理解孩子,从来都没有去真诚地肯定和欣赏孩子。父母,学校老师以及孩子周边的亲戚没有一个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何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即理解,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情绪,内心感受,想法与需求的人。

再加上第三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学校残忍的教育模式攀比,各种成功学的洗礼,各种错误价值观的错误带领

还有两点一线(要么学校补习班,要么家里其他地方都不给去)令人感到煎熬无比的生活

使人“天生下来”所具备的求知探索欲和探索事物的好奇心遭受残忍地剥夺,使人的身心健康遭受无比残忍地践踏和摧残

使人的价值观自己对自己价值,人生和个人的评价逐渐扭曲,使人的状态逐渐萎靡和抑郁,使人的人格与心智逐渐扭曲

在这种糟糕的状况下(自己周边没有任何一个能够理解,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情绪,内心感受,想法与需求的人,反而都是不断否定自己的人):

是个人都会感到无比崩溃是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活在这世上已无任何价值与意义

在这种糟糕的状态下:

人就会寻找一个外界的事物,疯狂地依赖这个外界的事物去发泄那些所有压抑在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寻找和提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在这种糟糕状态下的人就很容易沉迷于游戏和毒品

因为在游戏和毒品里,那长期被囚禁的自我能够得到解脱那长期被压抑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那长期被隐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能够得到体现

所以说:手机游戏是无辜的,那些所谓“所谓沉迷游戏的孩子”也是无辜的。而那些为此感到烦恼的家长和老师确不是无辜的,而是幕后罪魁祸首

没有一个孩子会天生沉迷于游戏。沉迷于游戏”只是孩子最终不得已做的一个选择。“沉迷游戏绝对不是孩子的错。

请那些家长和老师不要再拿“孩子”和“手机游戏”去掩盖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请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好好反思一下以下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吧!!

你们有真诚地肯定过,真诚地欣赏过自己的孩子吗?你们真的有把自己的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去尊重吗?你们真的愿意去主动了解关注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吗?

你们真的没有把自己的欲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吗?你们真的有资格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吗?你们真的有资格成为一个合格的正常人吗?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