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是怎么引起的?老年人要如何预防自己中风?

 度看全球 2022-08-02 发布于云南

中风,又叫做脑卒中,是指脑部缺血以及出血性损伤造成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说话不清、眩晕、呕吐等。该病的发作与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有关。治疗上长期持续药物治疗为主。预后情况一般,大多数患者通过长期药物治疗后,当原发疾病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慢慢缓解。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直接死亡。

很多人认为,中风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其实不然,从健康报告来看,中风的几率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中风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人体大脑需要血液和氧气的运输,血管内壁就像一根水管,像过度吸烟、过度饮酒、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都会造成血液中脂肪等垃圾毒素的堆积,加速血管的老化、血管被堵,导致血液受阻,血栓就会越长越大,大脑缺氧窒息,也就是所谓的缺血性中风了。

糖尿病、高脂血症,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那么老年人要如何预防自己中风呢?

一、注意饮食,每天吃1根香蕉或者200-300ml鲜奶,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毛豆、大白菜、韭菜、木耳、苦瓜、草莓等。如果有抽烟喝酒的习惯,及时戒了,因为抽烟喝酒会引起血管状态应激改变,诱发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所以戒烟戒酒也是预防中风的必要因素。

二、加强锻炼,平时多做一些家务、手工活、工艺品、书法、绘画等,早上可以出去晨练,医学研究表明,脑出血容易发生在血管相对脆弱的右半球,适当的锻炼一下右脑,对预防脑溢血十分关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多动一下左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