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尚每天都是吃素,为何还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懂了

 怀旧書馆 2022-08-01 发布于广东

众所周知,在现如今很多人的观念里,信佛之人是不能吃肉类食物的,他们只能吃素菜,几千年来皆是如此。然而,若是你细心观察的话,现在很多寺庙里的和尚沙弥都是“肥头大耳”一般的形象。

这四个字或许不好听,但事实却的确如此,很多和尚很圆润、胖乎乎的,看上去也显得十分和尚。说到这里就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和尚每天都不吃肉,为何比吃肉的人还要胖呢?

文章图片1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他的伙食,以及日常的所作所为了,从中我们便可以发现和尚容易胖的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和尚原本是可以吃肉的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小时候看游本昌饰演的《济公》时,这一首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这句话之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也是很有名的一句话。

相比于别的和尚而言,游本昌出演的济公不仅吃肉,而且还喝酒吃肉,灵隐寺的清规戒律丝毫不放在心上,与吃斋念佛的和尚形象相差甚远。

看到这部影视剧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济公的做法不服从管教,虽然他心中有佛,但行为上最起码也要检点一点。其实,和尚不吃肉只吃素这一观念多少有些“认识偏颇”,最早期的和尚是可以吃肉的。

文章图片2

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的很多文字都是通过“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何为象形文字?意思就是有原本事物的一种特征,床、山和水等皆是如此。

在此基础上咱们再来看一看“荤”,它的部首则是一个“草字头”,“荤菜”不是肉食食物吗?为何会是一个草字头,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

“荤”最初的意思不是指肉食,而是指一类蔬菜,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它大概就是指“五辛”,也就是大蒜、葱、慈葱、兰葱和兴渠等。

吃过这五种蔬菜的都清楚,它们有着很严重的刺激性味道,而在佛家人看来这种气味会耗散人气、有损精诚,所以他们才将“五辛”归为“荤”一类。

文章图片3

由此来看,荤并不是指肉食,而是以上五种蔬菜,从它的部首便可以看出。确切来说,和尚不允许吃荤应该是“不允许吃腥”,“腥”才是最初的肉食。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早期的和尚依然是可以吃“腥”的,佛教刚传入国内时也是如此,因为肉食可以使人长得更加强壮、有力量,能够保家卫国。

即使到了现在,也有一部分和尚是可以吃肉的(教派不同),他们不能吃的肉则是“不净肉”,那么何为“不净肉”,意思就是自己杀的、自己看见杀的,为自己专门杀的。

有资料是这么记载的:“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若不是上述三种的肉食,和尚也是可以吃的,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常见,中原地区则不多。

文章图片4

那么,为何中原地区会有这样的规定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了,他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他将南朝佛教推向了一个高峰,也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

梁武帝萧衍的奇葩行为

南朝梁武帝萧衍是南梁的开国皇帝,但他也是一名佛教徒,在历史上也是最有名的和尚皇帝。回看梁武帝的种种作为,他在当皇帝期间曾四次到到同泰寺舍身为僧,大臣们多次将他赎回。

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出家;2年后,第二次至同泰寺出家,群臣捐钱一亿赎回皇帝菩萨;公元546年萧衍第三次出家,群臣捐两亿钱将其赎回;第四次萧衍在同泰寺住了近40天......

梁武帝的做法在南北朝时期影响很大,甚至后来的陈武帝、陈后主都有过此种行为,以至于佛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我国的本土道教。

文章图片5

后世有这样一句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南梁时期佛教的繁盛,整个国家的寺庙高达480座之多,遍布半壁江山。

除了这些事情外,萧衍在佛教经典与规定上也做了很多的贡献。比如,经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戒杀生”,梁武帝便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意思就是和尚不能杀生、不能吃肉。

从此之后,梁武帝就在全国下旨通告,凡是和尚就不能吃肉,还提倡老百姓要吃素,甚至于连祭祀天地的“牲口”都先后换成了面食做的东西。

史料记载:“天下户口,几去其半”,意思就是说吃素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当然,光有规定还是不行的,萧衍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

