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凉山“流行音乐”的三十年!(一)

 公英出尘520 2022-08-01 发布于云南

去年九月,一首旋律轻快的流行音乐《阿依莫》火遍全网,继《点歌的人》之后成为今年内又一首荣登各大音乐平台榜首的单曲。

向前追溯,与它们“同根同源”的知名歌曲还有吉克隽逸唱红的《不要怕》、莫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的手里》...

这些音乐不仅都火遍全国,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来自四川大凉山。

其实,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着无数同样“属性”的音乐和音乐人。

这些人分属两代却一脉相承,用三十年时间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足以写进中国流行音乐史的传奇故事。

01

1970年,大凉山腹地的美姑河畔,一个彝族毕摩(祭司)世家出生了一名男婴。

父母给他取名叫:吉克曲布。名字是音译,但名字中的这个“曲”字,注定了他的一生将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

幼年的吉克曲布曾与母亲分开生活过一段时间。

母亲带着妹妹在昭觉县的比尔拉达,吉克曲布和父亲生活在美姑县的牛牛坝,两地相隔近100公里,在上世纪70年代,乘坐班车需要两天的车程。

八岁那年的冬天,曲布越来越清楚自己对妈妈的想念,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一人去昭觉寻找妈妈。

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社会都还处于改革开放前百废待兴的状态,更别提遥远的大凉山,交通不便、发展落后。

文章图片1

那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一个成年人,要往返两地都很折腾,更别提一个8岁的孩子。

也许是思母心切,或是天生勇敢,吉克曲布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克服重重困难,靠着信念和勇气最终找到了母亲。

这段经历可以算得上彝家版的“小蝌蚪找妈妈”,历尽艰难回到母亲身边的自由和欢乐,令成年后的吉克曲布始终铭记于心。

后来,无论身在何方,吉克曲布心中始终充盈着这种难言的“乡愁”,情绪一经触动,便自然流淌出一种来自血脉和肺腑的旋律。

02

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进了大凉山。

越来越多的外来事物沿着蜿蜒的成昆铁路线,源源不断来到凉山人的身边。

也为解放后“一步跨千年”的凉山彝区按下了社会发展的快捷键。

听惯了“阿都高腔”等彝族传统音乐的彝区青年,逐渐被港台流行音乐婉转的旋律所吸引。

那时,卡式录音机是青年人最时尚的单品,而买不起录音机的凉山青年却对“吉他”情有独钟。

文章图片2

吉克曲布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特别的是,他弹吉他能无师自通。

因为生长在毕摩世家,他从小就对彝族传统文化耳濡目染。

同时,彝族人的婚丧嫁娶都会有相应的音乐形式,促使他又深受彝族民间歌谣的熏陶。

这些来自生命中血脉里的文化和音乐记忆,造就了吉克曲布对音乐非凡的感知力,而吉他,成了连接这些最好的媒介。

文章图片3

吉克曲布

1992年,还在昭觉县一煤矿上班的吉克曲布,结合自己年幼时思念母亲的亲身感受,尝试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想妈妈》。

他借来一台录音机,拿起吉他自弹自唱将歌曲录制下来。

没想到,这首用彝族母语写成的歌曲意外走红,很快传遍昭觉县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这首“凉山版”的流行音乐成了年轻人热议的话题,也带给吉克曲布巨大的创作动力,在他心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

03

1993年,Beyond乐队发布歌曲《海阔天空》,演唱会上主唱黄家驹突发意外成为永恒。

也是在这一年,经朋友介绍,吉克曲布认识了同样爱好音乐的瓦其依合和奥杰阿格,三人的音乐梦想一拍即合。

于是,他们找来12名伴舞演员,成立“金丝鸟”艺术团,开始在凉山各地演出。

文章图片4

三个年轻人留着长发,相貌俊朗,歌曲动人,能给人一种Beyond乐队的感觉。

他们的发展很快得到关注彝族文化的凉山州原副州长巴莫尔哈的关心,老州长为他们取名为“山鹰组合”。

鹰是彝族图腾,巴莫尔哈希望,他们能像山鹰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文章图片5

从此,“老鹰”吉克曲布、“黑鹰”瓦其依合、“小鹰”奥杰阿格,组成了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

(1995年,奥杰阿格离队赴北京深造,“飞鹰”沙马拉且加入组合。入队前,沙玛拉且曾入选中央民族学院舞蹈系深造,毕业后在凉山州歌舞团工作。)

在老州长的帮助下,他们陆续录制了专辑《我爱我的家乡》、《大凉山的摇滚》。

发展初期,“山鹰”的作品大多都由吉克曲布一人独自完成。这些作品创造性地继承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流行音乐风格。

04

1994年,“山鹰”带着他们的音乐参加贵州毕节杜鹃花节,机缘巧合认识了著名音乐制作人陈小奇。

香港词作家黄沾生前说过一句话:大陆有陈小奇,不必到香港。

陈小奇曾先后推出过甘萍、李春波、陈明、火风、容中尔甲等著名歌手。

“山鹰”的音乐美丽忧伤又狂放如火,他们的歌喉淳朴悠扬极具民族特色,这些特点吸引了陈小奇的目光。

文章图片6

陈小奇与山鹰组合

1994年,“山鹰”与广州太平洋影音签约,跻身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延安”的广州四大唱片公司。并在同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三张专辑《走出大凉山》。

《走出大凉山》,也是“山鹰组合”的第一张国语专辑,有主打歌《走出大凉山》《彝人》《七月火把节》等。

这一张来自大凉山的原创专辑,在当时的乐坛令人耳目一新,发布之后很快走红,在那个盗版横行的年代,正版销量都达到80万张。

文章图片7

吉克曲布回忆,当时他们的唱片销量,是太平洋影音的第一梯队。收到全国各地歌迷写来的信,几个大麻袋都装不下,看都看不完。

《走出大凉山》大体量地收录了16首原创歌曲,几乎每首歌都是经典。

整张专辑呈现出民族文化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到目前为止都是国内民族流行音乐中门类最完整、曲风最丰富、金曲最多的一张专辑,没有之一!

05

在吉克曲布的带动和影响下,组合其他成员也都投入创作,并延续了吉克曲布的创作风格。

他们将彝族传统文化及音乐元素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一种新的曲风。

他们的“彝风”音乐不仅吸引了云贵川渝乃至更广大地区的大量粉丝,更引领了无数凉山年轻人爱上民族流行音乐。

后来的吉克隽逸、莫西子诗、海来阿木...几乎所有凉山地区的80、90后彝族年轻人,都是听着山鹰的歌长大的。

文章图片8

吉克隽逸、吉克曲布、奥杰阿格 同台演唱歌曲《带我到山顶》(曲:吉克曲布/词:奥杰阿格)

令吉克曲布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后来者中竟有那么多人追随着他们走上音乐之路,并在20年后掀起一股凉山民族流行音乐之风,进而改变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版图。

可以说,“山鹰组合”不仅开创了一种曲风,更引领着无数后来者,开创了一个“时代”!

从曾经的《想妈妈》到从如今的《阿依莫》,凉山流行音乐从昭觉街头走向全国流行,“山鹰组合”无疑是这一切的起点和灵魂。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字内容取材于网络和作者回忆,如有异议请联系更正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