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肌肉(中)?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02 发布于陕西

目录

1、肌肉衰减症的最新定义

2、肌肉衰减症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3、肌肉衰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4、肌肉衰减症的临床诊断   

5、肌肉衰减症是否“无药可治”?

6、如何防治肌肉衰减症?   

2、肌肉衰减症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肌肉衰减症常见于老年人、体力活动缺乏者、慢性疾病病人及各种恶性肿瘤病人,与跌倒、失能、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等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并会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

肌肉衰减症可导致老年人出现衰弱,显著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肌肉衰减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相关,可导致行动障碍,并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丧失独立性或需要长期的护理安置以及死亡。

对于患有像糖尿病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老人,他们的肌肉衰减是加速的。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诊断和干预,血糖控制不佳,这种加速就变得更快。

同时,肌肉衰减症显著增加医疗和护理成本。来自欧洲的临床研究显示,入院时患有肌肉衰减症的老年患者较没有肌肉衰减症者住院费用高5倍以上。而对社区人群的大型研究显示,患有肌肉衰减症的老年人,其直接医疗成本是没有肌肉衰减症老年人的2倍以上。

3、肌肉衰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肌肉衰减症的主要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肌肉衰减症:在老龄化过程中,人体成分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表现为肌肉量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表现为体脂肪和内脏脂肪获得性增加。

(2)继发性肌肉衰减症:包括活动相关(因卧床不动、久坐的生活方式、去适应状态或零重力情况引起),疾病相关(通常伴有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心脏、肺脏、肝脏、肾脏和大脑等;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及营养相关(因食物中的能量和/或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胃肠疾病或使用引起厌食的药物等)等因素。

近年来,肌肉衰减症的炎症基础受到重视。笔者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描述了促炎因子和代谢性激素在肌肉衰减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提示,人体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类弱诱导细胞凋亡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水平增高,可显著增加肌肉衰减症的风险;而胰岛素生长因子-1、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增高,则可降低肌肉衰减症的风险。

4、肌肉衰减症的临床诊断   

主要参考以下指标:

(1)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即四肢骨骼肌的质量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当RSMI低于青年对照组2个标准差以上或男性RSMI<7.26 kg/m2、女性RSMI<5.45 kg/m2时,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症。

(2)骨骼肌质量指数,即四肢骨骼肌与体重的比值乘以100。对老年人而言,当其骨骼肌质量指数低于青年对照组1个标准差以上,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症。此外,还参考握力、肌肉力量、行走能力及躯体功能进行综合判定。在EWGSOP2指南中,除上述指标外,还增加了全身骨骼肌量、腰部肌肉横断面面积、大腿中部或全身肌肉质量等参数。在功能测试方面,增加了400 m步行等长距离行走测试。

欧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EWSPOP2)更强调通过临床路径来诊断,特别强调患者需要有一个自我评估,评估路径叫做F-A-C-S(Find-Assess-Confirm-Severity)。目前的评估方法,一是判断自己爬十级台阶时相较过去有没有更加困难,二是判断在客厅里搬几斤的重物,从墙角走到另一个房间角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更加吃力,三是记录一年内不受外力影响下自己跌倒的次数有没有增加,之后还要结合专家的筛查,评定,诊断和严重性量化评估,来判断是不是真正患有肌肉衰减症。

相比之下,我们更强调把临床路径和SOP(标准操作程序)相结合起来诊断肌肉衰减症,目前主要参考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后者即为四肢骨骼肌的质量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当RSMI低于青年对照组两个标准差以上或者男性RSMI<7.0kg/m2、女性RSMI<5.5kg/m2时,即可判定为肌肉衰减症。

参考文献:于康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5月25日、北京力耘柯创医学研究院 5月27日、临床营养网 9月8日、 2月22日

于康教授:肌肉衰减无药可医但可以通过营养干预改善 视频来源:中营惠营养健康 第一届营养科技创新大会  营养科技·创新应用

肌肉衰减危害多,会致糖尿病、高血压,专家讲解原因|职场健康课  视频来源:CCTV-2 好看视频

如何快速诊断是否出现肌肉衰减症?通过3方面可判断|职场健康课  视频来源:CCTV-2 好看视频

精彩回顾:

1、是谁偷走了我们的肌肉(上)?

2、探究中国精神医学二千年
3、睡眠意象治疗如何快速缓解抑郁症状?
4、睡眠意象治疗最适合治疗什么疾病?
5、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静坐不能应对策略 
心理治疗师+医务社工师 报名扫码咨询

扫码报名


请点亮“在看”,谢谢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