文章图片6

各寺庙的僧侣要对此严加看管,若是有人(和尚)私底下吃肉,就会受到一系列的惩罚。对于这一点也有人解读是梁武帝的改革政策,因为素食的人越多,大量的稻谷草料就会被省下来,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总的来说,梁武帝在位的时间虽然很多,而且还因为过度沉迷于佛教丧失了江山,但他制定的这一整套“禁断酒肉”的规定却延续了千年。

除此之外,梁武帝还制定了僧装和独身,几乎奠定了后代寺庙的体制,影响了汉族和尚不吃肉近1500年之久,直至今天还能看到梁武帝规定的影子。

和尚不吃肉为何还那么胖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知,即使有和尚可以吃肉,但中原地区的和尚则是不能吃肉的,那么为何我们看到的中原和尚还那么胖呢?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文章图片7

现如今和尚虽然不吃肉,但他们的素食却是非常丰富的,以面食为主,搭配鸡蛋、牛奶和豆制品等,这样的伙食比很多肉食主义者还要丰富。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早餐、中餐、晚餐除了四菜一汤外,是不是还会有茶水、点心等食物。寺庙的伙食可不像学校的大锅饭,他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各种食材都是真材实料,而且还很充足。

吃那么好必然要有一定的运动,才能够将这些热量消耗掉,可是现在的和尚吃过饭后几乎不怎么运动。平时,他们饭后在佛堂里念佛诵经,生命没有运动。

即使外面有一些活动要参加,也有专门的专车接送,不像那样徒步前往。试想一下,这样的食物量与运动量相比,和尚怎么可能会不胖呢?

文章图片8

除了食物和运动方面的原因外,“无压力”也是和尚变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和平年代去寺庙上香的人很多,寺庙的香油钱也就很多,和尚几乎没有什么生存压力。

正所谓:“心宽体胖”,每天不需要为房子、车子和存款发愁,没有生活方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压力,身体就会越来越良好,变胖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物质和精神都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和尚吃得多、有些胖,看上去肥头大耳也就没什么可稀奇的了。当然,现代的和尚普遍胖也与时代有关系。

《西游记》我们大家都看过,剧中唐三藏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西游记》取材于《大唐西域记》,但这本书中的唐三藏应该不是白白胖胖的。

文章图片9

其一,唐三藏从长安出发到当时的天竺,期间不仅要以“化缘”为生,而且还要经历各种艰难与困苦,像他这种不远万里、求取真经的和尚很难做到“白白胖胖”。

经历十几年的风吹雨打,唐三藏应该是一个很粗糙略黑的男子,再加上他敢于一个人去天竺,身体也应该很强壮并会一点武功,否则半路就可能被别人打死。

说完了唐三藏,咱们再来看一看朱元璋,影视剧《朱元璋》中他常常到处去化缘,不仅路途艰苦,而且饥一顿饱一顿,他的形象应该是面黄肌瘦的,这一时期的和尚基本都是如此。

因为天下大乱,寺庙的生活也不好过,和尚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到处化缘,但很有可能一粒米都化不到,这样的伙食又怎么可能成“胖和尚”呢?

文章图片10

由此来看,现在的和尚普遍偏胖,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变得越来越好,保障了他们丰富的伙食,另一方面像唐僧那样的和尚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济世救人的心自然就没有压力,变胖也很自然。

话题同样回到济公的身上,他每天虽然喝酒吃肉,但却一直在民间游历、惩奸除恶,所以身材才会偏瘦弱。反过头来看道士,他们为何不胖呢?一方面是平时运动量大,另一方面追求也很高。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乱世和尚不问事,道士背剑救苍生......”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不仅仅是现代,古代盛世时期和尚也普遍偏胖,因为他们不仅有香火钱,土地还不需要纳税。

有些寺庙甚至将土地承包出去,自己坐收利益,吃得好、睡得好又不干活,怎么可能不胖。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