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之星 | 分布式多域协同抗干扰波形设计技术(视频)

 cqukelly 2022-08-02 发布于北京

2022年5月22-26日,第一届雷达未来之星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余显祥博士后于5月22日在该报告会上做了题为《分布式多域协同抗干扰波形设计技术》的报告。




报告简介




多节点收发分置系统通过波形在空时频能等多域进行协同工作,能够提供相比单雷达更多的抗干扰自由度。该报告针对抗多主瓣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部短基线收发分置系统的频域协同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基于MM原理的近端乘子法(MM-PMM)算法,优化设计具有局部良好自相关电平的窄带探测信号;接着,依据窄带探测信号脉间频率跳变特点,优化对应的宽带频谱置零信号,作为窄带信号的掩护信号;然后,利用两个发射节点分别将窄带与宽带信号进行协同发射。最后,利用基于频率捷变的相参和非相参联合积累的信号处理方法实现对频域协同波形回波的处理;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频域协同波形设计方法算法收敛性、频域掩护原理以及抗多主瓣干扰的有效性。




报告视频







报告PPT




本报告PPT共28张。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专家简介

图片

余显祥(1991-),男,四川人,2014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8年-201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目前为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雷达波形设计与处理、优化理论以及阵列信号处理等。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KW重点技术基础加强、JKW重点基金、博士后面上资助(一等)、博士后站中特别资助、中电集团以及华为公司横向等研究课题。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或录用)IEEE trans中科院top期刊论文13篇,单篇最高被引用140余次,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参与撰写英文书籍2部。担任IEEE TSP、SP以及雷达学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审稿人、2020年IEEE雷达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Remote Sensing专题客座编辑,研究成果受邀在IEEERC、IETIRC等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报告交流。曾获2020年度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